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536|回复: 1
收起左侧

风拂花桥心淡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9 0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访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采贝编辑部主任、作家缪华





     片头:岁月的摇椅静静地停息在有阳光的巷子口,留声机里传出的乐曲刻录着记忆的痕迹。《岁月留声》留下的绝不止是一首歌,它留下的是一段发黄的思绪。


    倾听岁月的留声,收获四季的感动,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走进《岁月留声》,我是。今天的节目,将为您播出文学专题《风拂花桥心淡远》,介绍作家缪华。
缪华,出生于1958年6月。现任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采贝编辑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作为一个在闽东工作了近三十年的文化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伊始,迄今已有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见诸于全国各家报刊,数度获奖。并著有散文集《穿过大街走小巷》、《旧约牵挂》、随笔集《体验与旁观》、综合作品集《风过花桥》等。系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宁德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宁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
(乐起)
    花桥,静静地卧在这个叫梅鹤的村庄的小溪上,而且一卧就卧了几百年。
    梅鹤是虎贝乡的一个村庄。这村名很有些文化的韵味,凡读过古诗古文的人很快就联想到了隐居杭州孤山的北宋处士林逋。相传他在西湖边上种梅养鹤,终生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了\\\"梅妻鹤子\\\"的文人佳话。我猜测这个村庄和林逋是没有血缘联系的,因为他终身不娶,自然不会有子嗣迁徙至此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先人敬慕他的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
……
     站在花桥上,透过圆孔,俯看桥下流水,远眺桥外风景。尽管头上有瓦顶、左右有板墙,清风仍在。风从天空而降吹向地面,又从地面而起吹向天空,仿佛要把与桥有关的一切因果关系拉高扎深,一头在天界,一头在地府。落在这里的使者就是桥中人们供奉的神明。这风还从远古吹到现今,看看桥边人家那悠闲的神态,从容不迫,波澜不惊。


-《风过花桥》



    听众朋友,刚才您听到的是缪华的散文《风过花桥》的片段。一座地处偏僻深山的花桥,在交通日渐便利的今天,被越来越多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禁锢且显得焦虑急躁的人们所羡慕。他们或坐在舒适的房子或聚在雅致的茶轩里,但心猿意马,总想着那份远去的淡远和从容。于是,他们不辞辛苦,爬山越岭,来到了这个远离都市的梅鹤村。花桥则是村里的一座有年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村子的溪上,唐风宋月、明春清秋,见证着村庄的喜怒哀乐。这情感的衍化,一直影响着后人。不同的心境看花桥,就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感悟说花桥,也有不同的表述。散文《风过花桥》,则以一种清纯而厚实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待历史对待自然的态度。
      说到缪华,在闽东的文学界无人不晓,除了他文学创作的成就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主编着闽东的文学期刊《采贝》。这个文学阵地在他和他的同事精心耕耘下,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学新人。历史和自然,是缪华近年来文学创作的重点题材。他在以往的创作实践中,勤奋进取,多方探索,广为实践,除了在省内外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和随笔之外,又在小说、评论、电视脚本、舞台解说词等诸多文艺领域,均有收获。近年来,他的散文创作,又在历史与自然的题材上取得新的突破。由原先的\\\"城市生活的歌手"转变为"乡村生活的吟唱者",是和缪华的思考和体验密切相关的。
缪华虽然从小随父军旅,在城市和军营这个环境里长大,但他的乡村情愫却流淌在他的血脉之中。他的老家连江县东岱镇,是他承继父辈乡村禀性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根系,而他在高中毕业后到霞浦县青澳村插队的经历,更是他青春期烙上的乡村烙印。之后,他应征入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正是这种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不断的流动中,让他广泛接触了各种人物,使得他的创作更富有灵活性和多样化。他从部队退役后,进入宁德的文化部门工作,使他对闽东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在创作了大批有关城市生活的作品之后,他转向了乡村题材的创作。先后创作出一批诸如《风过花桥》、《乡居听梆声》、《鹧鸪天》、《采桑子》、《排成风景的土墙》等一批表现乡村题材的作品。

     片花: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行走,他在文学的蓝天里快乐地飞翔。您正收听的是文学专题《风拂花桥心淡远》,介绍作家缪华

    主持人:缪华老师,从一个城市生活的写手,转变成乡村生活吟唱者,对于这个角色的转换,您有过怎样的思考?
缪华:我个人以为,乡村是一首隽永的歌谣,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与人类发展的主旋律。我这几年来比较多地转向写乡村写历史写自然,应该说是人到中年后回眸和认知的结果。在变革的今天,乡村的进步确实是需要以城市的进步为榜样,现代而多元的先进文化对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着积极、非凡的意义。但在接受的过程中,难免有意识形态和行为上的冲突。正因为这样,我才把思考和写作的方向转向了处在变革期间的乡村。
     主持人:在创作过程中,有过哪些困顿?又是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的?
     缪华:当然,这样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困顿,比如,在城市里司空见惯的事,到了乡村却可能是一时难以接受的事。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进行不得尽心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审视和认知,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蕴,而且还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思考和表达。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乡居听梆声》的散文,就是对梆声这样的乡村曾经存在的旧物旧俗,站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进行转换思考的结果。乡村有许多类似的东西存在着,它既是约定俗成的,也是承前启后的。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散文《乡居听梆声》的片段


这梆子声年复一年,我也从这声响中渐渐学会了在特定环境、条件中去理解一种久远的传统习俗和社会约束了。多年以后的我突然由梆子声联想到近来一直播放的一则食品类的
    广告,屏幕上一个穿着老式服装、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挑着黑芝麻糊缓行在昏黄幽寂的青石巷间,配音则是一声声稚嫩而甜润的叫卖声。一种特有的温馨让从经历过那个环境的人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动。对广告来说也许正是要达到这种文化效果,而对现实来说则远不止这些,产生一股浓香而滚烫的怀旧情绪。
     当然,这怀旧情绪也不是随时随地无缘由地涌动。毕竟那种生活场景在我所处的城里是不存在的。既使有,都市的一切都是多元与复合的,这也包括了声音。这势单力薄的梆声肯定要偃旗息鼓的。从乡村进入城市,有一个不适应到适应的距离,其或长或短,这就看不同人的不同造化了。

-《乡居听棒声》

      主持人:其实,对于乡村的衍变,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您的城市题材的作品。在多姿多彩的城市里,生活于其中的作家,应该同样有着丰富多彩的感受。你在创作的最初抱着一种什么意图、心态?
      缪华:对于日新月异的城市,任何一个人都和作家一样,同样有着丰富的感受。只不过作家有强烈的表现欲,热衷将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文字向公众展现。哪怕只是一个突发的奇想,一个臆想的梦境,作家也会设身处地地将它变为顺理成章的故事。 至于你问最初的创作心态,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各不相同,但记述和憧憬,肯定是作者写作的共同意图。
主持人:有没有你要写却没有写出来的?
缪华:至于想写而没有写出来的太多了,不仅每个作者都有,而且每个人都有。
下面我们来听散文《小鸟敲窗》的片段


     她和我们一道去过郊游,也和我们一块唱过卡拉OK,但无论在哪种环境中,她都给人一种小鸟依人的温馨。这种温馨在当今时髦嗲气娇气傲气之中尤如寒梅傲雪般清丽。相比之下,她对茅舍竹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对溪畔塘沿村姑的槌声与笑骂,对围着红肚兜的农家小娃用叶片吹着乡土气息更有一种迷恋。我知道,正因为她没有那种生活经历,没有那种感情体验,所以才想象得特别美丽,美丽得让人不忍心去惊动。
不知怎的,我又怀念起那只敲窗的小鸟。我想:那鸟是不是也傻得可爱,这种傻在鸟类中也是不再流行了,因为很多鸟在目睹同类遭受人们的肆虐之后如惊弓般远远地躲开。而那只敲窗的小鸟则给了我们一个示范,在那个心网如织机关算尽的流行色里,人们从心底真正渴望的正是那毫不设防推心置腹的一派天籁。那"笃笃"声于人们来说或是一种回忆一种忏悔或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我和她尽管经历不同处境不同状况不同,但由此而生出的感慨觉悟却算得上殊途同归了。
-《小鸟敲窗》


     主持人:从您出版了几部作品集来看,除了上述的乡村和城市题材外,还有一类很有分量的作品,就是表现闽东历史以及闽东文化的系列作品,表达您对闽东历史与文化的关注,能不能在这个方面给我们谈谈您的感受和体会。
     缪华:我曾经在《旧教堂》一文的结束语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不在乎你将怎样看待未来,却很在乎我们自己怎样看待历史。\\\"。认识历史、认识文化,是我们承前启后的重要方式。闽东这块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的山海间,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历史名人和独特精妙的地域文化。弘扬和光大,是对前人的肯定和尊重。也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确保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生生不息、源源不断。面对郁郁葱葱的大地,我所能做的就是为其浇一瓢水,我的《那些过去的闽东人》系列和《闽东民间艺术》系列,就是我力所能及献给这片大地的一瓣心香。
下面请听散文《苜蓿进士》的片段


    薛令之走得时候很凄凉,没有车辆,没有随从,自己徒步行走,走了多长时间不清楚。……薛令之转了个圈又回到了石津矶这个小山村,中秋之夜遥望圆月,心有不甘地等待着。这一次等来的会是什么,不知道。年龄不饶人,年近七十的他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东山再起。
    平心而论,薛令之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也许和他的职位、文采等因素有关。不过,他在福建还是有影响的,毕竟他是开闽第一进士。另外,还有一个也和他有关的第一,那就是\\\"苜蓿\\\"一词的使用和词义的延伸。从此,苜蓿竟成为了形容学官清贫和廉洁的熟典,为历代的诗文家频频引用。


-《苜蓿进士》

    片花: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行走,他在文学的蓝天里快乐地飞翔。您正收听的是文学专题《风拂花桥心淡远》,介绍作家缪华

     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先生就曾经对缪华的作品有过这样的评价:“像《女人花钱的失误很美丽》就是一篇很风趣的文章,这种感受,细心的男人都会有的……《虞美人》也是一篇好文章,虞姬是让古往今来无数男人为之心动的女性,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当然,更有她的美丽。另外一组《百草园》系列文章,我以为也写得好,随意、平和,如道家常,又夹着些现实的故事,其中《千人拔》就很突出。”
      缪华的作品,活泼而不躁动,动心又不煽情,从容地演绎着平民化的意识,追求着“大音必稀、大味必淡,平中见奇、淡中见趣”的人生意识。缪华的写作在情感方式上,具有一种浪漫的情愫。这种浪漫,虽然不酷,但却给了他写作以一种感悟的活力和积极的敏感。这是一种内心的流浪,是一种含有沧桑感的中年人的浪漫。这种情感特点最典型地表现在《浪漫酒吧》及《小鸟敲窗》等一组散文之中。这些文章大都体现了内敛的激情和充满波澜的追忆。同时,这种浪漫的情愫总是与缪华写作姿态上的沉思的目光组接,寻求一种对自我与世界的智性的深度进入。\\\"


     听众朋友,对于缪华的作品,同行又是怎样评价呢?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名评论家 邱景华是这样说的:
    (邱景华同期声)在闽东的作家中,缪华特别热爱生活,善于接受新事物,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缪华的散文,以题材的多样化和语言的灵活多变取胜。在作品中,专注散文的理性思考,最难得的是,对网络上流传的生动语言加以提炼和改造,变俗为雅。形成一种幽默诗变的现代语言,如“缪侃水浒”表现出一种崭新的艺术风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我市著名诗人汤养宗是这样评价的:
(汤养宗同期声)缪华在闽东是很有贡献的一个作家,在写作方面,他长期关注生活中的庸常人生,从中挖掘和发现生活的美,他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散文 。二三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坚持自己的创作,而且甘于寂寞,源源不断默默无闻创作,而且作品质量一直很高。我觉得他是个很难得的作家,也是个尊敬的作家。


的确,缪华无论在哪一类题材的写作情感上,都包蕴着浪漫的情愫,而正是这种浪漫,使他的散文抵制了滥情的喧哗而显得温和、从容和大气。因此让我们在品读他的作品时,更多了一层情感的融合和感悟的亲近。他告诉我们,之所以用心去写乡村写历史写文化,就是在用心抵御着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各种诱惑,以保持着一份从容、淡定的人生观。
风过花桥,人过花桥。“知天命”的缪华依然是那么地钟情于文学这个“缪斯”,乐此不疲。无论是写都市还是写乡村,无论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他都以积极、健康的主体渗透意识,关注着社会,关注着人生。哪怕是一枝桑,哪怕是一曲《采桑子》,都是闽东情怀的体现,都是美好情感的抒发。
节目最后请听散文《采桑子》片段


有了太多太久的积淀,桑便在岁月的延续中有了更广泛的内蕴。成语中有\\\"沧海桑田\\\"的词条,不言稻田麦田棉田而说桑田,足见古代的农耕时期是多么地看重桑的,不但如此,而且桑与梓还共同构成了\\\"故乡\\\"的意象。《诗经 小雅 小弁》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之句,意思是说家乡的桑树与梓树是父母亲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吟咏桑梓,让人遥恋着远方的故乡与亲人。
《采桑子》真正是一个很有张力的词牌名。无论是劳动还是生活,即使种不成一片桑园,也要种上一株桑树,让它成为与历史、与故乡的一份联系与怀念。我曾经走进江南繁密的桑园,那种翠绿很清新很流畅,沉浸其中,立即就被那份绿所融化,心态平静了,想象丰富了,一种古典的美丽成为永恒的怀念。这难道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是什么呢?桑树是江南的魂,桑树是女子的情。
只要有一枝桑,只要唱一曲《采桑子》,哪怕是走遍了天涯,也会有一种依恋一种支撑的。

听众朋友,以上您听到的是文学专题《风拂花桥心淡远》,介绍作家缪华,文字及音乐编辑:雨儿,散文配音:卫安, 监制:邢常葆, 今天的《岁月留声》就是以上全部内容,感谢收听,再会




这是转自我所在的作家论坛雨儿版主的录音节目。
     
发表于 2009-5-29 1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中山
站在花桥上,透过圆孔,俯看桥下流水,远眺桥外风景。。。
-----------------------------------

很写意哦...... [s:3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