这个真的是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楼主图中明显就是为了形成潼南现在的绕城高速而高速,没有充分考虑对外大交通的便捷性。如图中那样修建北安高速,潼南整个城区到江北国际机场的线路都是绕的,不顺畅。而走太安柏梓这一线不仅北安高速整个线型较直,而且贯穿潼南版图最中心的地带,也是现代农业核心区的中心地带,对发展加快两江之间的中部地区发展形成增长极有积极任用。而龙形-双江-崇龛或柏梓的西半环,完全可以留给资广高速潼武段去实施,这样未来潼南的小绕城也有了,更有了一个环绕整个潼南最中部地区的两江流域核心区的大绕城高速,而且,这个走向,通过城市快速连接道,潼南整个中心城区到各个方向的高速都不会太绕,都很顺畅。
; i7 _& @5 k' `7 }1 W& n 现在是潼南北部地区吼得凶,这个北安高速走龙形双江的方案看似离玉溪古溪等方向近了,但是,一是没有出口不起任用,二是走太安柏梓走向,潼南北部地区到安岳方向和到北碚方向通过南泸和潼南城市内部快速干道连接,也并不绕,这又何必非要把一条可以走潼南最中部地区高速绕到北部去呢?看看走桂林北后那一片深丘地区,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家不妨来讨论讨论,辩个明白。
0 G7 h. y O" _$ D8 N5 X" S 以前渝遂高速走北线,应该算是一大几笔了,想想如果渝遂铁路走县城南部的话,火车站肯定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t; I `! U6 Q: b
如果极力把一些大交通通道往北靠,让潼南发展的重心偏离渝蓉中线更远,这不是什么好战略。大家上地图看一看,重庆和成都核心的直线是从潼南的卧佛镇中心穿越的,G319是事实上的成渝直线通道。这是接受渝蓉两都市核心辐射的热带。+ o# }: r5 Q. A# ]: N7 E& y( g
潼南发展重点未来应该向南移到潼南版图的地理中心区域,也就是琼江和涪江之间这一大片中部地区。这样,潼南以城市和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中心先行发展区对潼南北部的古溪、玉溪、米心地区和南部的五桂、卧佛、寿桥等南北两大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基本是平衡的,既不偏北也不偏南。5 j- E% @6 x6 G; q; w6 O' O4 |
大家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潼南版图的中心区域是琼区和涪江之间的区域,现在的县城是偏北的位置。 % H. k) E4 n1 Z: L5 ?
我们还是来看看大足吧。大足区府驻地明显太偏北,为了更好地促进大足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所以,大足将成安渝高速也布局到了大足城区外的南部,也就是大足版图的中部区域,而没有为了大足县城以北的北部镇乡而走大足以北。事实上,经过大足的高铁(老成渝除外)和东西、南北高速,都是布局到大足中部区域的,这种战略眼光,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得懂。
. }' x+ {5 h, P. R9 b0 T0 a 现在在三足的城乡总体规划,就将大足中心城区的城市组团分成三个(老大足县城、龙水、双桥)均衡地布局在大足中部区域。并用快速干道将这三大组团连接形成城市中心发展带。8 F2 o! V1 t. J$ y
看看潼南版图,也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短的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中心区域就是涪江和琼江之间这一大片中部地区。为此,潼南的城市发展主轴是不是也应该有预谋地布局从火车站-凉风垭-田家和太安-塘坝这一带呢?而且,这一带也是潼南地理最优最适宜开发也能够加快发展的区域,这样战略布局是会提升潼南发展速度的。5 S4 B; M, T q, Z6 |0 H0 W
均衡发力,不是平均发展,不是有条件先发和快发的地区坐下来等地理条件相对较差,不适宜开发或发展成本较高、发展速度提升困难的的地区发展起来大家平均发展。如果这点道理都不懂,还搞啥子规划哦。/ v4 s' M- J" J- l
所以,潼南的大交通规划,一定要优先放在潼南版图的中部区域,要引领潼南城市发展向中部区域拓展以提高发展效率,以更好地带动南北两翼地区发展。
+ o, R g# d% u4 A h5 `, B' E. a 所在,潼南大交通规划局布,一定要从整个潼南版图和长远发展着眼,将服务效率最大化,尽可能是8 _: S" q* @. L1 `% H, V0 N
放到潼南版图最中部和最有可能先发的区域。
9 p5 [2 b0 y2 d# E ) v1 L# Q5 m; K4 G$ R
* V E3 A& D& Q. m8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