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出台( _7 F5 d4 ^, i" {7 l% x6 p+ Q
+ H ^9 T6 A+ l% V% `/ K+ D
潼南列为重庆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 |* V9 m4 J1 p5 S* R/ t
( V6 L" ?. H) ^; k
2011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通知》,这标志着酝酿时间长达20年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让潼南人民倍加振奋的是,《规划》明确将潼南确定为重庆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这意味着潼南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一个赶超跨越的春天。 V3 a( f, I: ?
% M6 K7 ^% X8 F2 z重庆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成为“特区”' \9 R0 W! B- {( G
: q" H/ t% | p2 X 成渝经济区地跨一市一省,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自治县)和四川省15个市。《规划》明确提出,在川渝毗邻的潼南、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并制定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这是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设立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之后,国家站在建设成渝经济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对深化区域合作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继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推动潼南加快发展的意见》之后,县委、县政府站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度,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成果。《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潼南在成渝经济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战略地位,潼南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
6 w5 u+ K+ x$ o( f) g 潼南面临的机遇有哪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代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渝经济区涉及到的区市县共有148个,而潼南能作为重庆的唯一,成为川渝合作示范区,获得的最大机遇就是示范两个字。因为示范,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集聚等方面,潼南绝对是先行先试,先出成果。”他介绍,被确定为川渝合作示范区后,一方面,有助于争取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潼南最大的倾斜,在重大项目上给予潼南最大的支持,使潼南成为最大的政策“特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和四川共同发力,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共建、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共同推进,在川渝合作上起到示范作用。) ?4 v! r% n- G! q
, k6 Q. j8 E3 V1 a% g3 @
十大项目直接布局潼南,估算投资185亿元8 g: q+ L; x# k7 x! B" j
4 d# j- R. C5 k: }5 W' i% u' d
《规划》出台,到底能带给潼南什么?县发改委对《规划》直接涉及潼南的重大定位、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进行了梳理,并将其概括为“两区、三带、五地、十大项目”。- R+ ^4 I/ H0 }4 C7 y8 U }
“两区”即在潼南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产业集聚区。“三带”即把潼南纳入成南(遂)渝发展带、红色精品旅游带、人文遗迹旅游带。“五地”则明确表示在潼南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池塘优质高产养鱼示范基地、机械制造基地、特色化工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包括潼南缝纫工知名劳务输出品牌)。“十大项目”则是《规划》中明确表述直接布局潼南的“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池塘优质高产养鱼示范基地、精细化工基地、三色旅游公园和陈抟故里生态园、广潼泸高速路、鹭鸶溪和大石桥水库、城区防洪工程、中贵天然气管道、职教中心、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等10余个事关潼南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项目估算投资185亿元。
" B3 ]* ]; `% }2 U6 x 此外,县发改委还对规划中的区域政策和普惠政策进行梳理,并依据县“十二五”规划所策划包装的28个估算投资521亿元的项目与之对接。我县全部估算投资706亿元,占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估算总投资4761亿元的14.8%,是所有区县平均值的4.6倍。
( E# d: a3 G) V A+ r
/ y1 x, G2 K7 q6 N4 A《规划》紧密结合实际,为潼南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f4 X; P Y$ E, G7 p
- L, R) y6 H' \4 h4 H; c( B
记者从县发改委了解到,《规划》紧密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的高度,为重庆准确定位。其中涉及潼南的重大政策与潼南现实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一致,可以说,《规划》的出台,为潼南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v, }! r7 |- @& C/ C" v
增强了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的合力。成渝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能源化工、轻纺食品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潼南也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食品为重点的工业主导产业。《规划》明确提出:成南(遂)渝发展带,包括成都、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合川、重庆主城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轻纺食品、油气和精细化工。还提出:优化化学工业布局,在资源富集的潼南等地发展特色化工。《规划》提出的工业布局和发展重点符合潼南发展实际,与现有工业发展方向高度一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引导机械制造、轻纺食品、精细化工等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建设新型工业基地。
6 d# s/ y/ l6 M l2 U. }3 m) g 增强了建设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的动力。成渝经济区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粮油、蔬菜等特色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潼南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绿色菜都、重庆的“菜篮子”。《规划》明确提出:成南(遂)渝发展带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还提出:建设潼南等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池塘优质高产养鱼示范基地。这就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潼南作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优势,加快以100万亩蔬菜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打造“中国西部寿光”。
/ X/ i: a$ s& m' T( [' H6 H 增强了打造“三色”旅游高地的助力。成渝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潼南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突出,跨区域旅游合作还不深入。《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重庆—江津—铜梁—潼南—广安—南充(仪陇)—达州—开县为主的红色精品旅游带,以重庆—合川—潼南—遂宁—南充(阆中)为主的人文遗迹旅游带,将潼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促进跨区域旅游合作,形成竞争合力,打造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大节点。
& o6 L K i9 p8 S) _4 H 有利于建设成渝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尤其川渝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建设广安至潼南至荣昌至泸州等公路通道,加强潼南等与重庆主城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高效便捷交通网络建设,并在附图中明确广安至泸州高速公路。还提出:加强区域内区市县出境公路、断头路建设和农村公路改造,完善等级公路网等。规划建设广安至泸州高速公路,将串连起渝武、渝广、遂渝、成渝及成渝复线、渝泸等六条高速公路,打通川渝毗邻地区交通大动脉,加强潼南与周边地区高速公路连接,实现“1小时潼南”、“1小时周边”。同时,随着遂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形成潼南与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同城效应”。0 N4 X, u8 J4 d3 G- W
有利于建设渝西水利大县。成渝经济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渝西川东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特别突出,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强鹭鸶溪水库、大石桥水库建设和城区防洪工程建设,不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潼南工程性缺水问题,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打造渝西水利大县,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区防洪等级,打造潼南“十里滨江水岸”。
" }3 {5 N, f$ q2 p6 \" a. B 此外,在能源基础设施、发展劳务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规划》都对潼南有明确表述。下一步,我县将着手精心编制《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方案中的建设重点将分别从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农村发展、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八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支持政策等内容,争取将国家的优厚政策、重大项目、资源要素向潼南集聚,让潼南在川渝合作方面真正起到带头和示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