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赋】◎杜洪明

[复制链接]
评论16
duhm 发表于 2011-9-1 13: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在东莞了,现在在广州,不过东莞也经常去,一个月至少得去一次以上。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大道 发表于 2011-9-1 15: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才气! [s:322]
建议把“遂宁陈子昂32”改为“射洪陈子昂”比较好。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猪头3 发表于 2011-9-2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文章属于哪种类型呢?风?雅?颂?我怎么都看不明白!风,雅,颂的古文都有一定规律的!我肤浅,还没看到,麻烦老师给指点!
诗歌也不押韵!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情为谁醉 发表于 2011-9-2 15: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s:324]  [s:322]  [s:303]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m2008 发表于 2011-9-11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杜太牛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11-9-13 14: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猪头3于2011-09-02 10:25发表的 :
你的文章属于哪种类型呢?风?雅?颂?我怎么都看不明白!风,雅,颂的古文都有一定规律的!我肤浅,还没看到,麻烦老师给指点!
诗歌也不押韵!


       指点不敢当,我也只是学写,你既然提到,哪我就大概说说这类文体吧!
       本文写的是一种现代辞赋体,源于汉赋,而又有别于汉赋,汉赋对句型、韵律都比较讲究,但现代辞赋则不鞠此格,可参考光明日报的《百城赋》或中赋的《千城赋》。下面转两则前人对辞赋的介绍:
       赋,滥觞于骚,盛于汉,故世称汉赋。后转为诗文之总称。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子而已。余尝谓《渔父》,及楚人《以弋说襄王》,宋玉《对王问遗行》,皆设辞无事实,皆辞赋余耳。辞赋固当有韵,然古人亦有无韵者,以义在托讽,亦谓之赋耳。汉世校书有《辞赋略》,其所列者甚当。”清吴曾祺《文体刍言》:“辞赋类,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故《左传》称子产有辞是也,而后之文体,亦由此而分。曾氏每以无韵者入之论著类,以有韵者入之辞赋类,即其义也。春秋以后,惟楚人最工此体,故谓之楚辞。”《汉书·王褒传》:“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年十岁余,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晋左思《咏史诗》:“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

  另一则:赋,可谓辞赋,也称词赋。《事物纪原·学校贡举部·词赋》:“《唐书·薛登传》:天授中,上疏曰,汉世求士,必先其行,魏取放达,晋先门阀,陈梁荐士特尚词赋,试赋取人,始于梁陈也。唐天宝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梁陈之意云,科举之以词赋,此其始也。国家自神宗专以经术取士,词赋遂罢。”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m 发表于 2011-9-13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jim2008于2011-09-11 09:42发表的  :
阿杜太牛
吉哥,最近在忙些啥子,上次来塘厦,刘哥说你又回老家了。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4-21 10:25 , Processed in 0.0188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