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潼南应利用战略区位获得发展支持!

[复制链接]
阳光雨露 发表于 2011-6-7 19: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两年后渝西将整体脱贫 重庆扶贫模式向全国推广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1-6-7 12:46: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市武隆的绿色农产品展示吸引全国客商,推动“两翼”增收。(资料图片)
    重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是全国最大的扶贫工程;渝西地区两年后将整体脱贫
    直辖14年,我市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从直辖之初的366万下降到2009年的45万人;重点贫困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379元增加到去年的4235元。昨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两年后,渝西地区将整体脱贫摘帽。
    现有贫困人口145万
    据了解,目前我市现有农村贫困人口145.3万,全市18个重点贫困县,有扶贫任务的区县33个。我市贫困农民收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收入,“一圈”与渝东南、渝东北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特别是重点贫困区县的基础设施欠债较多。这些重点贫困区县50%以上的村级公路不畅通,有292万人饮水困难,不少贫困村用电贵、用电难、不安全,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贫困地区的产业支撑能力弱、市场不流通、产品加工滞后、附加值不高,都影响着这些地区的脱贫。
    绝对贫困人口减300万
    为此,我市率先实行相对扶贫标准和资金切块项目备案制,颁布实施了《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推行了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实施了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程序规定,引领了全国的扶贫体制机制创新。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开展了14年的扶贫工作,使全市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直辖之初的366万,下降到2009年的45万人,降幅近90%,比全国平均降幅高15%。
    重点贫困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397元增加到2010年的4235元,年均递增11.7%,比全国高4.1%,在西部排第一位。仅去年,贫困农民人均增收800元,比全国高43个百分点。
    “重庆模式”全国推广
    近几年,我市对扶贫投入的资金仍在不断增加。在近5年的财政投入中,扶贫资金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去年财政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均突破了10亿元大关。其中,社会帮扶资金还超过了财政扶贫资金,在全国绝无仅有,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赞扬。
    我市的扶贫工作,给贫困地区农民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收入的增加,他们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显著改善。
    例如,重点区县新修和改造的公路达到了7万多公里,解决了400万人的安全饮水,适龄儿童在校率达到了99.9%;贫困农村新建和改造农房33.8万户;完成扶贫和生态移民27.16万人,对巫山庙堂乡和12个贫困村实施了整体搬迁。
    国务院扶贫办和新华社内参将我市的扶贫工作总结为“重庆扶贫模式”,向全国推广。
    全国最大的扶贫工程
    据介绍,在扶贫工作中,重庆在全国实现了8个率先和独创,使重庆扶贫工作始终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底,市委市政府为我市的贫困村量身定制了“千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3年来共启动了1016个脱贫村。去年底,第一批266个村全部脱贫达标,近1/3达到了新农村标准。成为全国独有的“整村脱贫”,为全国贫困农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2000个贫困村如今均落实了大学生村官,从2008年起共招了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组织了万名社会爱心扶贫志愿者联村包户。
    我市还启动了全国最大的扶贫工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在贫困农村,我市突出发展“林果药桑菜、鸡牛羊兔蜂”十大扶贫产业。仅2010年,在“两翼”投入的扶贫资金就达6.48亿元,信贷扶贫资金达11.75亿元。十大产业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其中养蜂业从无到有,已达50万桶;中药材首次突破100万亩,达到120多万亩、130余个种类。
    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实施开放式扶贫,引进企业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去年引进企业已达135家。我市正积极组织山东、广东和福建等地的企业与18个重点贫困区县对接。
    党员干部下乡结穷亲
    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的同时,我市也建立了全国受益面最广的扶贫平台。18位市级领导率18个市级扶贫集团、257个成员单位对口帮扶18个重点县。全市党员干部与48万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结穷亲”全覆盖。2010年“圈翼帮扶”落实扶贫资金近亿元。
    同时,我市还制定了9项到户到人的帮扶政策:每个脱贫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现有1095个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共投入1.64亿元;每个贫困户2000元扶贫资金,贫困户子女读中职全免学费、补贴生活费;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实现6个节日慰问全覆盖,去年慰问贫困农民298万人次,放映电影6000多场次。
    另外,紧跟重庆发展,我市根据农村人口就业缺乏技能的特点,启动了最具实用性的“雨露”培训计划,每年培训贫困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和产业骨干8万人,已创办微型企业近万个。
    今年,我市在12个扶贫培训基地校,开县、彭水和各地车站、码头举行了现场招工活动,实现市内转移就业2万余人。
    两年后渝西整体脱贫
    据介绍,到十二五末,我市计划实现2000个贫困村的整村脱困目标,缩小与全市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贫困村公路通达率100%;全部完成生态和扶贫移民;每年减人转户10万人,解决贫困农村安全饮水,在西部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为此,我市将丰富和完善脱贫标准,以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来实施整村脱贫。今年起试点整乡脱贫。至今为止,我市已在渝西地区安排了全部278个贫困村脱贫,两年后,渝西整体脱贫摘帽,不再与扶贫挂钩。十二五期末,4个省级重点区县将整体脱贫摘帽。两翼贫困人口也要大幅减少。
    我市还将做大做强扶贫骨干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创办微型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今年在30个贫困村和2个贫困乡试点乡村休闲旅游,培育有支撑能力、跨区域的规模产业2-3个,达成贫困农户万元增收的目的。
    同时,培训转移减人转户将成为今后我市脱贫减贫的主要措施,利用扶贫资金互助社、扶贫贴息和扶贫移民等投入,支持地票交易、土地流转和贫困户“三权抵押”等做大资金总量,打造一批具有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农民新村。     
    (记者 詹遥)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评论2
阳光雨露 发表于 2011-6-7 19: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贫困县的帽子能够获得一定的扶助,但比起用战略区位来获得重点发展政策支持来说,可谓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长期以来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从国家省市方面得到的项目资金资助可能并不比其他受到重视的区县多(如那几个被市ZF认为战略地位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反而带给潼南不小的副作用。

一是这顶帽子并不光荣,留给外界的印象不好,被外界瞧不起,被上级当包袱被小看。
二是长期戴这项帽子,容易形成“我是穷人”的思维定势,容易滋生懒惰思想和“等靠要”的坏习惯或“抱残守缺”坏思想。



潼南地处巴蜀腹心渝西北门户,两江纵贯全境,自然禀赋优良,对重庆发展来说,或者对渝蓉中心之争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因此,潼南应该利用自身在渝蓉经济区、在重庆大发展中的战略区位和自然优势,来争取国家和重庆的战略性的发展支持,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上给予高度重视。

事实上以潼南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禀赋和地处渝西北门户的战略地位,如果把潼南作为重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来规划和发展肯定比有些没多少中心性的所谓区域中心城市要有实际意义得多。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阳光雨露 发表于 2011-6-7 1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则新闻看,那项不光荣的帽子不会让你长期再戴下去,这对潼南来说其实是好事。
潼南,早就该改变观念了。
要敢于和善于竞争,特别是在国家和省市资源规划布局和投入方面,绝不应客气,更不能谦让。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应拿大气魄大勇气,有招大引强的决心和信心和扎实的不懈的实际努力。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潼南论坛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8-1 02:44 , Processed in 0.0257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