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黃金周,“五四青年节”我們不應該忘記(收集整理貼)

[复制链接]
评论29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1893-1976
& r& n2 M8 L  Y/ r- ]8 w4 w, m. [5 O( s. b
湖南湘潭人。1918年夏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学校开展“人物互选”,毛得票为全校之冠。1918年4月,毛和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毛当选为干事。后来确定学会的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
1 @1 P! L# D3 `. s
4 A8 }" y5 C3 C/ B1918年6月,毛第一次到北京,经北京大学教授、原一师老师杨昌济的介绍,认识了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被安排在图书馆当助理员,得以广泛接触新思潮和新人物。
. F2 U7 k9 Z5 _" t: ^
- Y1 |* Q) G/ H2 s/ ]/ v6 c1919年4月,毛回到长沙,在修业小学任历史教员。在长沙的五四运动中,毛是极为活跃的人物,他主编省学联周刊《湘江评论》,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毛的手笔,李大钊、胡适都给予极高的评价。随后又接手主编《新湖南》周刊。两份周刊先后被省长张敬尧查封,毛于是赴京、赴沪,极力运动驱张,终获成功。* Y+ h( U% z. j' L' _* Y# _
3 ]* c2 P9 m) x/ I
驱张成功后,毛又发起了湖南自治运动,他当时相信通过人民制宪,湖南人民自决自治,建立湖南人民共和国,进而联省自治,从而能够建立真正共和的民国。这一失败的尝试,却有全国的影响。
6 Q3 ?, t1 c+ N5 X" E& z5 ]6 d# b2 T0 c, Y; c8 c: x+ z
同一时期,通过与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的通信交流,而主要是通过与陈独秀的接触,毛确立了他的共产主义信念。而后,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1898-1976
4 x& ?3 L, t; M4 p- E5 ~5 [/ T2 @& P* W: K  h5 C" [8 I+ p9 w( b: R
江苏淮安人。五四时期,周恩来是天津的主要青年领袖。1917年6月,他以文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这里有教会背景的南开中学。在校期间,周的演讲、戏剧表演天赋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他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 Y4 {" E. D  \4 ]6 ]. V7 ^
5 ?8 f7 F6 g4 D5 a
1917年9月,周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的19个月间,他从河上肇教授那里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还从朋友那里看到《资本论》。这深深影响了周对如何拯救中国的思考。
0 l1 L( ]9 S2 ~1 F" N9 Z
6 e/ J* _  H7 @8 H, k! _7 K1919年5月,由于爆发五四运动,周迫不及待地回国。他成了新成立的南开大学的注册生,并担任学校《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他撰写了大量文章,宣传反抗和牺牲,组织学生运动。& ?% Z. a) l+ m) W0 c. h* w2 C

8 E: @+ e9 F2 Z4 |0 D1919年9月16日,通过组织觉悟社,周把天津爱国的男女学生组织起来,并创办了由他建议的白话文不定期小册子《觉悟》。邓颖超也是社员。成立不几天,周即请李大钊来给社员演讲。  p* L3 b5 x4 \) E. X
# O  n6 c3 F# e; A/ _4 D
年底,因为抵制日货,周与另外3名学生领袖被捕,失去自由6个多月。在公审中,周对法官连连发出质问。他们的出狱是一次英雄式的凯旋。不久,周即赴法留学,他以及很多学友成了中国历史的巨人。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光祈1892-1937' G& ^* \3 V5 |( @8 `
' Q. |: ]* @5 Z7 G& D  G2 E
四川温江县人。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北京中国大学,在《京华日报》任编辑。1918年6月,王开始积极地组建“少年中国学会”,任筹备组主任兼会计,并由他草拟了会规。王多次著文,阐述“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号召会员进行教育活动、创建工读互助团,用此局部的“新社会”,逐步改造中国,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很有影响力。: Y' S5 T( Y* e( x) q% P
- h9 W$ F  I$ i8 {' ]$ B. G
五四运动的消息能及时传到成都并在那里掀起狂澜,应归功于王光祈发给成都《川报》的通信和电稿。- S1 |4 b' i& I, R

# _' n+ ?% V6 O/ k) v1920年3月,王往法国留学,后又由法入德,醉心于研究中国古乐,并主张“音乐救国”,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音乐。这让王的早期的崇拜者感到荒谬。以后执教并病逝于波恩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傅斯年1896-1951
; I( K/ _* O0 o3 e1 Y
: y: a  \- R* V3 L; o江西永丰人,生于山东聊城。1913年,傅进北大预科,1919年毕业于北大中国文学系。1918年下半年,以傅为主的北大同学,组成新潮社,请胡适作顾问,以傅任实际主编的《新潮》杂志也于1919年元旦问世,这是继《新青年》后主张白话文学运动和思想革命的第二份刊物,销量在15000份左右,影响极大。
' ^" s( K* O" i0 G# ?
: }+ k8 C+ j0 j3 \, o% M% \" K) f在五四运动中,傅是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为5月4日北大集会时主席,为游行示威总领队。5月5日,北大学生集会,因有一人与傅言语不合乃至动手,傅负气不再参加学生会工作,但尽力支持继任的段锡朋(1897-1948,江西永新人)的工作。* J* r  U: y8 O8 B! v
- E3 }4 x4 h9 \" @. X! r
同年秋天,傅通过了山东官费留学英国的考试,少数试官以傅是五四要角,系激进分子,不拟录取,由于省教育厅科长陈豫坚持以考试成绩为准,得以上榜。傅在英、德之时,学习的是心理学、哲学、物理学等。回国后主持中央研究院,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获得巨大的成就。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两本小说一座丰碑
' a( G  |- B- X* O+ @2 r$ w" W- W) E; w% r
$ q7 Y  H3 z; T  `# I

8 K1 l# M# k3 I  H《新青年》上署名唐俟的那首《他》表明,如果鲁迅在新诗上多用一些精力,会是一个很出色的诗人。其实鲁迅骨子里依然是个诗人。《故乡》里的诗意,《朝花夕拾》和《野草》里的诗意,要比那些诗人们的诗意加在一起更多,只是鲁迅的诗意里含着锋利,含着血腥,含着来自土地和人世间的凄凉和悲愤。/ m2 d/ U' y. T* K. \( N

0 `" ^; N: [% I  f9 n9 |鲁迅弃医从文,意在唤醒民众,改良社会。“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y' b# M2 R5 K% P

1 J: ~! I& Y# f" o4 S: c# t按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写小说出于偶然。钱玄同约稿时他住在北京的会馆里,没有条件写论文和搞翻译,只好写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于是有了《狂人日记》。这个偶然竟然促成了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的诞生!
/ C9 b0 Q$ V7 E* v  W/ E: N
6 ]& a5 B2 a$ Z" y《狂人日记》的出场就像一把刀子,一道闪电。“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这个被迫害包围的“狂人”的思想是不能被他的听众所接受的。他在明白了自己也曾参与吃人,现在轮到自己要被吃掉以后更加痛苦,最后绝望地喊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引言中提到,这位被视为精神病人的“狂人”已治愈了他的狂病并且赴某地“候补”去了,暗示这痛苦的觉醒者已经回到他曾经深感恐惧的吃人的浊世中去了。
5 w5 u; h  s  t- t
& t& ?" ~" g) w! T# H* ~《孔乙己》、《药》、《故乡》、《祝福》,鲁迅一路写下去,从1918年4月到1925年11月,25篇作品汇集成《呐喊》和《彷徨》。这薄薄的两册却抵达了国民劣根性的最深处,同时也流露出鲁迅本人的深深的悲悯、失望和愤怒。读过鲁迅的人,谁能忘记那个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之乎者也的孔乙己,那判若两人(一个项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一个迟钝呆滞,管孩提时的玩伴迅哥儿叫“老爷”)的闰土,那个为了爱人的死而痛悔的涓生,那个人血馒头,那个害怕死了以后身子要被阎王爷锯开分给两个丈夫的絮絮叨叨的祥林嫂,以及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呢?
: P& C0 ~0 x: X+ b0 M
  I/ a% z, V1 Y, M阿Q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文学的形象了。这个被鲁迅别有用心地模糊了姓名、故乡的农民有着最鲜明的形象,最昏睡的灵魂,过着最没有意义的生活,最后得到了一个最荒唐的死。阿Q的性格是怯懦、贪心、无知、没骨气、欺软怕硬,以及精神胜利法。这个可怕的没有灵魂的人物回答了鲁迅早在日本就提出的问题:中国国民性中最致命的是什么?----“奴隶性”,而奴隶性缺少两种最根本的道德因素:诚和爱。/ Y( ]2 ~6 H" F" G. Y. S+ g' [, [
- ?9 m; w1 w+ u  T, Z0 Q& P
如此寓意深远的严肃主题,写得如此生动幽默,如此引人入胜,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大冒冷汗。直到今天,又有几个人不会在阿Q这面镜子上照出一点自己的影子来呢?, `+ B, y2 m* c/ J6 M% a

& k- s# [$ W  d2 K' B在鲁迅的盛名之下仍能在小说领域占得一个席位的作家不乏其人,但能够像鲁迅一样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说是凤毛麟角。郁达夫的《沉沦》惊世骇俗地展示了“堕落的性行为”,一时成为文学青年竞相仿制的杰作。但郁达夫的小说更像抒情散文,有时还浪漫主义到滥情的地步。叶绍钧的作品被公认为上乘,1927年,他完成了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其他知名作家还有王统照、许地山、蒋光慈、冯沅君、许钦文等。鲁迅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评价不高,认为他们“技术是幼稚的,往往留存着旧小说上的写法和语调,而且平铺直叙,一泻无余;或者过于巧合,在一刹时中,在一个人身上,会聚集了一切难堪的不幸”。这个评判大体是准确的。
9 d3 c& J9 n, r  A
5 ]6 @( K- V, }0 \/ {2 \' f& a比起小说来,“五四”后的散文成就更大。1924年创刊的《语丝》周刊为二十年代散文的异军突起起到了极大作用,语丝诸子周氏兄弟、林语堂、刘半农、俞平伯等都是散文高手,这其中,鲁迅诡异绮丽的《野草》代表了语丝的最高艺术成就。朱自清是另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与《荷塘月色》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主的历程5 m8 w( i3 ]0 L  F7 J/ v5 c

4 G  e; I: n: \  s4 s
! L; o, l; U  |# r  m& Z
' S" [$ z) r5 E% v$ v当五四运动发生的时候,中国民主的里程并不是零公里。“德先生”在中国甚至已经走过了20年曲折的道路。! _& v+ N# V2 M, v
' ?* R& D$ a$ Q+ M. m  a8 {- q
戊戌变法$ k+ ^" d# e0 X* o* |) s4 g2 [
4 l( M* n0 j1 M% x5 e
1998年初,康有为应诏上书,提出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6月,光绪皇帝毅然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其举措有允准创立报馆、学会;许大小臣民上书言事等。9月,慈禧太后推翻新政,谭嗣同等“六君子”被处死。
7 K( K* }6 s1 `; A8 ^4 M3 Y1 C- k) ~( }4 N$ s( I3 \
同盟会) u& `4 |& n2 T& O% D
7 l  p, {! b1 U+ U0 Y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本部设立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分别行使行政、立法和执法权力。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决心以民权主义解决中国的千年专制问题。9 l4 d# v. [2 v2 U6 K& k" F+ O4 v, f

1 h, T3 \6 ^) G  K, `# Z立宪运动* }1 r+ M  E9 o
) i  V/ Q; h8 h) M* S
本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目标的政治改革风潮。在立宪派的压力下,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梁启超等人在日本组建政闻社,主张确定立宪政治,国人有权参政。1908年,清廷宣布用9年时间预备立宪。立宪派在国内3次发动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亡。/ V9 Q) i+ h4 p

1 [+ N' T! f3 I7 F辛亥革命
* h4 y. X; e6 e8 [. a0 F* r8 j/ X5 |+ u$ ?5 i5 s7 W
1911年由武昌起义引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宣布成立,旋即由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时约法  @+ S' w) n" O2 y3 M, \
: W, T4 v$ R9 N1 P. f
根据“三权分立”、“代议政治”原则订立的《临时约法》,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权形式。与此同时,孙中山辞职,袁世凯任大总统。革命党人试图以民主程序限制专权保障民国,而袁世凯也信誓旦旦: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l6 N4 f1 W: `( d
# Y3 x1 I7 K( A- J! p* B  n
国会选举+ q9 F9 E# i% b2 ^) \' H% y8 g7 g1 ?

4 \- s( Q+ N1 n* r"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1913年初进行了国会选举。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参众两院共392个议席,占绝对优势。根据《临时约法》规定,国民党将以多数党地位组织责任内阁,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
% l; ]: E% O' u
4 g+ O- P6 D' T! l) o- [宋教仁遇刺/ k3 z- z! W) `4 ^- p, h1 r9 [

  a0 P% w$ \1 o! \) m7 P* N. h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不久宋案真相大白:此案的主使人是袁世凯。孙中山毅然发动 “二次革命”讨袁。袁世凯则用武力击溃了国民党的进攻。  t6 y7 g" {! m

8 r1 e% X. r2 L& p; j1 h5 U. T, D  U袁世凯称帝
, i4 E. a5 X- m& S! c/ m% A8 P; F
独裁者袁世凯认为“民国以来,人民滥用民主自由 ”,“人民政治知识尚在幼稚时代,欲其运用议院政治,恐致乱亡”。他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专权的障碍。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正式大总统。袁世凯派大批军警到会监视,并派一千多名便衣军警自称“公民团”包围国会。在恐怖气氛下,经三次投票,始选出袁世凯为总统。独揽大权的袁世凯,解散国会,撤消国务院,废止《临时约法》,践踏共和民主,直至帝制自为,在举国声讨浪潮中病亡。2 K, i9 y3 t. {
9 w( [- X& o$ Z7 ^( ]1 p8 v# A
“五四”前的中国政治: V+ a* y+ A! F1 {( B, c% n

& g, \" y4 _/ i! I+ s5 \8 H6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控制北洋政府,推行武力统一政策,以“督军团”干政,胁迫国会通过“对德宣战案”,重演袁世凯故伎,唆使“公民团” 包围国会、殴打议员。张勋以调解危机为名趁机发动“复辟”,段祺瑞则利用“ 讨逆”,毁弃《临时约法》和国会。1918年,段的亲信在北京安福胡同成立俱乐部,利用卖国借款收买政客、操纵选举。在8月选出的“国会”中“安福系 ”议员占据多数,时称“安福国会”。臭名昭彰的“安福国会”是本世纪中国金权政治的渊薮。“五四”前夜,在武力和金钱的“驭控”下的中国“宪政”,已经越来越远离设计者的初衷,受到国人理所当然的唾弃。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呼风唤雨论民权
1 K; ^, {6 G4 \' X5 T0 F
+ h" _$ v9 O2 [; L" ?! I' T2 J 8 b' F5 K5 s. J. i" U( F$ M/ m

& h, i2 M4 S1 u, f1 @$ k康有为:(1902年,康有为亲自拟折,以数百万华侨名义呈请代奏,要求慈禧归政皇上,立诛荣禄、李莲英,尽罢内监,与民权,立宪法。开创了民间要求立宪的先例。其中写道:)“今之变法,国必不救,以无其根本而从事于枝叶,无其精神而从事于形式”。“中国者,民等四万万人之公也”,“民等之公产,则民等当公共保存之,当一切预闻之产”。“今欧美法至美密而势至富强者何哉?盖以民权为国,乃其根本精神之所在也”。请“立定宪法,以垂后世,立与民权,以保国祚。”(康有为《请归政皇上立定宪法以救危亡折》)
; _1 L- p  {4 u$ N1 ]* t- ^, Y. o" {5 R/ R' }0 A4 Q8 d
梁启超:欧洲近世医国之国手,不下数十家。吾视其方最适于今日之中国者,其惟卢梭先生之《民约论》乎!是方也,当前世纪及今世纪之上半,施之于欧洲全洲而效;当明治六、七年至十五、六年之间,施之于日本而效。 (摘自梁启超《破坏主义》)1 o. ?7 |0 L$ d! ~! d3 l+ q
1 d% D8 f: I: N3 `" N8 q2 x; C
起起起!我同胞诸君!起起起!我新中国之青年!
9 v% J" [1 ~; E& @, x' U( M8 M; G, x  Q6 O& t
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我辈实不忍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摘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7 p" }- {9 b& l6 }
$ \- J- R  R4 B
李大钊:专制政治尚秘密,立宪政治尚公开。秘密者,每出诡谲之权谋;公开者,必有鲜明之旗帜。5 u) @0 U) u9 ?1 b3 D! _) j" a

2 K$ V  ]2 U( f9 s/ U8 o) U盖于稠人广众之中,公布其主张,以求舆论之同情,乃政治家之天经地义,虽刀锯在前,鼎镬在后,有所不顾。区区反对之声浪,乌能摧其政帜者。(摘自李大钊《政坛演说会之必要》)
" M: j3 q5 z& n! Q% Z
5 T- h' t" U# O1 W, C陈独秀: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西洋学者尝言道:“近代国家是建设在国民总意之上。”现在袁世凯虽然死了,袁世凯所利用的倾向君主专制的旧思想,依然如故。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摘自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四运动大事记
+ F6 H2 g0 c- {, N5 G5 o1 C8 H3 a3 u
1919年4月24日,梁启超从巴黎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代表),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 L+ }- S  z8 N% |
2 X2 i4 V. A4 f& I2 A, A# T4月29-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3国代表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第156、157、158条),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4 X7 m& I2 b; [" v; C" A" \
# P4 a- b* A" f  V/ n# A8 |( k, V
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总统府智囊机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签约。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5 K: B' a! ^2 u' a7 f; Z0 M& L! o/ Y; v. t
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北大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消息通报学生。9 K* }+ o2 l  z0 }$ ^- l

" W: [7 S! _. o% J8 }3 J4 m( [5月3日,北京各界紧急磋商对策。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举行示威游行,地点:天安门。: L( R/ g+ }$ t0 J/ A2 Q

7 Y( h. H% T2 C6 p( h3 e. H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召开碰头会,商定了游行路线。一些准备以暴力行动惩办国贼的学生写下遗书。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在短暂的集会演说之后,队伍向使馆区进发。行至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学生遂推举代表请求会见4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受。3000余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见使馆区不能通过,更加义愤满腔,队伍转向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下午4时许,学生涌至曹宅前。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内并打开宅门,学生大队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遍寻曹汝霖不着,激愤之下,于4时30分左右怒烧其宅。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被捕者共32人。
2 |$ ~* B- I, n" q2 }4 C0 m' V$ y$ t+ [  s7 t( G# d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远在郊外、未参加4日行动的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
' X2 d# V8 E: f( \8 e8 I# n: o& ^/ w% O( `9 v' ?& @& g( b
5月7日,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 M  l" w; I9 m" l% f! b
6 J4 I& k' D8 N' l
5月9日,为爱护北大,蔡元培怀着复杂的心情秘密出走。% k0 k, k7 ^' @( w) {

: ]! H( w5 w4 D* h( V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并组织“护鲁义勇队”。. F8 s/ f6 m. s/ _/ v
% Q( Z$ r9 e9 M8 p  _6 {
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次日,北京学生出动比3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被捕学生太多,学校亦征作监狱。
9 d0 N5 c  b1 d% P1 ^8 c4 C2 E- `8 @: R8 h  P* d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800余名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 T, ]- d8 D' ?! a
# ?" D' h5 I. w7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
+ w* y( ~) L) Q3 I! v# J0 w' d# X# v3 C  L
6月23日,徐世昌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陆征祥从缓签字。
" E' e  y) ]$ G, W  p8 L0 j
, c$ y# C( u% \* V4 b) K- {$ n7 w" {6月28日,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实际上,中国代表由于住所被中国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已无法外出赴会。续闻第一个五四纪念日
3 z$ B% \" R$ l  Y& `: w, b
9 u# w) P! Z$ Y# I0 J: i  T1920年5月4日。周恩来等人在天津狱中是这样度过的:一年来时事与工作回顾;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报告;以及晚间的娱乐活动,包括口奏中国音乐(因狱中无乐器)、滑稽戏、相声、关东大鼓、评书、变戏法、中国戏剧片段等等,周恩来主持晚会并表演了清唱。晚间还研究了国耻日(5月7日)的活动安排。(据《检厅日录》)华盛顿会议决定青岛交还中国
: A: {, e% T! a. \% A9 t
  x5 R# U- K1 k0 i1922年2月4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日签署《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本立即撤退驻扎在青岛和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军队;青岛海关归还中国;中国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放为商埠;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移交中国,中国按铁路产业现值5340万金马克以中国国库券交付日本。5月4日成为中国青年节。
. D( x0 J# C+ ?$ E8 z' B9 ?& D; _+ V1 S# t# Q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这一决定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07-5-4 19: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的我们——献给“五四”青年节  
; U& t6 Z" N% W! A ) M( \  R$ `3 I* U7 K% i
[ 原创 ] [2007-05-03 02:27:04 | 邬锦晖 ]  
- R( U5 t! J5 b0 s+ T& u 5 E, Y# x" e0 v) s7 G# t/ {( z
此日记TrackBack地址: http://localhost/blog/trackback.do?wlog_id=1178130424954309  . T8 m( o/ ]0 S+ Z) Z

2 P. d# D1 _" d" t8 v--------------------------------------------------------------------------------8 O5 [$ o" k- K+ I6 n% D! W

' f8 @7 i: N6 S; x5 N4 z1 j: W- R+ X  
9 S- y* ?: }0 Q8 \. V' P0 N( g                    
% ]( a( G, Q. E( ]3 j: o/ N/ L  S
" i- q1 E3 R+ M4 F1 q我们,是一个庞大而年轻的群体,是古老国土上美丽的风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一只凌空欲飞的雄鹰。1 I( D4 w! ^' {, P% x: ]
??我们,是国歌声中的一个音符,是红旗上的一根纤维,是枪管上的一颗准星。. i6 x* I! A$ p3 J( a+ P7 U
??我们是歌是诗是急流,是国宴上的一曲颂词,是炉火中燃烧的煤,是翻耕泥土的犁铧,是滚滚向前的车轮。
$ s. q8 m! \  c1 K??正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才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使命的艰辛;正因为我们执著,我们才不惧与痛苦和磨难抗争!
0 z, I# s4 H% s6 |7 F( ]2 }# I' V??我们,拥有蓝天的广阔,拥有大地的富饶,拥有太阳的辉煌,拥有春风的温馨。* \2 ^: V+ ]4 C; C- m( a
??我们的双肩,正托起共和国年轻的羽翼;我们的心头,正燃放着熊熊的爱国热情;我们的目光,正紧紧追随着铸有铁锤和镰刀的旗帜;我们的脚步,正伴和着时代的潮声踏浪前行。
1 [2 Q9 `6 @" `  H+ e??尽管我们的队伍中有龌龊也有败类,但大浪淘沙的巨涛声始终会把一个个沉睡的心灵唤醒。7 V" n7 Q: X5 ^3 v7 L
??我们是爱的使者,哪里有弱势群体,哪里就有我们奔走相告的呼声;我们是幸福的追逐者,哪里有我们,哪里就有微笑和歌声;我们是时代的志愿者,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我们青春的倩影。0 }0 w" d/ g& _6 H
??寂寞的日子,我们爱哭爱闹,爱喊爱叫;开心的时刻,我们狂欢乱舞,酣畅淋漓。, M3 |- y- `& H! z
??我们把浪漫写进生活,我们用理想装点人生。
- X; V4 A2 k+ H" ^% M??我们谈天论地,尽得风流;我们无拘无束,挥洒真情;我们务实求新,寻找理解;我们开拓进取,向往光明。5 r/ j% I& b- p, r" u, @7 p
% w9 `7 X6 v8 p  l+ }4 @
我们爱学习,爱钻研,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在风雨中磨练,在奋斗中比拼。& l3 \) ]* H  Z: F
??这就是年轻的我们,有追求,有信念,有个性,有特征。
) J1 k" ~( Y. }/ O! R' k' [??老年看我们,像雾像云又像风,扑朔迷离;壮年看我们,似癫似疯又似狂,捉摸不定;少年看我们,如星如月又如日,璀璨深沉。- Z/ ~3 b2 K0 k
??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挥洒真情,奉献青春;我们是山涧奔腾的瀑布,不怕艰难险阻,一路笑语盈盈;我们是时代的象征,推动着历史向前的车轮!1 G% ]/ g/ C$ v% Z% A* \# `
??年轻的我们,我们的青春,属于祖国,属于世界,属于二十一世纪每一个灿烂的早晨!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潼南论坛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7-7 15:05 , Processed in 0.01970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