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66|回复: 1
收起左侧

重庆麻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休闲娱乐,如今什么最热?两个字:麻将。麻将成风,成俗,波及全国。不论是多年未见的友人聚会,有多少话要谈;也不论去哪旅游,有新鲜的风景可看;免了,麻将桌一摆,搓起花儿开。这心态,用得上70年前流行在陪都重庆那句话:“一个中国人,闷得发慌;两个中国人,就好商量;三个中国人,做不成事;四个中国人,麻将一场。”

  今天的麻将热,热得烫人。有多热呢?我有次看电视,见央视“半边天”栏目,主持人张越与一位因沉迷麻将陷入病态的女性对话。张越说,有则幽默讲成都搓麻声之响亮,连飞机上都能听见,因此有人建议:贵省理工学院可改名麻省理工学院。其实成都如此,重庆也必是这般,因为两地麻迷、麻客是近亲关系。

  客人说,搓麻?是“渝麻”还是“成麻”?原来这是重庆麻将和成都麻将的简称。渝麻简单、明快,直奔主题:“三吃两吃就下叫,稀里糊涂就放炮,把牌一倒掏钞票,五分钟内见成效。”和了!倒倒和!“拳打脚踢”。重庆麻客瞧不起成都麻客,说“成麻”是“慢慢性性数番番,又费马达又费电。”还学成都口音说话“一问(万)两问(万)筛(三)缺一”,说人家绵扯扯过场多,还啥子“血战到底”哩……

  重庆麻将历史悠久,早在抗战陪都时期就“阵仗翻天”,这在张恨水的市井小说中随处可寻。《纸醉金迷》里就有这样的文字:“魏太太摇了两摇头道:‘不能来了,我整整输十五万元。连回去的轿子钱都没有了。真惨!’说着,微微的一笑。胡太太知道她这一笑,是含着两行眼泪在内的。”怎么不含泪呢?魏太太住在城里,“被轮渡和滑竿载着”来南岸打牌,包里拎着的十五万元,是她丈夫办公的公款,她偷偷带上的。张恨水的《纸醉金迷》,当初在重庆的报纸上连载,70年后的新近同名电视剧在重庆投拍,主角交际花东方曼丽的扮演者胡可,重要的戏份在麻将桌上,她穿旗袍搓麻将的镜头,为本埠娱记追捧。足见陪都时期的麻将风气之浓。其实,魏太太输15万只算是小打油,赌得大的要算外号范哈儿的军阀范绍增。有次,同上海青帮巨头杜月笙在临江门来龙巷打麻将,范哈儿输得一塌糊涂。最后输啥子呢?范哈儿说:输姨太太。并当即立下字据。

  陪都岁月的“重庆麻将”有大赌,豪赌;但也有不赌钱,重消遣和趣味的,这类打法被称为“卫生麻将”。打卫生麻将的多系老人、文化人,且多有名流大家。当初居北碚“雅舍”的梁实秋,打牌就心不在焉,而是在“打望”,他在一篇散文中这样写:“在牌桌上我见过真正的春笋般的玉手洗牌砌牌,灵巧无比。”又说:“打牌贵在临机应变,出手迅速。同时要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有如谈笑用兵。徐志摩就是一把好手,牌去如飞。”梁实秋的“雅舍”备有麻将。有次有个朋友到北碚,第二天要返回城里,夜宿雅舍,而梁家无多余的床和被,只好打通宵麻将,天亮时梁先生只觉得头昏脑胀,天旋地转。这般感觉,比起今天“拳打脚踢”、“倒倒和”的重庆麻将来,又别是一番滋味。

  抗战大后方的重庆,曾流传搓麻歌谣:“噼里啪啦何时了,钞票知多少,刚才手红又搬风,上下对家瞪眼像鸡公。一四七万应犹在,只是不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鼻涕眼泪一齐往外流。”几句步李后主《虞美人》韵的歪词,不论在70年前还是现在,就其麻客心态而言,都称得是“重庆麻将”的最好写照。不过,“卫生麻将”除外。
发表于 2009-4-1 09: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哈哈!真是妙语连珠,令人喷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