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570|回复: 1
收起左侧

[生活] 汪洋在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1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作为杨尚昆同志家乡人民的代表,参加中央举行的纪念座谈会,感到十分激动。回顾杨尚昆同志的革命生涯,缅怀他的光辉业绩,我们对杨尚昆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敬意。   重庆是杨尚昆同志的家乡,也是杨尚昆同志参加革命的起点。1907年,杨尚昆同志出生于原属四川省、今属重庆市的潼南县双江镇。在他的四哥——中国共产党四川地方组织的主要创建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杨闇公同志的影响和引导下,杨尚昆同志很早就参加革命活动,并在重庆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杨闇公同志牺牲后,杨尚昆同志更加坚定了革命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杨尚昆同志先后担任我党、我军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建立了不朽功勋。作为杨尚昆同志家乡的重庆人民,我们倍感光荣、倍感自豪。
  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杨尚昆同志,杨尚昆同志也始终没有忘记生养他的家乡。1985年后,杨尚昆同志先后四次回到重庆,其中三次回到老家潼南县,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我们不能忘记,杨尚昆同志对故乡潼南县建设发展的关心关爱。他要求当地干部搞好家乡经济建设,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并欣然命笔作了“潼南奋进”的题词。在全面推进重庆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潼南县的工作,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改变,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不能忘记,杨尚昆同志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极为重视。他曾专门接见双江镇几所中小学的校长,嘱咐他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家乡的教育就拜托你们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牢记杨尚昆同志的嘱托,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经过艰苦努力,重庆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提前一年实现“两基”目标,去年率先在全国全部偿清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并扩大了免学杂费范围。
  我们不能忘记,杨尚昆同志对家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关心。他在旧居叮嘱当地干部:“旧居不要闲着,可以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群众需要精神食粮。”根据杨尚昆同志的意愿,在杨尚昆同志旧居重新修建的四知堂,现已对外开放,接待人民群众。全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杨尚昆同志的家乡,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辖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3100万人民,负重自强,攻坚克难,取得了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成就。全市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2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9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增加1倍多。
  今年是重庆市直辖10周年。在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重庆代表团参加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重庆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启了重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面对新的形势,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对杨尚昆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好纪念,就是以实际行动把重庆建设得更加美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学习杨尚昆同志的革命精神、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央批准重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努力在中西部地区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以重庆的振兴和繁荣告慰敬爱的杨尚昆同志!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23: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沙发自己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