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3-6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陈抟自幼聪明,熟读经史,精通百家,尤以诗文为最,可惜连考了几次进士都没考上。后来,他干脆放弃仕途,寄情山水,遍访名山大川,由儒入道。他到过湖北,去过四川,隐居于武当山九室岩,修炼于华山云台观。
除研读道家经史之外,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睡觉。他神气相和、静守虚致,最多能睡120天,不吃不喝,脉无声息,面色红润。据说,他曾辟谷20年,就是说他20年不进水谷,只靠喝一点酒维持生命。他的好友吕洞宾说他是“睡仙”。
据史料记载,陈抟一生博学多才,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深得历朝历代名人志士的崇拜。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在陈抟以前未见有“太极图”,亦未形成太极文化形态及其理论体系。自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出现了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太和论》、邵雍(陈抟的第三弟子)的《皇极经世》,程颢、程颐、朱熹等的《易传》,从而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一系列理论的形成,尤其是宋代理学家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历史的进步。张载(1020~1077),字子厚,继承陈抟的“宇宙一气论”,提出了“太虚即气论”,两者契合,成为宋代唯物论的先源。不难看出,陈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著作《易龙图序》,传河洛数理,成为中国“龙图”的第一人。“龙图”又名“河图”,是“龙马始负图”和“河龙图发”传说的简称,早在《尚书雇命》中就有“河图”记载,因未见图,两汉时期,学者争论不休,各说不一。在五代后周时,陈抟著《龙图序》,又名《易龙图序》,从道家文化宝库中传出了“龙图”的基本内容后,人们才知道“龙图”是一个物象数理起源图示,后来科学家认定“‘河图’为数学之母”,“数学为科学之母”,因而才知道“河图”的重大作用。《易龙图序》对南宋伟大数学家秦九韶的《数术九章》以启迪作用。
注释《正易心法》,倡先天易学,为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他的先天易学,是宋代新“易”学始祖,新就新在他把“道儒佛”三家之学融合在一起,三教互补,融会贯通,形成中国古代完整的哲学体系。陈抟认为:周孔《易》学为儒家一家之言,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他在《正易心法注》中明确指出:“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语言下拘挛。”主张融合三家,以治学、以治心、以治身、以治天下一切。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大儒邵雍从事研究先天易学长达30年之久,“冬不炉,夏不扇”,写出了《皇极经世》巨著,至今仍是物理学、天文学、生态学、自然环境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著作《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和《阴真君还丹歌注》等,并亲自实践,成为天下“睡仙”第一人。陈抟十分推崇《无极图》,并指导和完善道教内丹哲理,不仅使自己率先成为“天下睡功第一”,而且把秘而不传的内丹学说公开化、社会化,推动了中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功在千秋。陈抟摈弃外丹,注重内丹。他以“身口为炉”、“宫室为灶”、“肾为水”、“心为头”、“肝为木”,使木生心火以炼肾水,达到“成尘得变”,结成人体内的无价“金丹”。其核心是“修心养肾”,控制人的欲望,不让野蛮的欲望泛滥,这是他内丹修炼的目的,像这样强身延年的内丹修炼法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作《龟鉴》、《心相篇》等,把中国古代相学引向唯物论的范畴。《龟鉴》明言:“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人不可貌相,只要“有天”,人在自然界,就要靠劳动和智慧去换取生活财富,“有地”,身处世间,以“道德仁义礼”等的中华民族美德来规范自己。“天、地、人”三者协调一致,不妄想、不妄为,这就是人全相、贵相、富相、寿相的重要标志。他把自然物质的水、火认作人的生命之源,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物质的观点,维护了唯物的“天人相应论”。
著作《三峰寓言》、《高阳集》等,博学多才,后世尊他为“儒师道祖”。陈抟与世不争,不贪富贵,不求仕禄,不仅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尊重,而且受到朝廷多次召见(曾谏过多次治国之道,均得皇帝恩准)。唐僖宗赐他为“清虚处士”。周世宗赐他为“白云先生”,宋太宗赐他为“希夷先生”。陈抟,“道德文章已系于一身”,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史、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代楷模。元代学者虞集在《题陈希夷先生画像赞》中评价他为“图书之传,百世之师”。
书写福、寿二字,独具特色,为后世所推崇。今安岳、大足、潼南、峨眉山、华山、山东蓬莱仙境等全国各地,皆保存了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石刻,此二字独具特色,内含“田给予福、林付长寿”八字哲理,受到世人赞叹。其寓意是宣传道家人与自然、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粗食布衣等哲学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精通棋艺,立健脑益智之功。弈棋是中国一门增智强身的一项体育运动,古往今来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四川省邛崃县的白鹤山点易洞对面有棋盘山仙人洞,是陈抟修炼时常弈棋的地方。华山至今还保留一个“博台”,俗称“下棋亭”。传说陈抟与赵匡胤以棋局赢华山,其遗迹在此。“自古华山不纳粮”,讲的就是这个传说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