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310|回复: 3
收起左侧

读书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7: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人云:“天下之乐事莫过于读书。”<br><br>    读一部好书如同先达贤哲论经谈道,有礼有乐有诗有词;<br><br>    读一部好书如同文人骚客对饮美酒,有淡有浓有醇有厚;<br><br>    读一部好书如同历史印证,有古有今有虚有实;<br><br>    读一部好书如同品味人生,有酸有甜有苦有辣。<br><br>    集百味于一身,融古今于一体,岂不乐哉!<br><br>    我这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指大、中、小学的教科书或职业性文摘杂志,严格地说这些不算是读书,只不过是司机学驾驶、厨师练刀功为生计练习操作而巳。<br><br>    读书的好处也远非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主义。如果把读书作为进身的阶梯,入仕的敲门砖,则就失去了读书的真正涵义。<br><br>    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文革”,那时要想读到红宝书之外的文学书是很难的,因为大量的史书典籍视为“四旧”付之一炬。酷爱读书的十四岁的我早早地“回乡闹革命”了,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乏味的劳动之余,想方设法借些书来读调节情趣成了一种十足的奢望。其时有些书即使暗藏了下来也是不敢公开出借的,我信守“按时还、不外传”的诺言,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有时为借一本好书跑上几十里也在所不惜,那时什么书都看,简直读书无类。于是象地下工作者那样秘密地读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列国志》、《镜花园》之类的名著,但不喜欢外国文学,单一长串的名字就觉得烦人。<br><br>    那时读书时间相对较少,最大的希望是生产队放假和天下暴雨。老天往往不从人所愿,生产队放假好比白娘子恋许仙千年等一回,有时一连数月难得下一场不能下地的大雨。有一年一江洪水冲毁堤坝,良田竟成泽国,大多人都指天划地诅咒老天爷的罪孽深重,唯有我暗暗窃喜庆幸大雨滂沱,默默祷告上苍最好大水永远不退。<br><br>    好事难成双坏事脚碰头,令人头痛的事倒是经常发生的,那就是生产队出工的那干燥沉闷的锣声和要命的隔三差五的晚上停电。<br><br>    二十四岁弃农从教,才幸运地系统地读到不同品类的文学作品。<br><br>    三十二岁起过了两年不带薪的师范生活,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人到了中年也更是觉得光阴的金贵和读书的必要,这两年在读书旅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图书馆藏书甚富,课读之余便一头扎进去不知回返了。<br><br>    学校规定一本借书证一星期只借一次且只借一本,起先我拥有了十多本借书证,后来图书管理员也大发慈悲给予了最惠国待遇,不需出示借书证借书多少也不作计较。<br><br>    读书主攻两方面:一是线装本的古典文学,读古典文学可以汲取千百年沉淀蕴积的传统文学的精华,诸如涉及直排无标点的尘封多年的《古文观止》之类。二是外国文学,因为有较高保障系数的我在学校的一次文学常识竞赛中翻了船,失败之处恰恰在于外国文学常识上,之后便硬是阅读了《基度山恩仇记》、《茶花女》、《复活》、《悲惨世界》等一大批外国名著,一旦读起来就没了早先的讨厌感,觉得外国文学并不比中国文学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好作为世界性文学的互补,由于失小得大从而与大小仲马、雨果、托尔斯泰等文学泰斗神交。<br><br>    学富五车自然是不敢说的,博古通今也不敢妄语,但在四十年的读书生涯中多少有了一些感悟。一位书家说:“好书是沉淀岁月冲刷的砂金,很重,不耀眼,却有保存价值”。这话的确不假。<br><br>    好书如陈酒,使人沉醉勃发;<br><br>    好书如清醒剂,使人耳聪目明;<br><br>    好书如富矿财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人终身受益。<br><br>    从古至今,有人主张读书“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人主张“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朱熹语),读书方法固然很多,但必须学和用结合起来,“不求甚解”算是一法,倒不如“熟读精思”来得正道。<br><br>    现在有的人认为读书是学生的本份,一旦成人了读书就成为可有可无的事。“学而优则仕”者可谓千军万马,仕而优则学者却不多者不多也;有的口口声声喊工作忙读书没有时间,其实在办公桌上海阔天空、在牌桌上昏天暗地消磨时光的大有人在;有的所谓读书,其实是“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文件看大意,不读书、不看报,跟着感觉凑热闹”。真是“相逢便说读书好,灯下用功有几人。”<br><br>    平时不读书想弄个好读书的名头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学历成了硬通货的机制下,人们就想到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招术,化钱买斯文,一个只是不认真地啃过三五本语文数学课本的为了那锦绣前程居然文曲星高照,进修、进修、再进修,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一路直线攀升,到底几载寒窗几肚墨水几多辛酸只好天知地知他知钱知了。<br><br>    一生读书不外乎两本。一本是有字之书,读之可以强根本、厚基础、通过去、知未来。一本是无字之书,无字之书就是社会实践,读之可以懂人情、通世故,明了人生五味,洞凿世俗百态。<br><br>    书是要读的。“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庇”(清&#8226;王卓〈今世说〉),说明读书的好处。<br><br>    读书且要抓紧。“时不我与,时不我待。”大好时光“逝者如斯夫”。<br><br>    读书是有乐趣的。“书味在胸中,等于饮陈酒”(清&#8226;袁枚〈遗怀杂诗〉)。<br><br>    书是可以读的。书一页一页地读,便会厚起来,聚砂成塔;一页一页地读,便会薄下去,厚积薄发;持之以恒便会水滴石穿;去粗存精便会轻风朗月。<br><br>    书是读不完的。在浩如烟海的诸子百家诗书典籍中读千二八百本可谓沧海一粟。<br><br>    读书是一门功夫。须平心静气,稳重勿躁,要眼到、手到、心到。<br><br>    书读多了,读精了,读通了,就会自然百科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兼收并容。最后到达 “水到渠成、瓜落蒂熟”的境界。 <br><br>    如挂角,如囊萤,如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负薪行歌……古人尚能如此,何妨我辈。<br><br>    读书好,<br><br>    好读书,<br><br>    读好书。<br><br>    愿与君同,多读几本书,不虚此身。<br><br>             </p>
发表于 2007-1-17 2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这可要大家都来看哈,,领悟啊,,,不错,,谢谢楼主,,,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1-18 17: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西安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8 20: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引用第2楼文明农村人2007-01-18 17:57发表的:
活到老~~学到老啊~~ [s:303]  [s:303]
说得对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