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76|回复: 1
收起左侧

心念二佛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9 2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心念二佛寺


看了题目,大家别以为我心不诚,看了这佛望着那佛。其实久闻合川二佛寺大名,心早向往之。近日我们文联一行承蒙合川区领导及文联朋友一番盛情,始了夙愿。

二佛寺位于合川涞滩渠江西鹫峰山上,此地居高临下,势拔五岳,山岭逶迤,翠竹披拂,藤蔓摇缀,飞檐翘角,姿态灵动。一江清流缓缓而去,不过不急;几处民房静卧对岸,或隐或现。红墙或琉璃瓦,于竹影深处若有还无,山势回转,漫步其间,心欲醉矣。踏上朴拙的青石板路,与鞋底的贴实粘合,些微的脚步声,把我们的灵魂引入了静谧之幽境。我想,脚下的皮鞋或凉鞋似乎都不太适宜,最好着一双布鞋,而且要纯手工打造,不要半丝现代化的流水线或是器物沾染,还要是在乡下的有一定年纪的老大娘所作,穿上这样的布鞋,置身这样幽雅的山林,我们被尘世浸染的心灵一定会被淘洗个干净,一切杂念灰飞烟灭,暂且扮一不食人间烟火的得道者,可好?也许一点人间烟火都不沾染,终是不太好也不可能的了。正这样想着时,缕缕梵音传来,那铿锵的音韵里有种大彻大悟,有一种处惊不变的淡定与从容,似乎契合了生命中的真实,这晨钟暮鼓里的逍遥最适合精神的漫游吧。何况它又与山间若有似无的雾霭相缠绕,丝丝入耳,既而钻心钻肺,那阵阵灵魂的清凉悄然袭来,是否可抵十年的尘梦?

我们循阶而下,看见谷底有一巨石,鹅卵形,一新修路径与之相接。那是佛祖疲倦时玩耍蹴鞠的石球吧。回首山腰,绿树四合,几重黄色琉璃瓦于浓厚翠绿中脱颖而出。二佛寺近了,它那神奇离合的身影招惹着我们,刚才的淡定瞬间就灵魂出窍了。台阶旁崖壁上黄色苔藓遍布,如一重厚重的布幔,遮住了我们的前生今世,上面似乎写满了时间的幽深。崖壁上有许多龛穴,紧临其上是块块石碑,原是存放和尚舍利子的,碑上刻字。龛穴是空的,碑上文字亦漶漫斑驳,苔藓蒙络。人生一世,形体幻灭,精神灵魂是否游于尘世?

寺庙旁有两块硕大的巨石山崖,显得圆滑湿润,其上绿叶点缀,嬉戏风中,甚是自得。而其交织错落处形成了“一线天”的奇观:循着缝隙,天光依稀,白云缭绕,隐匿其间,时有飞鸟,闪身而过,形迹具无,唯余一两声清脆天籁音在空中颤动。捂耳细听,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崖壁最下处却有一天然形成的低洼空处,低头探身而入,可容二十余人。崖壁清泉渗漉,下成小潭,泉水清冽,饮之甘醇。掬一捧入口,解乏清神,味之再三,清幽回旋。游客众多,依次鱼贯而进出,争睹奇观,争尝甘泉。一滴入口,忘忧清乐,尘寰俗事,置之脑后。还有石桌一方,石凳若干,也可楚河汉界,排兵布阵,硝烟起时,暮色四合;亦可淡茶一杯,“竹叶”漂浮,漫论人海沉浮,清谈片刻,润心利肺。正面崖壁一人高处雕刻“一勺之多”四隶体字,圆润朴拙,落落大方。意即泉水细流,缓缓浸润,不急不躁刚好“一勺”这样“多”。佛家景观,都是这样启人智慧。其旁还有“洞泉”,胜景叠出,寻幽探微,美不胜收。

庙内三层檐阁,穿斗结构,其建筑走势以摩岩而造的佛像为基准,灵活安排,巧妙布置。既注重保护佛像神龛的基本功能,也不忽略美观大方,结构简洁,构件架构符合力学原理。横梁上的雕刻图案形态饱满,流动生姿,寓含禅理,意趣横生。整体讲究布局及配合,局部照顾对雕刻神像的保护,构思独特,巧夺天工。似乎是先修庙宇,再雕刻神像佛像于其内。地面铺以基石,数十根大木柱支撑整个庙宇,柱下有石基。石基下方呈八边方形,上层圆形,方圆有致,既防腐,又给人视觉的享受。檐阁多重,层次丰富,在不同的楼层观赏,景致亦呈变幻莫测之神奇,内心的观感也随之移步换“形”。庙宇内正中摩岩而造的大佛巨像矗立眼前,身高体大,体态丰盈,身着袈裟,衣纹流动,飘带垂悬,若风吹拂。头饰螺髻,耳著明珰,双目半合,脸庞丰润,鼻翼挺阔,慈眉善目,心念众生。
大佛左手五指平展抚左膝,右手上竖与肩平,大拇指压住弯曲的无名指与小指,食指中指笔直,似乎讲经说法,义理高深玄妙,上达苍穹,下接地脉。气息均匀,气沉丹田,动静得宜,一呼一吸,与佛经微言大义妙合无垠。与天地相感应,与万物相契合,五行无阻,六脉畅通。曾饰以金身,而今大半已脱落,斑驳杂痕,更添沧桑,唯其沧桑,更见佛家智慧。形上的残缺,反而益增内在的底蕴。我们都以为佛身与山崖相连,谁知涞滩的二佛啊,佛身竟是山体脱离的,益发显示了大匠的工巧。这样似乎要失去山水的灵气,却更是督促大佛多多吸取日月之精华,大地之灵根,不是注重吸收山体有形之物,而是更注重吸收大山的厚重之神韵,气势磅礴之精髓,乃至吸收一脉贯通之内在至理。佛家的智慧啊,总是化于无形,如无慧根,终难寻觅。

其余三面摩崖造像,计1700余尊。雕刻时间之早,令大足石刻汗颜。雕刻技艺出神入化,凸显禅宗意旨,集禅宗意趣之大成,茫茫尘寰,罕见匹敌。这些罗汉雕像,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神态万化,情感丰富,幻化世情,极其逼真酷似。即使受文革破坏,残余部分也足以让人联想不已,不胜唏嘘。更多的是袈裟披拂,纹饰飘动,或坐或站,个性历然。有一组
“愁”者罗汉,三者并立:左端神像有气无力,陷于绝望;中间神像稍高,头顶突出,双手作揖,似在祷告;右边的目放虚光,嘴撇无语,大肚坦呈,一手无力扶腰,身体略微倾侧,已是茫然惶惑加无奈。得道的罗汉也有世人的愁怀,让人感觉了神与人又贴近了一步。

再上层楼,仿佛可与大佛并肩,精神上也有些许精进了。这时,大佛慈善味道似有减弱,略添严肃。双唇紧闭,欲言又止。两旁好似飞天造像,身系彩带,飘若浮云,裙带翻飞,飘飘欲仙。最绝妙的是在一群专心听佛祖讲法的神像前面,居然有一小猴子,手持瑞花,龇牙咧嘴,抓耳扰腮,怪相叠出,机灵无比,而群神无动于衷,悄然无绝,沉浸于法理的精深玄理中了,对调皮猴子视而不见。雕刻者的智慧,罗汉的生活情趣在这组群像中都透露的淋漓尽致了。

上得最高层,正可俯视大佛,放佛加深了对大智若愚的领悟。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边。懂得这点时,即使身在最高处,反而更觉得自身的矮小了,而佛的无言,更见其智慧的博大精深,慈航普度,大爱无边啊。探头檐外,飞檐翘角就在目下,那翘起的是一图腾,欲飞而未能,怕是灵魂早已出窍了吧。而那不远处的脉脉流水,千年流逝,逶迤而去,无声无息,经禅声与白云缭绕,与水气息相氤氲。山与水,静与动;佛与人,智与愚。默默注视着,调匀呼吸,再一次感受二佛寺的神奇,当我再回到尘世时,是否还有佛光惠及?



     
发表于 2016-7-13 16: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不擅长写景,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