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部大道 于 2014-6-12 20:12 编辑
2 M, h& h. z2 ~5 D I: V2 X% j/ b% m3 R
4 G9 q8 X( H: V Y% k3 g* Q# j( T H[s:322][s:322][s:322]& M: P4 r* Q" G) k+ n0 S
有这样的想法真的很好!就算一时半会儿实施不了。2 w2 n5 ~, B% c
我非常赞同你的说法。潼南的思想观念真的要解放再解放,观念要更新再更新!想想N年前,听说县里有人不准把楼房建高了,结果怎么样?后来观念一变,高楼一起来,现代城市的形象不就出来了嘛。再说,要集约发展,要增加绿地面积,向空中要地盘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就是观念的作用。可是,当潼南要盖高楼了,周边的铜梁等地也醒了,也开始盖高楼了。当年,广电名都可能是潼南最早的高楼了。记得广电名都建成时,铜梁好像还没一幢高层样。如果,潼南早些年更新观念,城建的高度是会领先一大步的。
" f6 M- `8 {5 _& V6 ^* z 还有就是,任何市场都有一个培育的过程。旅游市场也是如此。景区打造,一时半会儿可能显现不出吹糠见米的效果,但是,这个也是发展环境的打造,从长远看一定是不会吃亏的,有些东西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无形的。况且,佛、道文化更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价值有商业也有社会的。如果当年大佛开凿时,首先想到的如何收回成本,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历史文物积淀了。
: ~, X+ L7 W7 X( f& W5 L" J0 B 再说那个安居古镇的打造,免费游,恐怕醉翁之意不仅在酒。以景区为载体,提升形象、集聚人气其实是精明的做法。载体虽然不能直接赚钱,但带动相关方面的发展,回报是难以计算的。$ }# c9 d4 G+ k- O1 l
潼南大佛景区的运作也应该更有市场策略,如果大佛景区建设完善了,配套服务齐备了,盈利的点可能根本就不在大佛身上。
4 x" I0 C- S& ] 马龙山景区也是如此。虽然门票也可以增加收入。但如果香客骆驿不绝,游客多了,景区或附近场镇的配套服务业也会跟着受益。双江古镇也是如此,如果看点多了,玩的多了,好吃的多了,游客待过一天两天不成问题了,人气有了,留得住游客了,古镇经济是不是也跟着活了呢。4 p9 o& P% c \3 F, P& j
能佛的帖子就不单独回复了,这里算是一并探讨了。个人浅见,不成熟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