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4901|回复: 148
收起左侧

[其他] 8月3日,隆重纪念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5 0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8月3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记住他吧,这是前国家主席、我们的老乡----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
本坛特别推出此贴,献上鲜花、点上蜡烛!
请大家回贴寄予哀思!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尚昆同志的浓浓乡情
———谨以此文献给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

              三次回乡 看望家乡父老

  【第一次回乡】1987年4月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80岁高龄的杨尚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参加重庆“三·三一”惨案60周年纪念大会及杨闇公烈士陵园揭幕典礼,回到了阔别62年的家乡。

  在这次回乡的一天一夜里,他满怀激情地观看了家乡为他举办的文艺晚会,与民同乐;他充满革命的同志情和亲人的手足情参加了杨闇公烈士陵园的揭幕和谒拜活动;他还饱含梦萦魂牵的思乡情,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双江镇和他的旧居故地寻梦。

  在这次回乡中,尚昆同志的思乡情怀溢于言表,同家乡父老的亲情血浓与水。当他的专车在县委组织部门口停下来后,他满面笑容地快步下车,与前来迎接的县委书记罗传荣、县长滕西全、人大常委会主任向明光、政协主席羊衍熙、人武部政委廖习学等领导一一握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终于回到潼南了,我已经三夜没睡好觉。”当他观看文艺晚会演出的川剧《两江情》落幕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身旁的同志提醒尚昆同志演出结束了,他看了节目单:“怎么,就没有了?不是还没演完嘛!”当帷幕再次拉开,演员已排队谢幕了,他才回过神来,走上舞台,和演员一一握手,连声说:“演得好,演得好,谢谢你们!”然后又高声招呼:“来来来,大家都来照个相,都来!都来!”还特意地把担任朗诵和饰演杨闇公、赵宗楷(闇公夫人)的演员拉在身边合影留念。拍照后,他亲切地问演员们:“照够了没有”?演员们齐声回答:“照好了”。

  当他来到他的出生地双江镇时,连忙下车。用家乡传统的礼节拱手抱拳问候挤满大街的人群:“乡亲们好!同志们好”!

  当他一进街巷,尚昆同志立刻认出了当年的场口,他对同行的亲人说:“原来这里有座栅栏门”。当走到院坝那颗幼年亲手种植的橙子树下时,尚昆同志高兴地回忆说:“这是从国外引进的种子,很好吃”。进入室内,他指着一张旧式贴金雕花床说,这是四哥闇公结婚时的床,那间房是七妹住的,那儿是过去长年(雇工)吃饭的地方……。当尚昆同志看到几间房屋空着时,他便对身旁的县领导说:“房子空着太可惜了,不要闲着,应该让他为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作用,群众需要精神食粮”。

  【第二次回乡】1993年10月7日,尚昆同志利用外出视察的机会,随同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专程回家乡探望。尚昆同志这次回乡在四川省委副书记郭金龙、重庆市委副书记黄立沛、常务副市长肖祖修等同志的陪同下,从大足出发到达杨闇公烈士陵园。扫墓后,回到故乡双江镇,这次回乡,尚昆只在自己的旧居作了短暂的停留,便专程去双江镇中心小学看望学校师生。他向学校师生所讲的那些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话,至今还回响在人们的耳际。他说:“校长、老师、同学们,你们好!几年前我曾回到双江,你们在这里集合等我,但我不知道,后来到了县城,我才知道同学们在这里等我,而且等了半天,我觉得非常对不起大家,对不住同学们。当然那时的学生现在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了。当时我就想,下次回来我一定要到学校来看看校长、老师、同学们。今天算我来还愿了!祝你们大家学习好!身体好!祝我们双江镇繁荣昌盛!祝校长、老师、同学们身体好!”

  尚昆同志这次回乡,在去双江镇四村犀牛湾为其父母扫墓的同时,还挨家挨户去看了那里的乡亲,每到一家都嘘寒问暖。在廖家院子,尚昆同志同乡亲们围坐一起,拉起了家常。他给孩子们吃糖,并把小孩抱在怀里,详细询问学习情况。当他听到小孩考了80多分时,他说“分数还是高,我那时才考了5分,不过那可是5分制哟,你还要继续努力啊”。他询问乡亲们:“粮食收购打‘白条’没有?”“家里有洗衣机没有?”“杀了几头过年猪?”“还吃不吃牛皮菜?”他鼓励乡亲们要好好干,靠党的政策和劳动致富。当他看到一位大嫂怀里和背上各有一个小孩时,他问:“你有两个小孩?”尚昆语重心长地对乡亲们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不要抱着陈旧的封建迷信,多子多福,娃儿多了,人受拖累,拖垮了身体,搞不好经济,今天的生活应该多福多寿!”

  【第三次回乡】1997年4月2日,90高龄的杨尚昆同志在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市长蒲海清、市委宣传部部长藤久明的陪同下,第三次回到故乡。

  尚昆同志在这次回乡的两天里,在他的旧居后院与闇公职业中学、双江中学、双江镇初级中学、双江小学的老师和老街坊们摆龙门阵,一摆都是大半天。尚昆同志把老师们请到前排就座,并向老师说:“你们为祖国培养人才最辛苦,这里我给你们作辑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嘛,家乡的教育事业就拜托你们啦!”说着,尚昆同志果然合掌拱手给校长们作辑。接着,他关切地询问老师们:“工资领到没有?领齐没有?究竟差不差你们的?可要说实话”。当教师们回答:“领齐了”的时候,在座的蒲海清说:“工资发了的,只是荷包里钱少得点”。杨尚昆同志接着说:“你们当市长的把工作做好点,他们就会更好些嘛”。在座的校长和街坊邻居们感动得流出了激动的眼泪。分别时,尚昆同志满怀深情地说:“明年,我还要回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难忘的记忆 永恒的怀念———深情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回首往事,彻夜难眠。我在潼南工作期间,先后多次受到尚昆同志的接见或会面。每当想起那些难忘的往事,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尚昆同志崇高淳朴与和蔼可亲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
  杨尚昆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一九O七年七月五日,杨尚昆同志出生在四川省(今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一九二五年,幼年时的杨尚昆便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在他的四哥杨闇公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党中央的安排下,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九三一年初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国,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委,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他投身革命七十多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尚昆同志业绩辉煌,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

(一)“我知道你们来了,第一个就是见你们,四川和重庆的同志不要多心,他们是我的父母官。”

  潼南,是尚昆同志出生的地方,又是他光辉一生的起点。尚昆同志生前十分关心潼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他三次回到家乡,给家乡人民亲切的勉励和巨大的关怀,题写了“潼南奋进”,寄予家乡人民。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初,时任潼南县副县长、杨闇公烈士陵园建设指挥长的我,得知尚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将参加四川省仪陇县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时,我们一行三人代表潼南县委、县政府立即赶到仪陇向尚昆同志汇报家乡的情况并邀请他回家乡看一看。到仪陇县后的十二月三日下午两点钟左右,我们到了仪陇中学去参加迎接尚昆等中央领导同志到来的活动。

  大约在下午三点半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的尚昆同志乘坐的军用直升飞机徐徐降落在仪陇县中学广场上。尚昆同志身穿军装,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的走下飞机,向欢迎他的群众挥手致意,广场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下午四时左右,四川省仪陇县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开始,尚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赞扬了朱德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高贵品质,倾诉了他对朱德同志的敬仰,对四川寄予厚望,他在讲话中说:“我们四川是朱德同志的故乡,有一亿多人口,有丰富的物产和比较发达的文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川人民对国家和民族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借这个机会,向四川的父老兄弟们致意,希望四川再接再励,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好,我相信,我们四川人民一定不会辜负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一定不会辜负朱德同志的教导,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尚昆同志的这一席讲话,充分表现了他对包括潼南在内的四川家乡的热爱和厚望。

  当尚昆同志得知我们到了仪陇县参加朱德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后,于十二月四日下午二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仪陇县委招待所会议室接见了我们。当我们步入会议室时,就向尚昆同志问好,他十分亲切的说:“我知道你们来了,第一个就是见你们,四川和重庆的同志不要多心,他们是我的父母官”。在场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市长肖秧等说,我们不会多心。气氛十分热烈又非常亲切。我们简要地向他汇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并邀请他在杨闇公烈士牺牲六十周年时回潼南看一看,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接着他询问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情况,“农民住新房没有”、“粮食够不够吃”、“农民的收入怎样”等,我们都一一作了回答。最后他问我:“徐县长,你是哪里人”,我回答:“我是潼南人”。他又问:“潼南哪个地方的”,我回答:“潼南塘坝”。他又问:“塘坝离双江有多远”,我说:“塘坝和双江在一条公路线上,相隔三十多公里”。他深情地对我说:“好,好,家乡的事情就拜托你了”当时我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我立即回答:“我们绝不辜负杨主席的嘱托,一定把家乡的事办好。”尚昆同志在仪陇接见我们,是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接见潼南县的领导,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接见,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更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始终牢记尚昆同志的教诲,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家乡的事情办好。

(二)“说到回家乡,我就很高兴,我已经三天没有睡好觉了,今天终于回到潼南了。”

  一九八七年,为了缅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一九二七年在重庆“三.三一”大惨案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尚昆同志的四哥杨闇公的丰功伟绩,中央和四川省、重庆市决定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受党中央的委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同志,在参加了重庆市举行的纪念“三.三一”惨案六十周年活动之后,回到了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潼南县。一九九七年四月一日下午五时三十七分,尚昆同志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杨白冰一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等人的陪同下,乘车回到潼南。

  尚昆同志一下车就对我们说:“说到回家乡,我就很高兴,我已经三天没有睡好觉了,今天终于回到潼南了。”这话道出了他“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喜悦和激动,也道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关爱之情。晚饭后,尚昆同志一行要到潼南川剧团观看纪念杨闇公烈士牺牲六十周年的文艺晚会。尚昆同志下榻的县委招待所离川剧团有近一公里路,原计划乘车前往川剧团。他得知后,坚持步行到演出地点。他说:“我几十年才回来一次,想到街上走一走,看看父老乡亲,看一看县城是什么样子”。当时中央和重庆负责警卫工作的同志有不同意见,但在尚昆同志的极力坚持下,我们陪他健步走在大街上,县城沿街两边站满了早巳等侯的群众,大家不断呼喊:“杨主席好!”“杨爷爷好!”到处响起热烈的掌声,群众的热情之高,感情之激动无以言表,杨主席一路迎着乡亲们的掌声和问候,不断挥手,而且双手紧抱向乡亲们致意,“乡亲们好!”“乡亲们辛苦了!”“谢谢大家!”

  那天晚上的节目十分精彩,既有歌颂杨闇公烈士的川剧,又有反映潼南特色的脍炙人口的乡土节目,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杨主席始终情绪饱满,谈笑风生,不时鼓掌。演出结束后,杨主席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

  四月二日上午,在邓小平同志题名的“杨闇公烈士陵园”内举行了简短的扫墓仪式。扫墓仪式结束后,我作为中共潼南县委常委、潼南县常务副县长和杨闇公烈士陵园建设指挥长,陪同杨主席参观了陵园并向他汇报了陵园的建设情况,杨主席十分满意,高兴地对我说:“这个地址选得好,陵园也修建得很好,感谢你们,以后要把陵园管理好,陵园里要多栽些树,要栽一些杜鹃花,”我说: “我们一定按照杨主席的要求,把陵园管理好。”

  陵园参观结束后,参加扫墓活动的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代表几百人等候在停车场外面,我对杨主席说;“杨主席,您六十多年才回来一次,请给乡亲们讲几句话吧。”他问我:“在哪里讲?”我说:“就在停车场上面的梯坎上”。这时,随行的人员把杨主席扶起就往车上走了,杨主席用歉意的眼光看看我,杨主席上车后坐在靠车窗边的前排位置上,把头伸出窗外,捧着手向群众致意。后来,我到北京看望他时,他还提到此事说,那天群众那么多,那么热情,我连感谢的话都没有讲一句,真是对不起。

  离开杨闇公烈士陵园后,我们陪同杨主席到了他出生的地方———双江镇。双江镇的父老乡亲们早已等侯在大街两旁。杨主席下车后,乡亲们不断呼喊“杨主席好!”“杨爷爷好!”“欢迎杨主席回到故乡!”尚昆同志健步走在大街上,向聚集在两旁的群众挥手致意,不断说“乡亲们好”,“乡亲们辛苦了”,随后我们陪同杨主席参观了杨闇公故居。杨主席仔细参观了杨闇公烈士光辉业绩展览,对我们说:“这里的房子不能空着,要让给群众使用,把这些房屋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吧,供双江的父老乡亲们休息娱乐。”后来我们按照尚昆同志的意见,把杨闇公故居腾了几间房子出来办成了“双江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每天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在老年活动中心休息娱乐,杨尚昆同志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一九九二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还亲笔为杨闇公故居题名。

  四月二日下午三时,离别时的尚昆同志一行在县委办公室前面的梯坎上接见了全体县级领导并合影留念。杨主席接见完毕即将离开时,我立即向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说:“杨主席难得回家一次,请他老人家给家乡留一点墨宝吧,我们的纸笔墨砚都准备好了”。杨汝岱说“那你赶快去找杨绍明”。我立即找到尚昆同志的儿子杨绍明说了这个要求,杨绍明说“那好,我去找老爷子”。杨绍明和我一道找到杨主席,杨主席很高兴地说:“好吧,写几个什么字呢”?我回答:“请主席定。”随后,杨主席挥笔写下“潼南奋进”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廖汉生副委员长也写了“潼南腾飞”,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潼南奋进”是尚昆同志六十多年第一次回潼南留给家乡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是尚昆激励八十多万潼南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把潼南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强大动力和精神食粮。多少年来,潼南人民始终牢记尚昆同志的教导,全力富民强县,促进潼南奋进腾飞。

(三)“你们一定要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做好,收购农副产品不要打白条,让农民丰衣足食,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一九九二年十月和一九九三年三月,尚昆同志先后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和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一九九三年四月,我代表中共潼南县委、潼南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家乡父老到北京去看望尚昆同志。四月的北京春意浓浓,艳阳高照。四月十五日上午,我带领随行人员到中央办公厅借了一台录像机,然后乘车到了尚昆同志的住处。我们刚进尚昆同志的家门,警卫人员就叫我们把录像机放在外面,不能带进会客厅,我们只好服从安排。

  当我们走进尚昆同志家中客厅处的走廊上,尚昆同志早已站在那里等侯我们。一见面,他就高兴地说:“欢迎你,我的父母官”,然后与我们一一握手,并引我们到客厅坐下。

  我在一一介绍了我们随行人员后说:“杨主席,我这次专程来北京看望您老人家,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他说:“徐县长,你当县长这么忙,还专程来看我,我很感谢你们,我现在退下来了,工作也没有过去那么多了,好好地陪陪你们”。我说:“杨主席,您永远是潼南人民的骄傲,潼南人民永远以您为荣。我这次来北京,临走时乡亲们都希望我把杨主席的身体情况如实地带回去,我特地在中央办公厅借了一台录像机,把您接见我们的情况录下来带回潼南去,让全县的乡亲们也看一看。”他愉快地说:“好哇,录像机在哪里。”我说:“在您的门口外边”。他立即叫工作人员把录像机拿进来录像。

  首先,我向他汇报了潼南近几年特别是一九八七年他题写“潼南奋进”之后的变化,他关切地询问了“现在农民负担重不重”、“收购农副产品打不打白条”、“农民住的什么房子,盖新房没有”、“农民的收入怎么样,有没有钱用”、“全县的贫困户多不多,有没有粮食吃”、“农民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没有”、“教师的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放”等问题,我都一一作了回答,他听后十分高兴。他对我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我很希望家乡早一点富裕起来。你们要关心农民群众,中国的老百姓很好,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不能成功。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减轻农民的负担,我在一些材料上看到有的地方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农民的负担很重,这与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不相符。你们一定要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做好,收购农副产品不要打白条,让农民丰成足食,要认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要按时发放教师的工资,教师的工资也不高,工作也很辛苦,一九八七年我回潼南双江时,双江小学的师生在那里等我,我也不知道,也没有去。回到北京后才知道这件事,我一直放心不下,很对不起他们,请徐县长转告他们,下次回潼南,我一定要到双江小学去看望师生们,下次回去一定要还我这个愿”。听了尚昆同志对家乡的嘱托,我十分感动,当即向他表示,一定要按照他的教导,把农民和农村的工作做好,把教师和教育工作做好,请他老人家放心。

  在会见即将结束时,我说:“杨主席,您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了,请您老人家一定要保重身体,这是我代表家乡人民对您的唯一请求。我们邀请您今年在适当的时候再回潼南看一看”。他听后非常高兴地说:“好哇,我一听到回家乡就很高兴,家乡的饭好吃,原来我们双江有一道菜叫风萝卜炖腊肉,很有特色。今年内我争取回来看一看。回来后,你们不要那么多人陪同,不要写标语,不要组织群众欢迎,就是你们两三个人陪我走一走,看一看就行了。饭菜要简单,不要浪费,也不要耽误你们的工作,当县太爷不容易,什么事情都要找到你,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尚昆同志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谈到家乡和群众的事情他总是那么关心,不时询问,充分表现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情谊和无比的厚爱。谈话结束后,我说大家希望与他合影,他高兴地说:“好哇,我们到外面去照相,今天天气很好”。我陪他从客厅走出来,在下梯坎时我去搀扶他,他不要我扶,他说:“徐县长,你看我的身体很好,走路也行”。他健步走到院坝中分别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们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告别了尚昆同志。

(四)“同学们,上次我回潼南的时候,听说你们在这里集合等我,并且等了很久,但是我不知道,觉得很对不起大家,因此,我决心这次一定要来学校看一看,我来还一个愿。”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共潼南县委,潼南县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发了一个电报,电报内容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一九八七年四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同志,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潼南,六年来,潼南八十七万人民一直盼望两位老人再次返乡。今年四月,中共潼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祖文同志,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派和八十七万潼南人民的重托,专程赶赴北京,恳请尚昆、白冰二位老人回家乡。四月十五日上午,尚昆同志在他的住地听取了徐祖文同志汇报家乡人民的心愿时,高兴地说:‘准备回去一次’。四月二十日上午徐祖文邀请杨白冰同志回家乡时,白冰同志说:‘尚昆同志已给我讲了这个事情,我们准备回潼南去一回’。因此,为了满足两位老人和潼南人民的心愿,特请中央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安排杨尚昆和杨白冰同志回潼南家乡。请求妥否,盼复!”电报发出后,中央很快同意了我们的请求。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六日下午,我和县委书记刘光全到大足县迎接在大足视察工作的尚昆同志和杨白冰同志。下午三时半左右,我们到了尚昆同志一行下榻的北山宾馆。我走到宾馆二楼,当我走到巷道的第一个房间门口时,就看到杨白冰同志一家人,我向他们问好并说:“白冰同志,我们代表家乡人民来接杨尚昆主席和您回潼南。”白冰同志听了很高兴。他说:“你们这么远来接我们,太感谢了,我们要明天上午才回潼南,杨主席在那边屋里,你快去吧!”于是我告别了白冰同志就到杨尚昆同志住的卧室,这时杨主席还在聚精会神地看川剧录像,我进屋就说:“杨主席,我们来接您回潼南。”杨主席看到我来了,十分高兴地说;“这是我们的徐县长吧。”我说:“是”。他问道:“你吃午饭没有,如果没吃午饭赶快搞点饭吃。”我说:“我们在潼南吃了午饭才来的。”他说:“你们来得好快呀,家乡人民知不知道我要回来?”我说:“全县人民都知道杨主席要回潼南。”他又问:“写标语没有?”我说:“没有”。他说;“那就好,一定不要写欢迎标语,也不要组织群众欢迎,陪同的人不要那么多,就你们几个人陪我走一走看一看就行了,饭莱就是潼南家常便饭就行了,不要搞什么高档的。潼南的饭菜很可口,很好吃,我们好像是明天回去吧。”我说:“白冰同志刚才对我讲,你们明天上午回潼南。”他说:“你们先住下来,明天我们一道回去吧,”我说:“我们今天下午还要回去,明天在潼南迎接您们。”他又问:“今天是你一个人来的吗?”我说:“还有县委书记刘光全同志。”他又问:“他在哪里?”我说:“他在下面大厅里正在与市领导交谈,我把他叫上来。”他说:“那就算了,明天还要见面的。”在短短的交谈之后,我告别了尚昆和白冰同志,与光全一道回到潼南。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七日上午,在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郭金龙和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陪同下,尚昆同志一行踏入潼南的大地,潼南的山山水水都向他们点头微笑。尚昆同志一行回到潼南后直接坐车到了杨闇公烈士陵园。在陵园内,县、区、乡(镇)各级干部和群众代表早已等侯在那里,我们陪同杨尚昆一行向杨闇公烈士墓敬献了花圈,进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祭扫活动后参观了陵园。尚昆同志对我说:“陵园管理得很好,树子栽得多,成活率也很高,到处绿树成荫。”我告诉他:“县里专门成立了杨闇公烈士陵园管理所。一年四季都有人来参观,在六月伏天的高温天气里,这里的树子都是青枝绿叶。”他听了十分满意,在陵园洞道外面,尚昆同志与全体干部和群众代表合影留念。

  尚昆同志一行在陵园休息室休息一会之后,于上午十一时许在我们的陪同下乘车到了双江镇。在双江镇街道两旁,群众自发排队,欢迎尚昆同志的到来,杨尚昆同志参观了杨闇公故居,参观了挂满甜橙的橙子树,我对他说:“杨主席,这棵橙子树是您亲手栽的,许多来参观的人都在这棵树下留影,这棵树结出的橙子又甜水分又多,很好吃。”他笑着说:“这棵橙子树是不是我栽的,我也记不清楚了。你们说是我栽的,那就算我栽的吧。”在橙子树下,他与农民代表、学校教师代表、街道居民代表、干部代表等进行了座谈,了解情况,与乡亲们促膝谈心。他亲切地询问“今年粮食收成如何”、“农副产品收购时是否领到了现金”、“房子住得怎么样”、“家里买电视机、洗衣机没有”、“农民的负担重不重”等问题,参加座谈的农民代表作了回答,他满意地笑了。他又问双江中学和闇公职中的校长,“你们工资是不是按时领到了”,“学生的课程多不多,学杂费高不高”等。最后他满怀深情地说:“教育很重要,教育搞好了,就能培养出好的人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老师很辛苦,现在工资也不高,要关心教师的生活,按时发放工资。”尚昆同志与大家谈话中,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十分和蔼可亲,对父老乡亲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给在场的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橙子树下的座谈结束后,我和县委书记刘光全同志陪他到了双江小学。当尚昆、白冰同志刚踏入校门,双江小学的全体师生早已集合在操场内,全体师生热烈鼓掌欢迎,“欢迎杨爷爷到双江小学!”“杨爷爷好!”“杨爷爷辛苦了!”等口号此起彼伏。尚昆同志深情地说:“同学们,上次我回潼南的时候,听说你们还在这里集合等我,并且等了很久,但是我并知道,觉得很对不起大家,因此,我决心这次一定要到学校来看一看,我来还一个愿……”尚昆同志对师生们的深厚感情和他的坦诚与直率,使全体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尚昆同志在讲话中,勉励大家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和本领,今后为国家建设和家乡建设服务。那天红日当空,艳阳高照,双江小学为杨尚昆同志准备了座椅,但他要坚持站着讲话,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精神十分饱满,情绪非常激动。白冰同志对我讲:“主席今天很动情,很激动。”尚昆同志越讲越兴奋,我们考虑到他已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就劝他离开学校,临走时他又分别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五)“你们为家乡的建设出了力,你们辛苦了,我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这是你们县长书记的花生,你们就多吃一点吧。”

  一九九七年四月一日上午十二时左右,杨尚昆、杨白冰、廖汉生等在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滕久明的陪同下,第三次回到潼南。尚昆同志刚下车,县委书记刘光全和我就迎上去,他说:“好哇!又回家了。”我们说:“欢迎杨主席回到家乡。”我们陪他用餐,安排的菜饭全是潼南的地方风味,尚昆同志特别喜欢吃风萝卜炖腊肉,白豌豆烧猪脚。他对我们说:“说到回家乡我就很高兴,家乡的菜好吃,饭也香,觉也好睡。”

  下午五时,我和刘光全同志向他汇报了家乡的情况,汇报中我们着重谈了在尚昆主席为潼南题写的“潼南奋进”指引下,全县人民在建设潼南中所取得的成绩。当我汇报到今年全县成建制脱贫,提前三年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时,他非常高兴地说:“家乡的变化真大,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沿途我看到处都盖有新房子,树子也多,绿化也好,完成脱贫了,我们县不再是贫困县了,那好哇!希望你们把潼南建设好。”

  汇报结束后,昆同志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非常关心潼南的建设,我们非常感动。有关方面的领导从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出发,对我说:“徐县长,千万不能到街上去,对杨主席的警卫工作,中央专门打了招呼,要比他在位时做得更好,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你负责去说服他不要上街。”于是我只好对尚昆同志说:“杨主席,天要黑了,我们就不到街上去了,您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我就代表全县人民向您致谢了。我陪您就在招待所附近的坝子里走一走,就行了。”他用歉意的目光望着我,同意了我的意见。

  四月二日上午九时,在杨闇公烈士陵园举行了祭扫大会,杨尚昆、杨白冰、廖汉生和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市长蒲海清及我县全体县级干部和全县各届人士代表参加了大会。尚昆同志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县里几大班子分别向杨闇公烈士陵园敬献了花圈。简短的祭扫仪式结束后,尚昆同志在陵园的坝子里与全县各界代表合影留念。

  随后,我和刘光全陪尚昆同志到了双江镇,受到双江群众的热烈欢迎,尚昆同志向大家挥手致意。尚昆同志参观闇公故居后坐在橙子树下与退休干部代表、农民代表、教师代表、双江镇的干部代表进行了座谈,他详细询问了农村、教育和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最后勉励大家要把工作搞好,把家乡建设好。在座谈会上,尚昆同志热情洋溢,和蔼可亲,他把放在桌上的花生米拿起分送给双江中学、双江小学、闇公职中的校长和在场的其他同志,并说:“你们为家乡的建设出了力,你们辛苦了,我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这是你们县长书记的花生,你们就多吃一点吧。”尚昆同志体贴群众,关心群众的举动,真是感人至深。座谈结束时,他还无限眷恋地说:“明年我还要回家乡来看一看。”

  四月三日上午,在市领导的陪同下,尚昆同志离开潼南。离开潼南时,他与我们一一握手,深情地告别,眼睛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离开潼南时,高音喇叭里响起了《父老乡亲》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声,沿街的群众自发集中在街道两旁,用十分热烈的掌声欢送杨尚昆同志。杨尚昆同志坐在车上,把头伸出窗外,不断向群众招手,怀着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之情和深深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潼南。

(六)“家乡发了大水,群众搬出来没有,水稻收割没有,水淹到哪里去了,老百姓有没有吃的。”

  一九九八年九月四日,当我得知尚昆同志病重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后,我立即与县委书记商量决定,带领有关人员于一九九八年九月六日、九月十二日两次专程到北京看望病中的尚昆同志。白冰同志告诉我,病中的尚昆同志从内参上看到潼南遭受特大洪灾情况后,就问“家乡发了大水,群众搬出来没有?水稻收割没有?水淹到哪里去了?老百姓有没有吃的”等。我听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尚昆同志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还惦念着家乡人民,真是情深义重,感人肺腑。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四日凌晨一时十七分,尚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噩耗传来,涪江呜咽,山岳垂首,天地同悲。在我的建议和极力主张下,中共潼南县委、潼南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九八年九月十九日在潼南召开万人大会,沉痛悼念尚昆同志。纷飞的秋雨伴着无尽的泪水,一起诉说着家乡人民对尚昆同志的深情厚意。尚昆同志逝世后,我又两进京城,为修建好杨尚昆陵园四处奔走。从墓地的选择到与各方的协调,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做到中央、市委和家属“三满意”。陵园的修建,我竭尽了全力,做好了工作。在党中央和重庆市委的关怀下,潼南人民用颗颗赤诚的心,建起了一个流芳百世的杨尚昆陵园。这不仅告慰了尚昆同志的在天英灵,而且为潼南的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永远值得潼南人民骄傲和自豪的。

  尚昆同志对家乡人民的关怀和期望,永远激励着潼南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拼搏攀登。可以告慰尚昆同志的是,经过潼南人民的艰苦奋斗,全县能源、交通、通讯、农田水利和城市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支撑全县经济的一大批支柱产业已经基本形成,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潼南,涪江大桥横跨南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江北新城拔地而起,县乡道路纵横交错,现代通讯便捷畅达,城乡市场繁荣兴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潼南人民按照尚昆同志的教导,正在奋进腾飞。

  岁月如流,往事悠悠。我曾经作为潼南人民的代表和使者,多次见到尚昆同志,多次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而且因为工作调动我已离开潼南七年多了,但尚昆同志的英容仍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他的教导还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他亲切接见我们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些都使我终生难忘,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中。尚昆同志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乡人民的无限热爱,对潼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无比关心,永远激励潼南人民奋发向上,奋进腾飞。尚昆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他的云水胸襟和松柏气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伟大人格和革命风范永远是鼓舞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尚昆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潼南人民最优秀的儿子,潼南人民永远以他为荣。他虽然离开我们九年了,但他的英灵仍在潼南,永远激励潼南人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为建设一个繁荣、富裕的新潼南而努力奋斗!

  杨尚昆同志永远活在潼南人民心中!

  (作者曾任潼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杨尚昆与彭德怀的知心之交2006年11月28日 星期二 18:42      杨尚昆与彭德怀是长期合作的黄金搭档,也是感情深厚的知心挚友。在几十年的相处共事中,两人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患难与共,亲如手足。他们金子般的友谊经受了残酷战火的洗礼和急风暴雨的考验,是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1998年10月是彭德怀诞辰100周年,杨尚昆撰文纪念。他在文中写道:彭德怀同志是我一生中关系最密切的战友。我和德怀同志相识相知32年。自1965年分别后,至今又有33年。别离的时间已超过相识的时间,但我对他的怀念丝毫没有淡化,反而日久弥深。

  “彭德怀那种正气凛然,敢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的神态,至今还清晰地活现在我的记忆里。”

  1933年6月,杨尚昆调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年底,又去主力红军第三军团任政治委员。几十年后,第一次见到彭德怀的情景,杨尚昆仍然是历历在目:

  赫赫有名的彭德怀是军团长,但他的穿戴、装束,同普通战士一样:军帽、军装都旧得褪了颜色,裤子上还打了补丁,腿上的绑带却打得很整齐,表现出长期在军队生活的军人风度。那天,我一踏进军团指挥部,彭德怀同志即迎上来紧握着我的双手,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爽朗地说:“你来了,我很高兴。我们齐心合力干吧!”我说:“我带兵打仗是外行,到苏区的时间也很短,希望你多帮助。”他马上诚恳地说:“我年纪比你大,但文化不高,参加革命比较迟,今后互相帮助,遇事情多多商量。”

  彭德怀长杨尚昆9岁,两人的出身、经历迥然不同:一个是自幼当过牧童、堤工的寒门子弟,一个是川东“名门望族”的勇敢叛逆;一个是出身行伍、久经沙场的战将,一个是从苏联归来缺乏实践的留学生。但他们彼此没有私心,没有偏见,都有着对革命的赤胆忠心。二人刚柔相济,长短互补。杨尚昆说:“我和老总经常促膝谈心,二人彼此毫无芥蒂。”

  杨尚昆到达苏区后,不久,就赶上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广昌战役。当时,“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亲自来督战,强迫三军团打阵地战,和敌人拼消耗。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红军损失惨重,杨尚昆也差点牺牲。那天,杨尚昆从阵地下来,突然敌机俯冲过来并投下一枚炸弹。彭德怀到底是在枪林弹雨中滚出来的,经验极为丰富,一听敌机俯冲的声音,手疾眼快将杨尚昆推到坑道里。炸弹就在坑道口爆炸,两个人都安然无恙。如果没有彭德怀,杨尚昆恐怕早就“光荣”了。

  面对巨大的伤亡,彭德怀心如刀绞,他不顾“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阻挠,断然下令将部队撤下火线,转移阵地以保存实力。在军团指挥所里,彭德怀当着杨尚昆和许多同志的面,痛斥说:“五次战争以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好仗,这是司令部指挥的错误。” 彭德怀怒火在胸中燃烧,越说越激动,指着李德的鼻子说:“这次战斗,三军团要是完全听了你们的话,把兵都堆积在广昌,就全完了!红军奋战了七八年,才打出这块根据地,容易吗?可在你们指挥下,丧师失地,损兵折将,你们至今还不认账,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事后,彭德怀对杨尚昆说:“我今天把一套旧军装带到包里了。我准备跟他们到瑞金去受公审,开除党籍,甚至杀头,我都无所谓。”

  几十年后,杨尚昆写道:“彭德怀同志那种正气凛然,敢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的神态,至今还清晰地活现在我的记忆里。”

      认识一个人不容易,正确地认识一个人就更难。杨尚昆无愧是彭德怀的“知己”,他对彭德怀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他曾这样评说彭德怀:

  一个人的突出优点有时伴随着相应的欠缺。德怀同志刚正而欠于通融,爽直而失之急切,有时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不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我也曾劝说过他,他却笑着回敬说,我不会像你那样“和稀泥”。他有时还喜欢骂人,这自然也不能提倡。但崇尚气节的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民族精魂之所在。这种浩然正气,使德怀同志成为一代伟人。

  在与张国焘分裂主义作斗争中,他们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1934年10月,连连受挫的中 央红军不得不撤离根据地,踏上前途未卜的漫漫长征路。

  在长征途中,彭、杨率领的红三军团是毛泽东的一只铁拳头,在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攻占娄山关、二进遵义城、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雪山脚下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妄图乘党中 央面临的暂时困难,夺取党中 央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张国焘第一次见到彭德怀的时候,就心怀鬼胎,妄图拉拢他,用花言巧语挑拨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张国焘说:“自江西出发以来,你的队伍打得很苦,损失很重,我给你3个师,听你指挥。”彭德怀当面驳斥了张国焘的胡言乱语,拒绝了他的引诱。那天晚上,彭德怀将上述情况告诉杨尚昆时还余怒未息,说:“张国焘这个东西,把我彭德怀看成什么人了?把我当军阀。我要当军阀,就不当红军了。真是岂有此理!”

  几天后,张国焘请杨尚昆“叙旧”。早在莫斯科时,张国焘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成员,杨尚昆就认识他;回上海后,两人又在全国总工会共事,张任党团书记,杨是宣传部长。在杨的心目中,张好摆老资格。

  张国焘见到杨尚昆,先打几个哈哈,然后说:“老杨呀,你是个文才,现在投笔从戎,耍枪杆子了。辛苦辛苦。”席间,张言不由衷,说话吞吞吐吐。杨尚昆意识到,如果涉及战略方针问题,张国焘势必跳起来,弄得不欢而散,不如说东道西,各找各的话题,应付一下。

  虽然彭德怀、杨尚昆使用的方式不同,但在反对张国焘的斗争中,他们旗帜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

  为了团结四方面军北上,中 央决定,杨尚昆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彭、杨这两位在患难中相交一年多的战友,不得不分手。左、右两路红军分别过草地之后,张国焘公然违抗中 央北上的决定,执意将红军带到西康地区。在这个关键时刻,中 央决定单独北上。时任前敌司令部参谋长的叶剑英将这一消息悄悄通知了杨尚昆。

  这天深夜,月色昏暗,星光依稀。杨尚昆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约定的地点,与叶剑英会合后,追赶已经出发的红一方面军。他们匆匆地赶路,从黑夜走到黎明,终于赶上了部队。晨曦中,杨尚昆看见毛泽东与彭德怀正在向他们招手,心头不禁一热。毛泽东高兴地说:“你们出来了,好得很,我们正为你们担心呢!”彭德怀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握着杨尚昆的手。不久,中共中 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将单独北上的7000多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任政委,彭德怀任司令员,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这是红一方面军规模最小的历史时期,但它却是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先锋,担负着实现中 央战略方针的任务。

  奉毛泽东之命给彭德怀送信,两个老战友久别重逢

  抗战爆发后,杨尚昆调到中共中 央北方局,先后担任副书记、书记。从1938年11月起,北方局驻扎在晋东南太行山区,同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在一起,领导华北敌后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朝夕相处。两年后,杨奉调回延安,名义上仍兼任着北方局书记,实际工作全部由彭德怀代理。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是西北战场的前线总指挥,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杨尚昆是中 央警卫司令员、中 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负责保卫中 央首长的安全和中 央机关撤离延安的疏散工作。他们一个在前方,一个在后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1947年6月,杨尚昆奉毛泽东之命给彭德怀送信,当了一回高级通讯员。他带着11个人,骑马走了5天,来到陕北定边城内的前方司令部,见到了彭德怀。两个老战友久别重逢,异常兴奋。


       杨尚昆把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了彭德怀。彭看后问:你知道什么事吗?杨答:“给你的信,我哪敢拆?”彭说,主席的意思是把西北的军事交给我,后方工作包括联防军、地方工作和后勤统归贺老总管。杨说:主席要到苏联见斯大林,这大概是临行的托付啊!彭德怀说了一句:“一个韩信,一个萧何嘛!”汉高祖刘邦用人有分工:指挥作战交给韩信,经营后方委托萧何。彭德怀这话是说毛泽东用人就像刘邦一样知人善任。

  不久,中 央军 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这时,杨尚昆才领悟到,毛泽东让他送信给彭德怀,原来是为了酝酿新的战略部署。西北野战军的部队原来大多是贺龙带领的,彭德怀没有直接指挥过,像这样地调动指挥关系,在旧军队中简直难以想像,但他们处理得很顺当。半年多后,毛泽东对彭、贺说:你们前后方团结合作得很好。

  经过长期的合作,杨尚昆对彭德怀的认识也不断在升华。他曾满怀深情地写道:

  有些人把彭德怀看成是“一介武夫”,其实是极其肤浅的,是一种误解。彭德怀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出生在贫苦农家,少年时就萌发为穷苦人找寻出路的强烈愿望。参加湘军后,又不断求索,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他已年届30,到了中国人常说的而立之年。后来我常想,也许正是这种艰难而漫长的对革命真理的求索,才铸就他那种善于独立思考而又勇于修正错误、胸襟宽阔而又脚踏实地、内心火热而又外表严肃的个性。可以这么说,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他的毕生的追求,从军打仗只是他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

  “彭德怀同志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免职后闲居北京西郊挂甲屯的吴家花园。党中 央和毛泽东指定杨尚昆与彭德怀联络,一个月一次。因此,在以后的几年里,杨尚昆得以有机会出入吴家花园,去看望身处逆境的老战友,传达党中 央和毛泽东对他的关怀,听取他的意见。

  彭德怀是个闲不住的人。杨尚昆每次去,看到彭德怀不是在劳动,就是在走门串户,访问社员群众,要么就是在家里认真看书学习。彭德怀和附近的群众关系很好,帮他们劳动,邀请他们上自己家里看电影;当他知道群众有困难时,总是热情帮助。至今,挂甲屯的人民群众还深深地怀念着他。彭德怀对杨尚昆说:“共产党员是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的。只要国家兴旺,人民幸福,我就快乐了。”

  毛泽东一直关心彭德怀的生活和学习,希望他爱护身体,准备将来还要出来为党工作。当杨尚昆和彭德怀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彭激动地说:“你转告主席,我不辜负党中 央和同志们的期望,争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彭德怀学习非常勤奋,在这段时间里,读了许多马列主义原著,读了一些哲学、政治经济学书籍,还读了一部分二十四史。他看书很仔细,在书本上圈圈点点,并写了不少读书笔记。一次,他高兴地拿给杨尚昆看,感慨地说:“过去总是在枪林弹雨中,没有机会学习,现在有了机会,应当抓紧嘛!”

  “文革”发动前夕,党中 央和毛泽东决定让彭德怀到外地去,出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

          杨尚昆转达了让彭德怀出来工作的意见,并传达毛泽东请他到家里吃饭的邀请,彭德怀听了非常高兴。在毛泽东的书房里,两位老战友亲切地交谈了几个小时。几天后,彭德怀来到杨尚昆家辞行。他们在一起回忆了许多往事,依依不舍。彭德怀这位身经百战、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也动了感情,热泪盈眶。杨尚昆一再叮嘱,希望他回北京时再见。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晤谈竟成永诀……

  一周以后,中 央通知免去杨尚昆的中 央办公厅主任职务,到下面工作两三年。到地方上工作,是杨尚昆早有的愿望,但如此突然被免职使他纳闷。三天后,杨尚昆移交完工作,上书毛泽东,请求谈一次话。1965年11月10日,毛泽东约见了他。谈话的气氛使人感到是一次正常的工作调动。可就在这一天,经毛泽东批准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不久,毛泽东公开出面讲话,进一步点透他发动这场大批判的关键意义。他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但是还没有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这样,在“文革”的狂飙即将席卷全国之际,彭德怀与杨尚昆都被“外放”出京。半年后,中共中 央下达《五一六通知》,决定对所谓“彭真、陆定一、罗瑞卿、杨尚昆反党集团”进行“专案审查”,杨尚昆成了第一批被打倒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66年7月3日,杨尚昆被宣布“监护审查”,从此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并且再没有听到有关老战友彭德怀的消息……

  人间正道是沧桑。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落实党的政策,为彭德怀做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为他平反昭雪,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杨尚昆也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再一次走上了领导岗位。尽管工作是繁重的,但杨尚昆对老战友的思念之情却丝毫没有淡化。

  1979年,杨尚昆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所知道的彭老总》,记述了与彭德怀相识相知的件件往事,也记载了他们之间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1998年,彭德怀诞辰100周年,杨尚昆又发表文章《追念彭大将军》,寄托自己的哀思,慰藉在天之灵,更希望后人学习彭德怀的优秀品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杨尚昆在文章中写道:

  彭德怀同志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建国以后,德怀同志身居高位,仍念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不过,他在前面加了“勇敢”二字:“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他经常对人说,我是人民的扫帚,人民要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在他的思想深处,总是将自己置于人民之下,而不是人民之上。

  从1959年被“罢官”到1974年生命的终结,15年中,德怀同志经受了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但他是坚强的,虽百折而不挠。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经常说自己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死后能在他的骨灰上种一棵苹果树,以此来最后报答养育了他的土地和人民。

      ( 作者:刘明钢  来源:中华网)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潼南召开“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会2007年07月03日 星期二 18:32
更新时间:2007-4-7 14:31:16 文章作者:   点击数: 55

--------------------------------------------------------------------------------

      本报讯 (记者 熊 潋) 4月3日,“潼南县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会在县委五楼会议室召开。县委副书记孟德华参加会议并讲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辉主持会议。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文广新局、杨陵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在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县拟开展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杨尚昆同志铜像揭幕暨生平业绩展览开展仪式、祭扫杨尚昆同志陵园等系列活动。会上,宣布了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名单,明确了各工作组职责,研究讨论了纪念活动方案。孟德华指出,我县要以伟人诞辰活动为契机,搭建平台,发展潼南,做到活动结束,影响深远;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是全市乃至全国的一项重要纪念活动,我县要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作好纪念活动的接待工作。孟德华要求,对杨尚昆陵园、旧居等我县窗口行业的服务员、解说员要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纪念活动成功举办。我县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策划,认真组织,精心实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潼南作者丁艾所著的《青少年时代的杨尚昆》一书即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07年07月03日 星期二 18:29

更新时间:2007-6-4 8:53:05 文章作者:   点击数: 30

--------------------------------------------------------------------------------

      
     在纪念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诞辰100周年之际,由潼南县文化馆原资深编辑丁艾所著的《青少年时代的杨尚昆》一书即将出版。

    《青少年时代的杨尚昆》一书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记录杨尚昆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记述了1907—1935年杨尚昆从双江镇杨家五少爷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团政委的人生历程。书中以一个个兴味盎然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如桑园赛文、夜逛“老猪巷”、“抓赌”、“赔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四川省将高调纪念杨尚昆诞辰100周年2007年07月03日 星期二 18:22据星岛日报报道,在香港举行摄影讲座的杨尚昆次子、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杨绍明5月18日表示,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官方及杨家将举行系列纪念活动:7月 20日上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将于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杨尚昆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胡总及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将于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7月23日至25日,杨尚昆家乡四川潼南县除举办座谈会外,杨尚昆生平博物馆也将进行揭幕仪式。另外,还将发行杨尚昆纪念邮票及文献相片。8月3日杨尚昆冥寿当天,杨绍明将于广州发行《风云画典》,画册全书共五百页,收录杨尚昆生前的工作及私人相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向党中央所写的最后一份报告2007年07月03日 星期二 18:14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1998年9月14日病逝。杨尚昆自1998年6月7日住院后,身体越来越虚弱,他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便于9月2日下午,把家人召集到病床前,开了生前最后一次家庭会,交代了他的后事。

  接着,杨尚昆向党中央写了一个报告,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遗愿。报告全文如下:




  江泽民同志:

  并常委、政治局各同志:

  我在医院病床上开了家庭会议,人总是要死的,我叫他们不要太伤心。我现在很平静,在党内我也算是一个老同志,我相信我的生平中央会作出评价,我告诉他们不必争这个高低。

  关于我的后事,一是要向中央表示要求从简,今年遭了大灾更要从简;二是火化,火化以后送回我的老家潼南县去,同杨公埋在一起。

  还有几摊子事情,比如回忆录等,我也作了交待。

  此致敬礼  杨尚昆 九月二日

  这便是杨尚昆投身革命70多年向党中央所写的最后一份报告。

  杨尚昆走时在他留下的遗物中,有一件极为特殊而珍贵的遗物,那就是1998年9月21日,尚昆同志火化后,他的家人在拾拣骨灰时,意外地在他的右腿部位拾得一块指甲大的弹片,这是1935年杨尚昆同志在一次战斗时留下的。金摘自6月14日《人民政协报》作者艾丁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杨尚昆](1907—1998)四川潼南(今属重庆市)人。1925年,从成都高师毕业回到重庆,在其四哥杨闇公的影响和帮助下,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春,进入中共领导的上海大学学习,积极参加上海工人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同年11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先后任班长、支部委员、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30年,考入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做研究生,同时兼任职工国际中国代表的翻译。1931年初回国,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上海总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参与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1933年1月,进入江西瑞金,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宣传干事,并参与编辑党的机关报刊《红色中华》和《斗争》。同年2月,任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总负责人。3月,任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副校长。6月,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同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和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后任第三军政治委员。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2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6月,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加山城堡战役。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5月,参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苏区代表会议),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协助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41年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改组,仍任北方局书记兼党校校长。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主持中央军委总部日常工作。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47年初,兼任中央警卫司令员。同年4月,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1948年4月中旬,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央后委留守人员,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中央后委会合后,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直机关党委书记等职。1949年9月,参与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等职。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62年2月,任中央精简小组组长。“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6年5月,被打成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员,后来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被非法监禁达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79年7月,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9月,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80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1年7月,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年、1988年分别在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家军委副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杨尚昆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7月5日发行

--------------------------------------------------------------------------------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7年06月22日10时1分    星辰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驻天津记者 石峤 王嘉军 通讯员 孙晓滢):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7年7月5日发行《杨尚昆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2-1)J杨尚昆在延安,(2-2)J国家主席杨尚昆,面值均为1.2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