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9 17: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分析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
1.种地不赚钱。一亩地(我老家人均土0.5亩、田0.5亩)按全部是田(田的产值高于土)计算,假设亩产1200斤稻谷,才600多元钱,扣除肥料、种子、农药等,大约可赚400多元钱。而打工每月赚400多元应该说较为容易。因此,一般的人只要稍有点门路,都不看重种地而愿意出去打工。
2.水利设施严重落后。老家属于綦江县最大的灌区——丁山灌区,土地全靠渠道来水,渠道一旦无水,则庄稼全靠天气,大多情况下减产是一定的。而渠道已经五六年没有来水了,在去年的特大干旱中,庄稼几乎无收,还要投入本钱,更加重了农民们不爱种庄稼的情绪。目前,农民们怨声载道,意见颇大。
3.年轻一辈的人种不来庄稼。年轻一辈中,几乎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对种庄稼完全没有兴趣,对土地没有什么感情,对种庄稼的知识也一无所知,可以说,种庄稼后继无人。
对策: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鉴于目前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已经无法采取大的动作,建议采取土地经纪等方式,将土地适度向专业户集中,尽快形成农业产业化。土地经纪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不愿种土地的可在镇或村登记(如未登记则收荒芜费),镇或村采取措施尽可能承包给种地大户,种植适宜产业化的项目。
2.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后,水利基础设施更为重要,建议加快水利设施的建设。
3.培养新型农民。对农村学校,在初中毕业后凡未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必须多读一年书,主要内容是学习农村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应该说,这一批人中,必定会出现部分新型农民。另外,为了适应打工的需要,初中前三年还应开设一些简单的实用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