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78|回复: 2
收起左侧

[重庆] 无师自通的倒铝锅师傅周南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8 19: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无师自通的倒铝锅师傅周南书
2014-10-27 15:01    来源:潼南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每逢镇街的赶场天或者平常日的街边,都能看到由一两个手工艺者和一口炉子、几种模具组成的制作铝锅的摊点或作坊,人们习惯称这些手艺人为“小炉匠”,把这种制作铝制品的土方法俗称为“倒铝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脑海中关于“倒铝锅”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了。据了解,目前我县沿用土法倒铝锅的手工艺者为数不多,龙形镇周南书就是其中一位。
    日前,趁着龙形的赶场天,记者来到场镇见到了正在卖成品铝锅的周南书。得知要探寻他倒铝锅的手艺,他很乐意,早早收摊后,带领记者乘车回到位于檬子的家。他告诉记者,他要用背篓里的废旧铝材做两口锅和一个勺。
    “倒铝锅最耗时间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做模具。”周南书介绍,他用的砂土是到山上精挑细选的观音岩,把石头背回家后,再用粉碎机反复粉碎成细砂土。“用观音土做成的模型才能耐得了高温,沙打细了做起才好看,模型好做的锅才光生(指光滑),光泽度也好 。”周南书看着眼前的一堆沙土说。
    堆好土后,周南书将一个模型锅放在里面,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合上箱体,用砖头和石锤把砂土夯得结结实实的,模型锅与上箱体粘连在一起,而下箱体就自然形成了一个锅状的空间。
    一个多小时后,模具做好了,周南书将回收来的废旧铝材砸成小块,用铁碗装好,放进炉子里烧。他说:“破洞的铝锅、用旧的铝勺,甚至是易拉罐,都可以当成原材料。化铝时掌握火候最重要,火候到了,铝熔化得彻底,倒出来的铝锅才细腻光滑、结实耐用。”
    因为这一步骤需要用火,所以难免发生意外。“回收的物品中经常有鼎炉盆、废活塞,还有发了卤的废锑,这些东西里面有水分,在熔炼时,锑水就容易爆。”周南书的妻子胡天琼回想起以前的一次意外时还心有余悸。胡天琼说,有一次,只听“嘭”的一声响,炉子爆了,锑水溅到了房子上、马路上,把她的衣服烫烂了,脸上、身上多处烫伤,治疗了一个多月才好。
    高温熔化后的铝水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就制成了一口跟模具一样大小的毛坯铝锅。在检查确认没有破损后,胡天琼用剪刀把铝锅的周边修剪整齐,用锉刀把表面打磨光滑,一口“毛坯锅”就变成了一口“成品锅”。与此同时,周南书在为制作下一口锅做准备:做模具、砸铝材、化铝水,再倒入模具,揭盖出锅,整个过程流畅顺利。
    周南书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刚开始学习倒铝锅时并没有专门拜师学艺,而是摸着石头过河,靠自己动手实践,慢慢摸索练成的。“他很吃得苦,当时苦学苦练了好久,开始倒出来的铝锅,要么有个洞,要么有炸裂,不然就缺个‘耳朵’,硬是练了一年多才成功。”胡天琼感慨地说。
    学会这门手艺后,周南书一直坚持将倒铝锅作为自己的事业。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要做六七口锅,算下来,周南书做过的铝制品已数以千计。
    十几年来,周南书经历了倒铝锅从流行到没落的变化过程。如今,铝制品也逐渐被铁和不锈钢等制品取代,倒铝锅的老传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对于如何传承这门传统手工艺,周南书的言语中颇有无奈:“自己喜欢炉火通红、敲敲打打的倒铝锅手艺,但传不传得下去就不知道了。”本网记者 陈捷 【责任编辑 马孝义】

     
发表于 2014-10-28 22: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肇庆
{:325_2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9 08: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这个是个即将消失的职业,纯粹手艺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