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大家来出谋献策]+ H: v9 L" W. P8 L8 V) K8 Y% s
9 y: \7 \$ ?' _3 H7 U5 q4 @5 I曾经畅销的玉溪镇100吨菜籽油滞销,菜籽油加工小企业销路萎缩 % j. w0 G$ l' t0 w9 r5 w! u
0 n) v1 M1 l% v6 ?0 |1 J! ^
■记者调查滞销原因:无品牌,运输不便,收购价上涨,勾兑油泛滥
% J9 F" ^" W0 E1 r
9 C' r9 e4 c" u; C e% c 4月初,潼南县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闭幕。参会的各位嘉宾,都收到了主办方赠送的一桶约5升的菜籽油。这些油全都产自该县玉溪镇的邱春林家,虽然只有几百斤,但这也是邱家今年最后一笔大订单。至今,邱家的几个大油罐里,还有28吨菜籽油滞销。“除了当地居民零买,再也没得人上门收购了。”
: G, J& ^0 k4 V; ^% i
3 X1 \# Q. t3 y: _1 t) _ 从前年开始,老邱的油生意年年亏本。前年亏了36万,去年是9万。但今年,虽然降了产量,却连油都卖不出去了。 4 D+ x9 P9 H# t3 Z6 t* h
" S( F# H. W% f5 f, ~
守着2个油罐夜不能寐 + N9 o0 P, X' e6 g# B1 i6 f
- h/ X; o3 h+ ?" [" J- R 邱春林的家在潼南县玉溪镇新街109号。前边是门面,后面是榨油的炒制机和榨机,楼上是2个大油罐,几根管道将它们连接起来。每当有顾客上门,邱春林只需拧开门面墙上的水龙头,香菜籽油便会源源不断流出来。镇上的人都说,老邱家的水管里流的是油。
' w8 t( @6 l f/ U
& R9 q/ S" \: N1 {, s3 t9 o$ q 47岁的邱春林坐在门口翻着电话本,挨个给以前的老主顾打电话,希望他们能来收购菜油。但没有一人给予肯定的答复。邱春林走进内屋上楼,路过炒制机和榨机时,他也没有停留。今年以来,虽然潼南的油菜已经成熟,但机器没有开过工。 * K, V3 c9 c2 n) V4 o `9 ]7 r
" \% n* N8 A! Q+ H
让邱春林心焦的,是存储在楼顶上2个油罐中的28吨菜籽油。立着的油罐直径3.3米,高1.8米;横着的油罐直径3.5米,长4米。“以前有6个油罐,这几年生意不好就卖了2个,还有2个在后院。”为了能承受油罐重达几十吨的重量,邱春林花10多万元,将房屋加固。将大油罐搬上顶楼时,动用了30多人帮忙。 & k8 a+ [0 w& ^1 M% ?/ o* w. s
+ w# u% {! |$ ^) E8 u
搭着梯子爬上油罐,掀开沉重的铁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粘稠的菜油在手电的照射下,像一面模糊的铜镜。邱春林的床就在油罐旁边,每天,他都在顶楼守着2个油罐,夜不能寐。虽然时不时有镇上的居民来买油,但都无法解燃眉之急。5月初,潼南的油菜已经完全成熟了,菜农在观望,邱春林也不敢贸然收购。 1 h7 N+ I9 }& p. }1 [5 r1 i
% V( ~, J+ G+ I
镇上,像邱春林一样的加工小企业,约有100吨菜籽油滞销。 - I" q F1 k: F3 v, A& v1 b2 G
. d5 A' M' d. ^1 I/ b油洒公交车香倒满车人
( v/ p5 s R7 X1 z' c4 ?# k3 y( `( ^. X! l! a+ X! r
邱春林榨油有30年了。之前在粮店工作,下岗后自己买来机器榨油。开始供应场镇上的居民,后来逐渐卖到了永川、合川、大足、九龙坡等地。“潼南产油菜,原料基本不用愁。” 6 ^6 o7 t. S# Z' X! l+ I
! X+ L: H6 J6 q4 w; p* A3 [ 近几年,油菜籽的收购价格上涨,“前年,油菜籽每斤3.15元,3斤油菜籽榨1斤油,但每斤油只卖5.5元。”这一年,他卖了120吨,亏了36万。去年,他又亏了9万。“卖得多,亏得也多。但要是卖不出去,那就亏死了。”
+ L) v# j1 k) i, n
8 G% u& T3 T- {3 i% H 为了减少损失,邱春林去年减少了榨油量。截至今年5月,邱春林只卖出了4吨多油,3吨多油卖到大足,1吨多油到潼南。此后,再也卖不动了。 4 m4 \) `; u) W+ F; z+ m! b
& c7 S- E. O- \* q' ]/ O7 d& k 五一节,邱春林拎着2桶油来到主城,四处推销。但结果不容乐观。公交车上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沮丧的他重拾信心。3号那天,邱春林提着油桶上公交车。一个油桶的盖没有拧紧,在颠簸下,菜籽油顺着盖缝流了出来。 9 D6 S4 ~9 S) f0 i
/ Z. ?# b& Q# `" L “好香啊!是啥子东西?”满车厢的人都闻到了香味。邱春林不好意思的解释是菜油,所有的人不敢相信。倒是车上一个老人给邱春林圆了场,“是菜油,纯菜油的香味。” ! Z! m- e9 q8 |+ P
( f) O1 `2 p8 D1 o5 [9 K
往年,邱春林收购菜籽后,先在炒制机内翻炒菜籽,15-20分钟后,翻炒成牛肉色的菜籽,送入榨机中压榨。榨出的“毛油”加入沸水,通过管道在几个油桶之间的反复沉淀,祛除水分和杂质。这需要3个月时间。3个月后,经过相关部门检测,菜籽油便可上市销售。“零售6.5元,批发5-6元。”
' V6 F( l; [) c* v. ^$ h% a1 u9 v8 j# {! I/ z6 v0 p
曾经热销的油卖不出去了
( z4 u. B* ~/ B* r; n5 f$ C( D- {+ c8 r6 [ C) S1 p3 \; _) F
在邱春林榨油的前些年,镇上年轻人少有外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菜油。但最近几年,镇上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大量人口外出务工,需求量越来越少。“以前平均每年卖70吨,现在20吨都卖不到。”
; U9 m6 r1 a& x6 R! _# Z% @6 F. X2 J l: \* P
邱春林的菜籽油,曾经在周边的区县热销。如今,这些区县商家因为各种原因,不再进货。大足县的钟先生长年在邱家进菜籽油,但是今年一斤也没进。“市场不好,不敢收。”钟先生说,邱家榨的油叫香菜油,质量不错,以前的销量很不错。“但是最近几年劣质油太多,价格又低,抢走了大量市场,买香菜油的顾客越来越少。”而购菜籽油的以小餐馆为主,“餐馆来买油,只看价格,便宜就买,质量他们才懒得管。” ( H8 a: \* c4 ]7 V
/ ?+ a% k5 X4 s( v+ a
“油不好卖,跟劣质油充斥市场有很大关系。”邱春林走访发现,市场上有不少劣质油,价格非常便宜。有客户曾经直言不讳地告诉邱春林,买他的油就是看中纯度高,“他拿回去加其他油,一斤变4斤。还是当菜籽油卖。” r+ B2 n% T, v3 a k# r& Y" u! M
3 |1 s- p' g8 U8 M3 q 除此之外,邱家地处偏僻的玉溪镇,交通不便的问题也很突出。“也有人劝我拉进城去卖,但量太大了,运输和储存都不方便。”而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是邱春林心中的痛。
- Y0 q2 W9 U/ n, Q$ i7 @) B% f7 P7 e: Y0 M
邱春林当着镇上居民的面,做了一个纯度演示。他将一滴自己榨的菜籽油滴到一张纸上,只见这滴油顺着纸片的倾斜流下,而纸片背面并未被浸透。“如果油不纯,水分太多,纸就遭浸过了。”镇上居民们对邱春林家的油,都是赞不绝口。大家了解他目前的困境,也想帮忙。“我们每次都多打点,但总是吃不完。”
8 l ~+ i) `& u! D& N! Z
/ i1 W+ o# k! }; t1 ~ 相关新闻
?8 g* m: {8 y, i) p1 l! E( G. j% Y! R8 T7 s
食用油分四个等级
3 K1 ]) s3 F3 V1 ]( I6 S
! o0 a: h$ d. o8 `) K' U6 P 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超市。其中散装菜籽油,每斤价格为4.3元左右,而各品牌5L桶装菜籽油价格在50元左右。油桶上都清楚的标注出油的等级,一级油的价格比四级油每桶略高3元。在超市里,有一种5升的“香菜油”,色度和邱春林所榨的菜籽油差不多,售价在60元左右。 & x' F8 B9 N- M
- C& r5 t) ^ m/ V. G) u y' h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食用油的国标,分为一、二、三、四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调和油、一级油、二级油,其中四级为最低等级。食用油产品包装上必须注明食用油的所属等级。不同的级数分别执行不同的质量标准,四级作为最低等级是所有炼油企业必须达到的起码标准。邱春林所榨的菜籽油属于四级油。 5 ^: ~& w3 h4 V5 L i4 `* I- T
1 W% [8 y/ Z7 O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达99%以上,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但由于菜籽油中缺少油酸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且构成也不平衡,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少食菜籽油为宜。 , u8 B" J+ z9 @$ p
, Y# ^ s1 w- y# S
目前各种名目繁多甚至炒作概念的食用油充斥着市场,一些市民开始怀念多年前那个炒菜只用菜油或猪油的时代。 k/ V( i- B S" M7 Y
3 [$ j. _& H- `% V1 |$ o- s* d" W7 Q
邱春林坚持认为自己榨的菜籽油是纯天然的好油,毕竟他这么榨油已经有几十年了。“至少10年之内,这种榨油方法不会被淘汰。”但面对目前的困境,他仍然手足无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