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 O# L+ @; U5 p. q
4 `+ t. a& c* c q; p
(一)做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设计。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信息工农城乡关系。(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农委)
1 r+ ?* }5 ^- m' W5 B2 `( B
, A N0 u8 o/ X* T6 x0 _" F0 ?(二)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公路、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100个未通达村民小组公路建设200公里、300个未通畅村民小组公路建设600公里;巩固提升0.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柠檬)产业园、“五个田园综合体”“五大名山”、五个特色小镇、七大特色农业道路建设100公里;加快推进光纤宽带和4G网络由行政村向人口聚居的自然村延伸覆盖。(牵头单位:区交委、区水务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传媒集团、区农委)
; Y- {3 m+ a: b$ ?. N' }& R# U0 J9 Y' B. E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旧房整治3000户、农村改厕 8000户。(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卫生计生委、区环保局、区农委)
4 Z/ }$ \* D, }' U: \1 o! t# p8 c8 b+ M+ e, Y+ q
(四)完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改革,实施教育乡村振兴计划,因地制宜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容量。(牵头单位:区教委)6 U) g2 C; v I9 h
) C0 F/ X( X( f- b1 S(五)完善统筹城乡社保制度体系。继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参保缴费政策,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9 S9 s |5 o, k. P% Y; c1 I* E: y$ D' h* e; D
(六)缩小城乡居民就医差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建立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5项制度。加快医联体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群众基层健康服务改善行动计划。(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 ]0 g% G! H1 }$ }
8 O" @( ? ] M/ d6 k(七)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镇街、村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镇街、村(社区)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完成2个镇街室内固定放映厅,覆盖率达到40%。(牵头单位:区文化委)
$ ~# e% C( \: W! E o. c. `& x. h0 D! p" P7 L | ?
(八)全面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林权确权颁证工作。(牵头单位:区农委、区林业局)
. o$ m( s4 V/ i7 v/ f
: `7 {+ A. l- e/ E0 r(九)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合法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度改革。(牵头单位:区农委)1 f C. z; p7 ?( T+ f( l+ K/ K
/ \3 m9 J0 ^2 M D9 A
(十)稳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柏梓镇梅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三变”改革试点。(牵头单位:区农委)
4 _. Y1 Z$ H7 z1 d# [: y
2 H# e) {0 L3 Y! L(十一)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建立工商资本下乡投资负面清单,畅通工商资本投资渠道。积极参与全市“万企帮万村”活动。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防范经营风险。每年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2亿元左右。(牵头单位:区农委); k! L1 f" ]% [$ F: [
( T$ _& {4 }& E, Z+ ]( Y: _
(十二)实施农村人才培育工程。扎实开展“三支一扶”、农村本土人才回引培养计划等系列农村人才培育项目。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为重点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牵头单位:区农委)
" S" `6 }6 W1 T% s2 ~# Z/ Y# M2 v# C% D
(十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发展粮油、蔬菜、柠檬、生猪、渔业、特色经果和中药材七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发展。(牵头单位:区农委、区旅游局、区旅游投资集团)
2 b) C6 ^7 Z, J' L+ B2 T) P$ f9 N; I
(十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分类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各类主体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牵头单位:区农委)! p/ C' H3 n i8 W4 T
0 F+ V) P8 b, }(十五)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工程。鼓励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以村为单位组建劳务服务公司和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牵头单位:区农委)
$ i8 ]- q" S; n, ?# R
4 P: P6 N/ u2 K& v( }( d(十六)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新型职业农民就业,与当地农民多形式开展“合股联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牵头单位:区农委)
* B( n$ ^4 G) O- g0 `3 |$ j- L7 F8 s7 j: m& @4 @
(十七)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力度。单列安排一定比例土地利用计划用于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仓储等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辅助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区国土房管局、区农委)& [7 V3 k+ U- W E# k
9 m; n8 `. @8 J. H$ r五、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w5 x+ m+ ~' @7 o0 d- t! U% ?) d& `1 e2 {
(一)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牵头单位:区国土房管局)
) F1 q) p) }. c; u1 \
8 A( V+ n' c0 E! c(二)深化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牵头单位:区农委、区国土房管局). ]5 t5 Q3 S; t' W3 A- C6 T: ~- n
% Z# A; H" U) a* R* { @: v
(三)健全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城镇化项目规划和运营机构的合作。强化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引导,采用PPP、基础设施基金等多种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区国资金融服务中心、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 e2 N$ T0 `5 B
3 H) E; t: b6 V* ~9 T! H& m" T(四)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级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经济发达镇扩权赋能。(牵头单位:区编办)
' W% ^' l0 x- Y9 G5 [) p
- O5 V2 P7 b/ Q* ~; \全区各镇街、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突出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地,凝聚工作合力。区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切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
- y- x) f+ h2 V8 V5 i1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