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关于自行车的电影,我想不用看完你就会迷上单车的

[复制链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铁马顽童》强烈推荐!!
这是由一部日本漫画改编拍摄的日本电影。
讲的是一个高中生的自行车比赛的故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得不说,日本的漫画对我们这一代影响巨大。
一部《灌篮高手》让多少男孩迷上篮球?
一部《足球小子》又让多少少年留恋绿茵场?
一部《四驱小子》让我们小时候花光零花钱,买了多少辆迷你赛车?
这部《铁马顽童》足以让小孩子们迷上自行车。

野野村辉是个酷爱自行车的少年,从小及骑车他的单车练习爬坡。上高中后的他还没有接触过专业的公路自行车,但他读高中偶然遇到高中的自行车部,由于近来部员不断减少,成绩也每下愈况,校方表示,如果在本届全国高中联赛上再拿不出成绩,自行车部就必须解散。部里的实力健将松平以专心学业为由退出。留下来的只有队中主将鸠村和体质不太好的齐藤、大胖子丸山、不会骑车的乌越,以及社团经理小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教练看中了阿辉的天赋才能,力邀他加入自行车部。在一段时间的辛勤苦练下,全国联赛拉开了帷幕。比赛途中,阿辉在其他学校的选手比吕彦的挑衅下犯规,龟丘高中因此被取消了资格。由于这次失利,自行车部解散了,教练也离开了学校。然而阿辉却没有放弃,「就算废部了我们也可以继续骑车啊!」他的话鼓励了大家。 旧部员们又聚集到了一起,准备参加市民公路自行车大赛,一雪前耻……。
上部

下部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评论13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
《铁马少年》(作品原名Over Driv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连载于讲谈社《周刊少年MAGAZINE》杂志上的少年励志漫画《Over   Drive》(铁马少年)宣布TV动画化的消息。对于这部现今为数不多的以竞技体育为题材的漫画,作者安田刚士相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漫画2005年 5月连载至今已经发行至第16册。而动画化的消息直接发布在2007年1月17日发行的第9册漫画单行本的封面之上。      对于,更多的人认为,在挥洒着汗水的自行车竞技背后,《OverDrive》(铁马少年)更关键的是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内心信念的强大力量,这是一种任谁都会感到震撼并为之感动的力量。15岁的主角篠崎      铁马少年命在学校成绩平平,正寻找着能让他深入研究的领域(比如画画什么的)。某日他遇到了为之憧憬的女生,未加多想就加入了学校的自行车部,可那时的他是个连如何骑车也不会的废柴。经过不懈的努力,篠崎命渐渐找到了自我并成长为一个出色的自行车运动选手……

全集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058406/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曲》(单车环岛日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没有波澜的剧情,没有任何的特效,没有一个纯粹的配角,没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简简单单,清晰明了。公路,风景,和遇到的人,构成了整部电影。

一个马上就要大学毕业的有听觉障碍的年轻小伙,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单车环台湾岛旅程。一路所遇见的人与景,交织相扣,谱出生命的和弦。

     他遇到了用影像制造梦想的工作者,专心一意的,想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镜;在花莲海边遇见来自立陶宛的年轻女孩,她说她的国家没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时候,他在海边弹着吉他,伴着月色和海潮声,以大地为床,就地而眠;肚子饿的时候,和租游览车一边抗议工厂倒闭一边旅游的工厂女工分享便当;疲累的时候,他停驻外公外婆家,一声“阿公阿嬷”唤起许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遗忘已久的血肉亲情……

     回到高雄,旅程结束,回忆却正要开始。12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难以忘怀的生命滋味。停好一路相随的单车,打开电脑,拿起吉他,年轻人轻轻地弹奏起属于他的生命练习曲。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车上路》
这个名字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台湾的,一部是韩国的。
这两部都相当不错。
台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阿国,一个毫无希望的中辍生,因为纵火烧了人家的房子,骑上单车逃往苏花公路。林正义,一个怯弱的警察,在一场枪战中害死了他的同僚,于是带着良心的谴责,茫茫然走向苏花。两人意外在途中相遇,因着寂寞和各怀的心事,他们结伴骑了一段路程。途中不时相讥、不时相助,共同面临的处境终让两人产生了紧密的友谊。
     但原住民女子阿妹的出现打乱了两个人的旅程。在这条云雾缭绕、永无止尽的公路上,层出不穷的意外,更将他们这趟漫无目的的逃避之旅推向惊险的逃亡……




韩国的应该说是爱情电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学新生夏亭对偶然在路上碰见的洙旭产生了莫名的好感,知道洙旭在学校旁边的旧书店打零工后,为了向其表达自己的爱意,下亭总是想着各种巧妙的借口出现在洙旭的身边。为了能更接近爱骑自行车去兜风的洙旭,夏亭开始“爱屋及乌”笨手笨脚地学起了骑车技术。于是,使得洙旭自然成为了其朋友和教练。两个人互相倾诉着各自内心深处悲伤的过往留下的伤痛痕迹,慢慢地,甜蜜而青涩的爱情在两人的心中生长着。

故事比较简单,我被男主人公的执著所感动。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岁的单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车种:山地车、攀爬车、民用车出品国:中国导演:王小帅主演:崔林、李宾、周迅出品:吉光电影(ARC Lights Films) 类型:情感剧上映日期:unknown 获奖:unknown 片长:1小时48分36秒
David评论: 这部影片没有出现什么高档自行车,也没出现出色的自行车健将。本片聚焦在北京,描写的只是一名在快递公司的中打工的农村人、一名高中生和他的“朋友”,与一辆美利达山地车之间的故事。但它通过自行车真实地反映了这个“自行车大国”社会矛盾。 具体的在下面的评论中。David不再赘述。

网上评论:

       当银色降低了亮度就成为了灰色,二者关于明亮的添加比例形成了让人产生不同心情的色差。《十七岁的单车》是一辆银色亮度降到了纯灰色山地车,所以它会成为禁片,它很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明亮的青春中看到灰色板砖造成的猩红。这的确是一部可怕的电影,不是因为灰色的青春印记和社会治安对我们的尴尬,它的可怕在于用一辆自行车就活生生地揭露了城市与农村的矛盾,被人为包裹在口号中的市民与农民的仇视和对立。

城里人眼中的农民

肮脏——小郭成为飞达公司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洗澡,速递公司的老总以一种很仁慈的口吻告诉包括小郭在内的来自农村的孩子:“公司给你们洗过澡了……”而小郭和同乡、朋友们的第一反应是“找到了个好工作”。汽车进城之前要洗车,农民进城打工要洗澡。一个城市里的人如果在取得工作之前被要求洗澡那可以被看作是人格上的侮辱,但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很自然的行为,或者可以被看成是赏赐。农村对于城市来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肮脏,而肮脏的字底本意是厌恶和鄙夷。        愚蠢——速递公司与小郭以及特意招聘的农村孩子达成了协议:发给他们的银色山地车要靠他们自己去挣,他们每送一份快递的单价是10元,开始公司与他们八二分帐,当他们为公司赚够了山地车的钱后公司就跟他们五五分帐。这看上去是一项合理的管理模式,可实际上就是公司以工作的名义向员工强行推销单车,农村里的孩子和都觉得这是在“发财”。即使这样,速递公司的会计也利用她所认为的农民的愚蠢和好欺负克扣了小郭70元。小郭经理的眼中,小郭无比地愚蠢,不知道业务大于单车,还愚蠢地要找遍北京去寻找丢失的单车。农民迷惑、木讷、不知所措,不知道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原则,他们懦弱的容忍只能证明城里人的判断:农民是愚蠢的。        罪恶——容忍的农民是愚蠢的,反抗的农民是罪恶的。城里的学生小建和农民孩子小郭,都说自己是单车的主人,素不相识的城里孩子相信了小建,指责小郭是偷车贼。大街上严查的是衣冠不整的农民,严打时期排查的重点是暂住城市的农民,公共汽车上城里人紧盯着靠近自己皮包的农民。城市人对农民的警惕是自觉的,农民对于城市来说就像哥伦布从美洲带到欧洲的梅毒一样侵害了整个欧洲大陆。保姆琴是个偷衣服的贼,速递的小郭是个偷单车的贼,无论他们是否成为贼,首先他们就是被主人、被城里人警惕的罪恶。这都是因为他们是农民,是城市的入侵者。        累赘——农民是肮脏的、愚蠢的、罪恶的,于是城市人摆出了对待他们的态度。速递公司对小郭丢失单车延误业务之后说出了城里人想对农民说的真心话:“哪来的就回哪去。”城市的人归根结底认为人是不平等的,大多数的打工的农民在城市里做着最卑微的工作,他们最多也就配这样的工作,如果他们还要要求在城市争取自己的地位和尊严,那他们就是该被驱逐的。城里的人乃至农民自己都知道一句骂人的话:“你这个农民。”



农民眼中的城里人

       幸运——中国有13亿人口,只有3亿是城市人而剩下的10亿都是农民,在这13亿里是一个城里人是多么的幸运。农民走进城市对这里的市民首先就是仰慕,这跟小城市的人仰慕大城市里的人、国内的仰慕出国的人一样,他们生来就有这里的户口和城市的资格。小郭走进“高级地方”送快递的拘谨,保姆琴偷偷穿着主人的衣服幻想,农民拼搏和奋进都是想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动力就是因为做一个城里人是骄傲的。城里的人才敢把鞋子的脚步声放得这么响亮,小建也才敢把时间和精力耗在谈恋爱、练单车而不是挣饭吃上面。农民对城里人的这种仰视便是造成城乡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贪婪——“如果我是城里人,我才不会像她这样天天绷着脸。我要住这么好的房子,我就天天喝糖水,一天到晚吃排骨面。”同乡对小郭的这段话便是农民眼中贪婪的城市人。他们拥有高大的住宅、体面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他们正儿八经地拥有这个城市,他们却还是不满足。读职高的小建有书读,有能让他吃饱饭的父亲,有一帮哥们还有一个女友,没有单车他完全也可以继续这样的生活,至少不会因为一辆单车而饿死,但小郭就不同,他需要这辆单车保住自己的饭碗,保住在城市中的命根,为什么小建还是要跟小郭抢呢?城里人已经占去了太多,留下一些残渣给进城的农民,有时候,这些残渣也要被他们收回。        残暴——在城市里城里人是主动的,速递公司的老总可以剥夺小郭的工作,会计可以剥夺他的收入,小偷可以剥夺他的单车,小建可以剥夺他的体面,最后去追杀小建的孩子也用拳脚剥夺了小郭的17岁单车的完美。城里人对于农民来说是最原始野蛮的族群,走错了桑拿室的小郭不知道如何告诉客户他真的不是故意去洗澡的,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他刻在车上的记号,农民面对城市的残暴只剩下了四个字:有口难辩。        不可侵犯——琴是个戏不多但最阵痛的角色,当杂货店的老板知道原来打扮得妖艳光鲜的琴“也是一个保姆”,他就……就怎么样?追她?还是帮她逃跑?碳和钻石成分完全相同,但二者的价值可想而知,农民和城里人都是一样的中国人,但他们的界限就像碳和钻石一样不可抹杀。农民自觉地与城市里的人划清阶层,一辆被小偷偷窃的银色单车把城市里的小建和农村里的小郭卷在了一起,一辆自行车承载的是两个阶层融合可能性。同样的单车,在小建手里就是追女生的武器和与哥们游戏的工具,即使是两人每天变换成为车的主人,小郭也不可能用这样在城市孩子嘴里也承认是“不错”的车去和小建干同样的事情。琴不能穿主人的衣服,也许有一天她挣够了那么多钱,嫣红的高跟鞋和同样刺眼的连衣裙也只是一个农民在城市里的扎眼,“关键你不能让人看出你是外地人”。

当农民出现在城市里

       单车对于农民是为生的手段,对于城里人而言是生活的炫耀品。17岁的城市人拥有一堆城市人所焦虑的麻烦:父母离异后的重组、家庭生活的拮据、父子之间的隔膜、爱情的难以掌握;但农民的生活呢,我们对于一个农民以及整个农民阶级的了解都可以忽视或者是漠视他们的生活细节,导演试图安排农民和城里人平等相处——他们共同都需要这辆自行车,以及他们共同面对一伙人的追杀,但结果还是以小建为代表的城里人对小郭为代表的农民的强者的庇护,小建哪怕被打得鼻青脸肿也没有向小郭发出一声救援,小郭哪怕和小建同样面对一群“仇人”的追打,小郭也没有为了小建而动手,因为小郭和所有的农民一样认为,城里人是一伙的,小建强行与他分享他的车,一帮不知道为什么打他的孩子在砸他的车,小建的还击是为了他的自行车,为了他在城市里的价值的证明而还击,人为地将城市人与农民放在同一个阵营里,其结果也不可能像童话一样快乐幸福地生活。        城市里的人最终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同情农民,同情农民的生活现状,或者是羡慕他们对于生活的麻木,这种城乡的矛盾就像西方社会里黑人与白人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样,导演是以尖锐的笔触去挑动这个城市人主宰社会里敏感而薄弱的环节。        关于爱情,城里人小建没有了单车还有那个高中女生潇潇来载他回家,小建只是因为要保持男生的尊严拒绝了潇潇,如果没有这辆自行车小建只可能没有他所期待的那样风光,而在城市里的农民呢,杂货店的老板,如果他没有一个杂货店,甚至是连琴那样像城里姑娘的女孩也看不见,看见又怎样,他和他所代表的阶层在城市里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温饱,有了自己的杂货店才有了看女生的地点。        小郭最终可以说是一场悲哀,他扛着单车穿越麻木的城市人的眼睛,像《小武》最后被拷在电线竿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来往的人群,更加可悲的是小郭已经开始学习享受刷牙的城市感。他用找回的单车重新赢得了速递工作以后,单车对于他的意义已经不是谋生的媒介了,他可以用杂货店老板旧点、沉点的单车继续他的工作,但他明显对这样没有形式感的单车产生了抵触。与小建的交往中虽然他只是被动地告诉了小建他的名字,但只是这样的简短的接触让小郭加深了对城市的向往,他知道抽烟、骑漂亮单车的形式成就感,他开始丧失他作为农民的本质而去学习城市,更多的农民就是像他一样丧失农民本性而又不能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单车丢失是我们国家的习惯,当失主抓到又一个买主时,究竟这辆车应该属于谁所有?单车是每个孩子的梦想,17岁是步入成人的最后一个时间段,在17岁丢失一辆最爱的单车也不可能造成像弗洛依德童年理论那样做作的影响。可是小偷,是谁偷走了单车又让它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梦想?如果单车可以去象征纯真的欲望、联系城乡差异的纽带之类,那小偷,以及造成小偷偷窃习惯的土壤,是不是17岁单车面前的罪魁祸首呢?当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光是承认就需要相当的勇气。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2秒钟》(加拿大)2 Second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可以深刻了解外国人对自行车运动的感情。本片获得1998年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四项大奖(最佳加拿大电影、最佳导演、蒙特利尔冠军电影和最佳加拿大电影公众奖)。

        在一次速降自行车比赛中,身为运动员的法国女孩劳瑞·斯杜因在出发时迟缓了两秒中而丢掉了比赛的冠军,车队的老板斥责了她在比赛中的放纵行为并以此为由解雇了她。心有不服的劳瑞就此退役,找到了她的哥哥斯蒂夫并在哥哥家暂住。斯蒂夫是个学究式的人物,常研究一些彩票中奖率和量子理论的艰涩问题。他正为没有女朋友而烦心,同时也为找不到工作而焦虑。而他们的母亲却因老年痴呆症住进了养老院。

         劳瑞骑着她退役后唯一得到的一辆专业自行车外出,看到了一家名为“洛伦佐”的自行车行,为了购买新的车链,她认识了店主人--性格怪癖的前自行车选手洛伦佐。劳瑞看到路上一些年轻人骑着自行车递送物品,于是也前去报名,成了一名骑自行车工作的包裹快递员。

       忙碌的工作开始了,她除了要克服工作生疏和快递公司其他年轻人给她设置的重重障碍之外,还要克服因意外而受到的身体伤害。但她承受着一切,还接受了本不属于他们公司辖区的工作和本应属于汽车速递员的活。她的自行车被报复者的汽车轧得变了形。她的努力和敬业赢得了同事的尊重,他们邀请她参加他们自发组织的自行车赛。

        一个凄厉的雨夜,劳瑞发现哥哥正和一个陌生女子在家,无奈的她去看望母亲但母亲却认不出她,她又到洛伦佐的车行寻找洛伦佐。洛伦佐讲述了他年轻时的经历,他拿到比赛的冠军却失去了钟情的恋人。劳瑞也诉说着自己的男友和自行车不可兼得的体会。

        一次递送快件时,劳瑞的自行车再次惨遭不测,但她意外见到了在洗印部工作的美丽女孩,她和自己想像中洛伦佐当年丢失的恋人一般模样,她二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速递员自发组织的自行车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但劳瑞却因没了好车而无法参赛,这时,洛伦佐把他当年珍藏的名牌自行车送了来,而洗印部的女孩也来鼓励她参赛。兴奋的劳瑞再次投入比赛。

观看地址已无~!以前CCTV6播过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京速递》别名《魔女速递》& The Messager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些电影可以经得起的反复观看,每一次看时,你都可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她的影响会伴随着你的年龄的成长而不断深入.有些电影可能会让你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忘记,会影响你一段时间对事物的看法,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最终你还是无法被其左右.而有些电影你可能只会在看后的短时间内感觉到快乐和愉悦,时间一长,你就把她忘记,但是这不影响你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想起她,且为当时的相遇而感到开心.显然具备上面这些特点某一项的电影都应该说是一部好的电影,因为你起码没有为了看过而后悔.而这部<东京速递>就属于这样的一部电影,且属于第三种类型,是一部可能只经得住看一遍,但是绝对过瘾且认人不后悔的电影.



比起只有几个人的单车速递,本片中他们的敌人摩托速递军团是格外的强大呀...





       清水尚实是个意大利服装品牌在日代理的公关经理,有着很令人羡慕的生活。可是突然,其本店倒闭,而其她自己又是靠着和高级代理人同居上位才得到的这一切,而对方也把她甩了个正着,尚实的所有东西就这样被没收以抵债务。然而尚实趁机逃脱,却在途中与「东京快递」的横田相撞,造成对方骨折且无法工作,为了避免牢狱和偿还赔款,她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横田在快递公司的工作,然而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她哪里吃得了这种走街串巷的辛苦工作的苦,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同时由于日本一直是个以摩托快递为主要快递市场运营方式的国家,因此「东京快递」所受到的排挤也可想而知,可是公司的头领铃木却从没有放弃自己对于单车速递的执着,最终清水也逐渐理解了其工作的初衷和乐趣,一群同样充满了热情的单车速递爱好者也聚居在了一起,一场单车和摩托车的速递抢单大战开始在东京的各大公司间上演...







       其实这是一部地道的爱情,立志加运动题材电影,而关于单车运动的执着和热爱成为了本片的一大看点,很少看到电影把单车这项运动描写的如此精彩且充满了积极和乐观的精神,而更加难得的是本片把东京漂亮的景物,奔放的黑人音乐风格的RAP,以及自行车运动本身很和谐的结合在了一起,整个电影的风格就像是一阵在城市间刮起的清澈,微凉的清风一般,让观影者能够在视觉,听觉和内心上都达到最大的舒适.片子中除了保留了日式电影惯用的立志和友情等因素外,很西式的流畅镜头语言,开阔的大场景总揽,以及快节奏的剪接,使得本片更像一部美国电影.而片子中的一些能够迅速让人安静下来的元素,如和式的民居,低矮但温馨的小酒馆,长满绿草的青石板小路又马上让我们意识到了这是一部日本电影.





      电影最怕拍不出自己的特色,而特色过于鲜明又怕观众不适应,而本片恰好在保持了日式电影特色的前提下,很好的借鉴并融合了很多欧美电影元素,既拍出了自己的特点,又没有丢弃传统,总之,这是我个人看过的最令人舒服的一部运动题材电影,平和中带着一丝细腻和温暖,对于这种立志题材的运动爱情电影,能够把持的恰到好处实属不易.虽然个人一直认为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还是过于突然,缺少更必要且细腻的交代,但是这个也仅仅能算是这个已经很出色作品上的一点点小瑕疵,是可以被原谅且不影响观看的.



一部十年前的日本运动电影能够在今天还被提及,被不少爱好电影的朋友喜欢,且被很多单车爱好者广为赞赏,可见其本身的魅力.毕竟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更加需要轻松,舒适,积极,而又不失幽默的电影,倘若您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么她绝对值得一看!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都三重奏》(又名《美丽城三重奏》、《疯狂约会美丽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从电视开始
黑白电视上放着美丽都三重唱,一直放到节目结束。
奶奶说出了第一句台词:“乖孙,电视结束了怎么也不告诉奶奶?”
奶奶和孙子相依为命,居住在小镇边上,每天有火车从门口经过
孙子唯一的爱好是自行车比赛
年复一年,祖孙二人在小镇里练习,直到夜深才回家。
家里收养了一条狗,它的尾巴小时候被玩具火车碾过
因此它最大的爱好就是对着经过窗前的火车狂吠
日子很简单。
祖孙练习自行车
孤独的狗在家里,随时准备对着火车狂吠一气。
在参加环法自行车赛上
孙子被神秘的黑衣人绑架了。
奶奶用仅有的一点钱租了一条脚踏船,越过大西洋去寻找她的孙子
举目无亲的美丽都里,奶奶遇见了当年著名的美丽都三重唱
于是四个老太太加上一条圆滚滚的狗携手对抗黑社会
最终救出了孙子。
他们骑着自行车逃离了美丽都,回到了小镇。
多年以后,孙子已经白发苍苍。
看完了电视,他扭头对身边的空位说出了最后一句对白
“奶奶,电视放完了。”

只此。我哭得一塌糊涂
模糊中我看到片尾的字幕:for my parents.

抛开影片传递的情感因素
作为一个动画片它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想想中国也有类似的《宝莲灯》
但似乎完美的画面更敌不过那些绚烂却破碎的影像
在这部《美丽都三重奏》里
人物极度夸张变形,甚至更接近昆虫动物
他们的行为也和他们的外表一样。充满想象
但这正是它身为动画片的优势
它毫无顾忌的展示这里的世界,架构在真实情感中的虚幻世界
宁静安详的小镇和极度绚丽尖锐的美丽都
我分明感到了导演的憎恶
那个肥胖臃肿的自由女神,像街头巨大LOGO的速食汉堡
退去荣光的三姐妹,充满情趣极尽荒诞的生活,自由自在
还有奶奶
我喜欢她总是严肃的脸,以及面对孙子透露出关怀的目光
。。。。。。
总的来说,很有意思的一部片子
够娱乐,够养眼也够动人
虽然可能孩子眼中的童话世界会因此颠覆,但他也会发现另一个有些残缺却因为爱而依旧美好的真实世界
而对于已经不再相信童话的我们
它只是默默地在我们残缺的心上留下了一滴晶莹的眼泪。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偷自行车的人/偷单车的人 Ladri di biciclett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车种:unknown 出品国: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主演:unknown 出品:unknown 类型:unknown 上映日期:unknown 获奖:1950年第22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美国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外语片金球奖。片长:unknown

该片堪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也是导演维托里奥享誉最隆的一部电影。

故事背景:二战之后的罗马,在百废待兴之际,男主人翁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帖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班必须用的脚踏车,于是跟他的小孩踏破鞋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别人的车,却被逮个正着,全片故事简单,但拍得有笑有泪,将战后罗马德社会面貌鲜活地反映出来,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场面令人感动得无话可说。除了节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个世纪之后欣赏仍然经受得住考验,工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国》便是向本片的致敬之作。

剧情简介:      1950年第22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 美国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外语片金球奖 该片堪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也是导演维托里奥享誉最隆的一部电影。      故事背景是二战之后的罗马,在百废待兴之际,男主人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须用的脚踏车,于是跟他的小孩踏破鞋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别人的车,却被逮个正着。      全片故事简单,但拍得有笑有泪,将战后罗马德社会面貌鲜活地反映出来。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场面令人感动得无话可说,除了节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个世纪之后欣赏仍然经受得住考验。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直很安静 发表于 2011-1-7 23: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茄子-安达卢西亚之夏》(《茄子 アンダルシアの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场公路自行车赛,一次强有力的冲击,战略战术,胜利的微妙。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这是一部教学电影。




《茄子安达卢西亚之夏》是03年参加戛纳影展的一部日本的影片,这也是日本首部参加戛纳影展的动画片。改编自黑田硫磺的同名短篇,本是号称是不可能动画化的原作,在经过监督高坂希太郎的手下之后却也泛出奇特的光彩,高坂可以说是宫崎骏的徒弟,在八十年代的吉卜力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虽然在宫崎骏手下工作多年,但是却与宫崎骏的风格大相径庭,本作可以说走的是真实的路线。作为号称是首部自行车动画的本作对于自行车比赛的描绘可谓是非常到位,模拟电视屏幕上的排名显示,无时无刻不在的解说,自行车比赛中的战术,比赛中的意外,事关自行车的一切都在这短短47分钟的ova内被完整的表现出来。

自行车是表达的方式,但是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主角帕帕的故乡,安达卢西亚。安达卢西亚是西班牙乃至是整个欧洲最南端的地方,面临大西洋,那里有灿烂的阳光,金色的沙滩,可以说是西班牙的普罗旺斯。另一方面,安达卢西亚也是弗拉明戈音乐的起源地,其实我们时常听到的西班牙音乐多是属于弗拉明戈音乐,红衣的西班牙女郎在热情的音乐下起舞,在片中结婚的一段也可以看到西班牙的舞蹈。而西班牙音乐在《茄子》中最精彩的表现则是最后冲刺阶段,伴随着帕帕的抬头突然响起的激昂而又急促的音乐,片子也随着音乐到达了最后的高潮。

最后的一段冲刺戏可以说很是让人惊艳,抛开之前讲到的特色弗拉明戈音乐的伴奏,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后的几百米的冲刺阶段为了突出比赛的激烈和速度感还有选手拼命的程度,画面中的人物变得草稿化,边缘多出的线条就像是速度的体现,凸显了一个个歇斯底里的自行车选手,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被其惊艳的画面所迷倒。

故乡是帕帕心中的痛,因为在这里他失去了他的爱人,所以他不想回来面对着自己曾经的伤,但是当他真正平静的站在山上看着故乡的夜景,他才知道自己对故乡有这难以割舍的爱,就像是片末段酒吧老板唱的那首关于安达卢西亚的民歌,尽管是贫瘠的土地,但是曾经在这里被养育成人的那些人始终难以忘记自己的故乡。帕帕的哥哥就像是这个故乡的象征,永远包容着他,永远等着他的归来。

片尾曲很有意思,一个痞子气十足的声音在那里长着自己的故事,画面上是一幅幅帕帕和哥哥从儿时的画面,我很喜欢这种在本篇外的小插曲,因为它们总是那么温馨和亲切。



本片写实度很高,赛车场面真实流畅,而高坂本人又是一名狂热的自行车爱好者,经常参加一些也许性质的自行车比赛,又为本片的成功增加一个砝码。

上部

下部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4-23 19:45 , Processed in 0.0342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