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总理握手之后,朱镕基开始了不问政的退休生活。而温家宝的一头乌发也在六年的奔波中变成了花发。两位总理风格窘异,但都为了国家而鞠躬尽瘁。 0 B# q% o" y* Y* C3 R' l
1 a' ~! u- g. U' t) B2003年3月,朱镕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的职位退休,温家宝接任总理。当了七年副总理和五年总理的朱镕基,告退政治生涯后,深居简出,低调异常,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他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退休后的朱镕基,最大原则是不跟任何人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湖南在线2008-09-22)
% H) ]) k' d; b/ H$ _7 X( i! A) U6 y8 f# \9 C5 m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孔子名言,可视为中国的传统智慧。但对于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而朱镕基做到了,他作为前任,已经把工作彻底交接给后任温家宝,这符合他的做人风格。 6 d, r; A' h" \4 p
9 b8 }# {) C+ i2 D# @8 C! t反观不少地方官员,哪怕是一个局长也时常有不在其位仍指手划脚的现象,或者利用自己在位时积累的资源牟取各种利益。
# T; t L' B) |6 S8 A0 O t! T) `! G2 X" T2 Y& [: C6 v: [2 j8 P
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成熟的政权而言,权力的顺利移交是必然之举,这有利于新领导集体施政的顺利开展,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 {& z- f1 z; w
0 Y* G5 ^# K! G9 Z. `" S9 I+ Y' b
朱镕基在位时,面对腐败,态度坚决,形事果断,因此留给世人严肃严厉的形象。当年那句“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威震四海,被世人铭记。退休后,“他看书、练书法、拉胡琴。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渐渐淡去,面相温和慈祥了不少,笑容也日趋增多。”(湖南在线2008-09-22)
$ h2 V7 X4 ?- v# z
, j5 \4 t& |9 B9 _! [) ]* x这样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风格突出的总理,值得世人敬重。
& a9 ?% x: }& @2 M; a2 K/ ^4 W- D1 |
朱镕基在位时曾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退下来后,老百姓只要给他一个清官的评论,他就很满足了。面对记者,如此坦诚自己退休后的期许,体现了他君子坦荡荡的胸怀。
R( z- d# t7 d: s |3 a s; `; B. @2 t
而他的继任,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美国演讲时也有如此坦诚的话语,他说:“我希望留给后人两点精神遗产:第一,当遇到灾难时不要退缩,要勇于面对,并且带领人民去克服,这需要坚定、勇气和信心;第二,一个政府,除了对人民的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不应该有任何特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为了人民。”“我希望在我离开人世之后,人们能记住这位总理,确实是按照这两点来做的。”
' G8 c# V/ m; n% g: B- F& T7 {
4 j# o" _8 c. m2 o3 S( A% C$ S( R温家宝接任总理六年期间,中国多灾多难。从SARS的爆发,到冰雪灾害和特大地震,从煤矿事故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他六年的总理生涯,是东奔西跑的六年,是处理灾难的六年。 5 l+ |, k9 D8 s. l- K
' v% B5 _8 R5 V# F# F; c( f
经历接二连三的灾难,温家宝总理同样留给世人应该铭记的名言:“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 * H$ H8 h' p: D0 ]* x+ A
) k: H8 y, }: B1 b/ o两位总理风格窘异,但都为了国家而鞠躬尽瘁。 N$ ]) K% \* ]4 I# v, J% w1 U7 B5 f
$ Z4 @ {6 G9 T2 m% H# s# k9 N国庆期间,想起这两位总理,朱镕基已过了七十五岁,温家宝在地震后也苍老了许多,祝愿两位老人家身体健康!(火山飘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