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14、10086、网站订票、电话快餐、银行客服……掏出手机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衣食住行。伴随着人们快捷式生活的普及,重庆市永川区敏锐地发现商机,一个中国大型本土呼叫中心将落户该区服务外包园区,仅在今年年底,就有4000名话务员上岗。 7 t G2 F" v) p* K {- i
( J9 ~0 ?' m1 j+ \ 昨日,市经信委、永川区政府、山东泰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共同打造“中国西部声谷”。三方将在5年内投资10亿元,将其打造成西部最大的呼叫中心,实现呼叫中心坐席2万个。 6 n3 y2 Q/ C' t9 |0 P
) H4 z' Y8 L7 x+ Q “中国西部声谷”,被童小平副市长喻为“像布谷鸟一样发出好听声音”的地方。“西部声谷” 也是我市迄今引进最大的服务外包项目。该项目落户于永川区兴龙湖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00亩,首期启动300亩。 $ a& h* L ^6 I o: B
, U% V, t. \4 l1 w- q
为助推西部声谷建设,市经信委将在公共服务、优惠政策及人才培训、外包承接、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协助开展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为其提供人力资源、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等支撑服务。
7 ~" C3 E* R( ~, n6 B# T$ m6 _4 c" R2 z9 @. E' Y* I
西部呼叫中心可接听全国电话
8 t, x6 o4 P) {! v Y. e( Y% C' R' A% b+ w( L$ t' {2 |4 R
这4000名话务员不仅是服务重庆片区,他们还将接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电话,应答包括快餐电话订购、物流配送、某电子产品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各种问题。 4 e7 t. a8 o4 [4 J
# l& |( F( g$ |8 f$ ]# i' o 永川区委书记胡际权介绍,呼叫中心外包产业平台将吸引西部电信运营商、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等高端企业呼叫中心入住。同时因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不少企业愿意将呼叫中心设在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这也为永川搭建大型呼叫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客户源。 - m; G; N. b5 q8 R9 Z. E$ m0 d k" k
/ g! K* q. g( i( w- { 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有意向与永川呼叫中心合作,其中包括一家世界500强外企的送餐热线。为永川区呼叫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的重庆某公司负责人透露,呼叫中心是一个“利润颇好”的行业。
' Y! I8 f" k$ I( a
- O% O: P6 o" k" M 中英文话务员成潜力岗位 " F; b/ ~6 @# G3 ]! b6 S5 k, f
. K# n9 J- Z* P' S
“在一些人眼里,呼叫中心就等于‘热线’、‘咨询台’。”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机构主席颜晓滨解释说,在美国有3%的总人口,相当于6%的就业人口,约700万人从事呼叫中心行业,他们主要做客户服务、订单处理、后台处理中心等一系列以技术支持、复杂业务处理为核心的联络中心。 " Z* _6 V, m* p8 C8 s- V
$ _1 v( V% }4 c u7 r 颜晓滨表示,在中国仅有近百万人从事此行业,其中大多数处理相对简单的日常业务。为此,永川区各职业院校还将增设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电子商务等课程。据了解,永川区部分职教学校还将加设英语培训,培养中英文双语话务员,把呼叫中心业务做到国外去。据行内人士估算,双语话务员的薪资待遇将比普通话务员至少涨一倍,预估有4000元——6000元不等。
/ `( P3 P3 M0 k# n8 I2 I L8 v" ?
“模拟办公室”应对突发事件 & x* @! t$ u$ H6 m! V) B
+ I2 _8 E. k. q* J7 i9 F7 q3 O 永川呼叫中心预计在2012年建设2万个座席,到2015年建设5万个座席,约需要10万名话务员,如此巨大的专业人才资源,从何而来?永川服务外包处处长蒋兆勇表示,他们将“自产自销”。重庆永川区素有“职教城”之称,2009年的数据显示,永川约有30所职业学校,共有学生近11万人。 # H6 y _% F0 Z, a/ {
2 w: E' o3 r( _
重庆先特公司将负责即将招聘的4000名话务员的普通话、心理素质等培训,副总经理王倩郁表示,他们将“模拟办公室”带进课堂,约有10多平方,每个办公桌上配有电脑、耳机等,学员之间相互模拟突发事件,如愤怒的客户,“答非所问”的客户等10多种突发状况。
u0 {2 D3 v2 c' y U4 _" I1 A: Y% d+ V8 C( L4 X3 F& C$ ?+ E0 T
蒋兆勇介绍,他们将把服务外包课程“嵌入”到永川区的职教教学中,同时企业直接和学校签招聘订单,让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员进入学校“挑人才”,实现5年内完成7万人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