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记者来到上和镇后沟村采访,看到该村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稻田蟹、鳅、鱼生态种养新模式让人大开眼界。“这是付伟投资400万元创办的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生产的农产品不仅绿色、生态、环保、无公害,而且效益很好,每亩产出在5000元左右,是典型的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日前,上和镇党委书记王晓勇、镇长黎世泽向记者介绍说。
5 u: {2 u. I& |8 W- Y- `# q- f+ O; s
不当局长当农民
$ Q. w$ _7 V4 _9 ?3 b- `& i) Z/ C7 k. ?; P/ _
付伟是上和镇后沟村人,1989年参军入伍,1996年提干,转业前任某部团长。去年转业时,部队先后安排他到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部队所在地)任公安局副局长、环保局副局长,他都谢绝了。放弃局长“宝 座”,他最终选择回家乡自主择业当农民。
8 g6 n7 M5 J. l$ g5 h7 \
) m* O7 ]) j! }" r: a% H 后沟村人多地少,人均田土不足一亩,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作,一亩田土也只收入1000多元,很多村民至今还很穷。“我要为乡亲们找到一条种养结合的致富新路。”付伟说,“有生之年,我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1 l; ? h! b5 ~1 L: F2 T) L6 ]
2 N3 m4 y" p0 b: e% C2 d5 \ 为找到致富新路,付伟走东家、串西家,征求父老乡亲的意见建议,探讨致富门路。他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后沟村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决定走稻田蟹、鳅、鱼生态种养新路,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7 }, `! L8 O0 I+ E: Y* ?' T2 y
- c' o; T/ ^# ~' B 付伟在部队帮扶地方经济发展时,就曾和当地村民一起搞过稻田蟹、鳅、鱼。“没想到,当年所学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如今都派上了用场。”说干就干,他联合几位朋友和亲戚,共同出资400万元,成立了大鞍山优质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千亩。+ T N/ D" c# L" H- E
# A4 {; W4 w3 D9 G5 D; ]1 `
合作社成立后,得到了县蔬菜产业局等部门的支持,整治基地土地,硬化1500米道路,加固囤水田。县农委还提供了价值60多万元的种子、种苗及农用物资,并安排农技人员上门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o2 l. z' l& |$ l1 J0 W1 k" t( K. Y6 Y2 ?: g% X
今年,该合作社通过改良土壤和配方施肥,机械化种植优质稻500亩,生态养殖稻田蟹、鳅、鱼220亩,利用囤水田、蓄水堰塘养鱼150亩,预计年产优质稻72万斤、水产品30多万斤,实现产值400余万元。
, Q. A3 Y1 y& x. H# T3 u* @9 y6 h1 b4 a
生态种养效益高9 a2 u6 F0 f' f% }
) ` a6 u$ U/ z3 C! E9 X2 E
稻田种水稻,这不是新鲜事,但稻田里既种水稻又养螃蟹,这在我县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Q# i& I7 e3 L. z
' W4 i$ D- K4 h9 w' j4 w# K) w( i; i8 c 付伟介绍,稻田蟹就是采用田边挖沟养蟹、田中种稻、生物防虫、测土施肥等方法,利用稻蟹共生、互利互促的原理,让螃蟹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不施农药化肥。这种种养模式,既能保证稻蟹产量,又能生产出生态水稻、螃蟹。
( Q1 j* @$ s: m4 s" }+ w+ e# g* Q, }% Z3 Z" r
“今年,我们种植的水稻是重庆市审定的目前唯一一个一级稻新品种——川优8377,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亩效益达1500元;放养的螃蟹是阳澄湖大闸蟹,预计每亩可收获大闸蟹4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80元计算,亩效益达3200元,亩综合效益近5000元。”付伟说。
- P: t$ z2 m5 ^& |% t( z$ c! t! p' h( g: z! I2 J9 C
经县农委测算,付伟的稻田鳅、稻田鱼经济效益也不错,除水稻收入外,每亩可收获泥鳅230斤,按目前市场价亩效益达3450元,亩综合效益近5000元;每亩可收获鲫鱼400斤,按目前市场价亩效益达3200元,亩综合效益近5000元。
1 J/ y. O' s! P$ g( f; g+ b [$ k+ Y+ U1 f4 x' j! p; i R
付伟介绍,这些产品进入市场后,稻米以其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原生态自然生长,口感香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蟹、鳅、鱼也以其生长环境适宜、无病害、口感鲜嫩,比常规养殖市场价高出20%。% b8 L, K9 y. T+ R
3 Z& O) M% }/ v/ B “稻蟹、鳅、鱼共生的生产结构,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新形势下农(渔)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县农委负责人说。! v, |( l& J& d3 \5 S: v: Z
3 T: l0 h' @( m8 K1 p 带领群众奔富路
7 L% z8 ?' P0 m+ N3 b6 t( s% Q5 _, q' B% [4 b0 P" T
“下一步,我们还将流转土地500—1000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并将园区生产的优质稻米、大闸蟹、 生态泥鳅、生态鱼、无公害蔬菜等注册商标,包装上市。”付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J! g- e6 ^- q' m9 ^* Y* D1 m
, z6 x6 d# O: |6 P/ u3 @# b6 s 目前,大鞍山优质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农委的帮助支持下,已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报了“潼南绿”大米、大闸蟹、生态泥鳅、生态鱼商标品牌。2 H% {$ ^ H2 J
3 l& s" o; w }8 a; s “等商标批下来后,我们将再投资100万元延长产业链,建一座农产品深加工厂。工厂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优质稻米200万吨。经过包装后,产品附加值就更高了。”付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00斤优质稻谷只能卖1500元,而经过深加工的优质稻米,经过真空包装上市,一斤就能卖到9元,附加值翻了几倍。
5 V5 G& k" m- f/ }( K
$ C$ U( S# i: s6 J/ n4 c2 Y6 e 付伟介绍,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整治,适度调整种养殖品种结构,突出特色和效益。同时,邀请重庆大学专家规划设计产业园,种植猕猴桃等水果,打造旅游观光葡萄园,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f* S) _) ^$ p
% C/ l) p- H% }+ J! |) x1 A* H
“我们的目标是在上和建成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万亩生态农业发展,吸纳当地6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付伟说,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购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农户只管种植、养殖。9 D k; d- O+ \8 v
6 L) }, n9 n c2 T- s& w( E 村民付冲告诉记者,他将自家两亩稻田流转给合作社后,每年有700元的租金,自己被合作社返聘为工人,每天做工有80元的工资,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租金加工资一年就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比过去自己单干高出好多倍。“有了合作社领头,我们发家致富奔小康就有希望了!” 付冲喜笑颜开地说道。" L3 a+ y; c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