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则
! T7 Z# q% l( X$ b6 b儿两岁。 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 G7 Q/ V( g* m( | e" c5 I. G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 P3 @' q% ]$ f. @( D* A
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6 F* d' ?0 p' H1 O l
“谁呀?谁撞疼了桌子?”: K% V6 g. C F, \% k
“我,爸爸,我撞的!”8 |2 w; \7 D) d2 j) Q" e) Z
“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
' o! w2 D) A4 ~* \0 E: g& r) }7 U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C) L# H! s j8 t4 _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2 r: j9 @6 ~8 _二则0 E$ b/ }! _; d4 P: `
儿三岁。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 e6 l7 x) C( m& X
“没有不舒服。”& S3 h/ k/ y" g/ u1 i8 j
“那为什么哭!”" Y& P9 Y: _/ V1 @& l- L) g
“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 z4 D7 B; `( ~2 a- J* M2 B“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 o" p; }, b! X( d9 s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9 ], \7 B Q' l- i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 J- `* C# Y( c“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5 X; s Q) z/ S4 l- T$ k$ ?. s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9 `3 a% j( c' F( ?
三则2 }- \* K( i, T# E
儿5岁。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0 ? |- j* f3 P3 y& b) I( U
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 F& m2 y6 N: \$ ~9 t2 z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 w( _: ] F9 q8 R' }1 W" k“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
{# p6 B% E) w% Z- I“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
. X, i6 ^7 ^% t! j- w2 C“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
# j( \; \' k/ J- }0 u0 M“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7 U! { F8 S0 H2 k" U8 a1 j
“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3 u4 _' j4 F$ M- V$ f/ i" C“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 G, l, Q8 @! m# N" q6 g1 k( R
“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6 b8 v% ?% B: a+ t g e& C"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 H8 u8 o0 H+ q6 f: \. @四则
1 i8 M# e/ g4 b1 ]1 h儿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 X1 b, E! ~9 J" |* F6 U
“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 b& Q2 t0 ~7 S" e8 c% V- V“嗯,麦当劳!想吃?”8 r! S5 n& j+ R; `( J; T
“想吃!”3 }! T2 R% f. O7 P5 s4 h1 G2 K
“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
0 ^- t0 @7 q& n; u/ k5 P; W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2 R9 E5 W7 _3 l7 z6 l1 C1 l% S
“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4 b6 V ]$ R$ J+ @
“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5 v: b; v, g( ^3 a& C' k
“能不吃!”很坚定!
$ y+ r7 R" [! R/ H8 B' e#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 B0 b& J" [2 F" f儿流着口水,随我回。
$ J3 M2 z2 \* b6 B, S6 _% n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u9 R1 y& y# C' l( z8 P
五则
& J0 n/ v7 O6 Q- @" k2 ]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2 F; v' i5 N; t3 h
“委屈?”
. h( ^: K5 C- B( E9 e4 J“委屈!”儿泣答。2 B9 z' B, x: N
“愤怒?”+ W8 M. @/ M; o% J! q Y) \
“愤怒!”儿嚎啕。
$ ^$ ?1 A( J+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 s, q4 ]; v4 z9 _: }, V* {: W
“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
$ B, \; K8 r" H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继续问,“还有呢?”
1 P9 Y6 o$ Z: h/ Y“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
" l$ E: S) u+ [“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我上楼。/ R& X; Q5 h/ l) p" J% q7 Z
理解支持,儿渐平静。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0 Q4 ^6 l7 B/ e8 j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
: C; A' Q, B2 r3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困惑。
7 N, |8 y, }& K4 D: s) w0 k- {“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 W. m& W1 i+ V2 e \. x1 E
“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7 U# D9 G7 d+ @# t' U
“要这样的?”儿惊愕。
+ h4 r, E: S# g& @6 X“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
, `8 H7 J7 Q& R+ }: L! j8 v“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
2 ^+ u9 ]' u. T; h+ y“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 ?) i8 [7 B, W" R
“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脸红。
3 Q6 b! e) D, t4 D. }2 |% n“好,爸爸支持你!”
) A8 H5 M, |$ ?$ Y8 p0 Z' s# t自此,儿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 H4 y' V1 L4 i8 I6 j六则
# }5 k t9 P8 C# u' ]/ Q3 T' [, q儿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 j8 x. P* J7 i, y7 L& K“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X+ _: p8 E8 G Y6 G/ Y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理直气壮。
7 |& p# K( ^5 }“哦,怎么个讨厌法?”我很感兴趣。/ _+ k1 ~, `; |; L
“??,??”儿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 G; A6 `( ?: {- E+ G% h# |' V/ T
“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 p) F0 x$ Z9 P9 I. M) [
“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4 y# y& [6 }$ A2 i
“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大人,还是小人?”继续问。
3 n. c9 u. `! F“是弱者,是小人!”儿怯怯。
$ D" k: c( u; I q5 q“那你要做大人,还是小人?”& s; H8 P3 Y5 G5 m, ^3 W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 O# X% h0 l L6 P4 ^
翌日,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D P8 @4 |- O E# w" v$ y
七则
0 E- M' C9 m3 ?3 @: D; z( W儿10岁,玩游戏。妻屡教,子不改。
, w6 H9 A4 {$ {( j# ^)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我指着电脑。
5 I) f& c$ g" e“嗯。”承认,低头!. D+ l( g! w. B; l2 T/ G' v1 P
“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
( ^$ X9 B% X5 M- k/ l“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
( u+ [8 V: U# z; H“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
8 |# y# i. _1 |“是的,爸爸。”儿很无助。
, Z+ B( X, i5 ?4 r/ ~2 t/ w“好!爸爸帮助你!”我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
# } c- w9 Y0 X' }0 W“爸爸!”儿惊愕!
3 [( g ^( J8 s“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
0 P3 O N; G7 S! r) @* C! K0 j儿流泪,亲手砸了电脑!' Q9 _: R: S# A' u& L
从此,儿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R3 k2 y) s# ~1 k/ H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
( R2 F, `! B% B/ B& b( m八则
* d6 ]. |9 ]' Y0 k9 f6 a1 ^儿11岁。我与妻久居异乡,每日致电老母亲,问候。一日,儿接电话:! q" i7 n$ G3 [3 [$ z3 f7 L
“爸爸,您好!”很兴奋!5 N1 y1 ^; z( l7 k, V
“嗯,好!奶奶呢?请奶奶听电话。”
* {# l/ n4 i8 l9 Y“爸爸,你为什么每天只给奶奶打电话呀?”
) Y' E6 |! \/ v5 ?; H“这有什么好奇怪?因为那是我妈!”
% t; F+ P+ t' P3 m( f+ ]; ]( L9 j“那我呢?我也想你们!”
/ ]; T. ]" A4 Z: L, {. j' P“你找你妈去呀!”* Q" j u# s3 A6 X* V' f2 Z
“哦!”' j& K7 f( t0 \' u' s
从此,妻每天6点,能接到儿子问候,风雨无阻,至今已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