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潼南了解潼南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潼南的地理优势在哪里。- C7 J. [- \* R& R" F: E7 P
潼南上世纪末开始实施县城东下北移战略,后来又在市领导的提示下加上西进,唯独没有南扩。将近二十年了,潼南倾尽全力发展涪江北岸和北部,行政机关全部迁到江北,ZF公务员大多移居江北。为了启动江北,潼南付出了比铜梁等周边区县更高的成本。至于东下和西进,根本无力顾及。更不用说本来具有发展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南扩”了。: |) l w2 W( d+ h% X- ^
有人说当年县城北扩是因为县里老大一干人的家乡多在潼南北部乡镇,所以再大的代价也要北移。君不见,有的乡镇在撤并时虽小虽落后也保住了而更大更好的乡镇却被撤并了,知道原因是什么吗?8 S! M; J8 ], x8 w
个人觉得,县城北移没错,只是当初的发展时序有问题。如果当初先行让县城南扩,估计潼城拓展已到太安,建成区的规模肯定比现在大。一是平地的成本相对北部地区更低,二是不受江河阻隔,没有建桥负担,三是由老城自然延展,人气聚集更快。如果县城区到了塘坝这一线,潼城就是名符其实的重庆在渝蓉直线走廊上的桥头堡了。如果当初按这样的时序发展,那样县城的核心就真正放在了潼南政区的地理中心,然后北有涪江,南有琼江,两江之城名符其实。这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再要发展涪江北岸,修桥铺路都要轻松得多。
/ \& [ f; O4 D+ E, o, D. u 现在虽然江北已初具规模,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越往北用地成本是越来越高的。再从周边经济结点看,北边的南充以及东北部的武胜和西北部的遂宁船山区和蓬溪县,都没有什么辐射带动力,虽和潼南有竞争性但潼南是重庆未来大都市区的一个区域,有更多的优势。
) M+ c9 X" v2 C4 f1 b 而传统的绵璧经济走廊及成渝古道经济走廊都在潼南中部和中南部地区,据说民国时期规划的成渝铁路走向就是沿G319到塘坝然后过柏梓、崇龛到成都。历史上的经济走廊和发展重心为何会在绵璧公路(G319及S205或G246)这一线?我认为这是自然的选择,不是人为的干预,是客观规律作用下自然形成的。% M: S. \% [5 k3 k0 P; o& K
只有尊重客观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加快发展、高效发展,反之,发展的步伐肯定快不起来,发展效率肯定提不高。; W. i) ?3 b3 x m, Y
事实就是:快铁放在北边N多年了,后来又把本来在新胜镇境内的大石桥水库移到龙形境内了,合安高带也绕道北边了,南泸高速也为北边打通了南北通道。其结果就是:过去发展得好的塘三复片区在G93建成后不再有往日的辉煌,古老的绵璧公路经济带被沉睡不醒。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了东下的动作,但进展极其缓慢。十二五规划的潼南到塘坝的S205升级改造一幌十年过去了也没见有任何动作。吼了一阵到田家的产业大道也悄无声息了。真心话,看着琼江沿岸大片大片优质的类平原地区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繁荣影像、应有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着实让人心疼。可惜了啊,潼南的优质地理资源。
) p# f( i+ k0 G2 D 是不是这个发展时序上的战略决策导致潼南错过了十多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眼看眼铜梁、大足城建将潼南远远抛在后面。我想,作为真心热爱潼南的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s: x0 o" n' W: ^0 A, N
好吧,渝遂快铁当初放在了北边,虽然N多年过去了,没见它将周边带动起来(是不是好钢没用在刀刃上呢),现在,高铁来了,正好让潼南中部和南部地区有了新生的机遇。5 T, m1 n: A- m0 T
让我们来看看潼南政区的形状吧,南北约73公里,东西最宽维43公里,潼南城区中心到铜梁城中心约41公里,到合川城中心约47公里,到遂宁市中心约48公里,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什么?
4 ?: [. I: g$ N* C ~0 v$ q 从川渝地区各等级城市群布局看,潼南区作为重庆未来大都市区的一个区域,基本上不用担心遂宁和南充,他们再怎么发展也很难超越重庆都市区,只要潼南正常发展,他们对潼南就构不成威协。但在G319条渝蓉直线经济走廊上则不然。我们的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不能有效覆盖我们潼南自己的地盘,那么我们的边界资源就有被周边区县吸走的趋势,不仅是出行,更包括上学、就业、购房等等。对内,到重庆主城区方向,铜梁就是潼南最大的竞争对手。对外,往成都方向,四川安岳县和安居区都将是潼南未来最大的竞争者。
, z- }& M! [5 k7 k. l2 j 因此,想想,如果我们的大交通等重大基础设置不能有效的照顾到潼南中部和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特别中部和南部边境地区的资源都有成为周边区县的资源的可能。2 c$ k# J5 _( U9 S I J
再来看成渝城市群,在重庆这一极核周周围,或者说在渝西北片区,在渝蓉直线走廊及两边,是不是铜梁和潼南中心城区间存在很大的空白区域,未来谁来填充这个空白?是铜梁还是潼南抑或各自形成一两个城市节点?, U* B a7 n. X* j! X/ _ a
如此等等,岂是单纯的凭方便自己出行就能搞好重大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也岂是只看当前或者只看得见未来一二十年发展态势能够担得起潼南区或者重庆市大都市区边界城区的长远历史重任的。) V; @* Q& Z5 o0 q6 ^' d
; d3 M+ o# T2 `0 P: p; m
区域竞争是激烈的,一定会有人乐见潼南把发展目光一直局限在远离渝蓉直线的涪江以北地区。但是,我相信论坛上的某些言论不是潼南ZFGY或者能够影响潼南规划的人士的言论,我们相信现在的ZF早已不是一二十年前ZF,他们中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没有专业知识不懂行的人士,他们既然到了那个位置,就不可以没有那个目光和能力。4 _7 [6 m7 m/ ?) b$ s; ` ?
祝福潼南发展不再犯和过去同样的失误,也绝不会再因循守旧和目光短浅。
/ n* I6 i4 _/ g (说实话,码了这些字疙瘩,我这是干吗呢?用得着这样较真吗?算了,码都码起了,还是发了吧。偏执狂也好,锤子也好,坚果也罢,爱潼南就要有这个劲。要扔砖的,暴粗的,随便哈,都是可以理解的 )
. R: L2 G6 Z; m, [ j5 @0 L a H3 h6 O% {1 N% H+ J$ v+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