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4年02月28日06:58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网
“难道东莞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靠色情产业?”电话那头,东莞一名政府官员抛出这个反问。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下称“广东人社厅”)获取的数据显示,东莞目前用工缺口为10万人。一些企业人士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人都走了,谁来拉动经济?这正是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世界工厂”—东莞面临的课题。
扫黄风暴刮过的东莞已经切换到“励志片”模式,在当地政府官员看来,保持经济增长是形象修复的关键。
上述官员告诉本报记者:“我们都鼓足了劲,东莞在转型升级上今年一定要见成效。这个事情(扫黄)的影响不太大。”
“色情业支柱”无稽之谈
东莞变了。
在当地市政服务系统工作的陈晨(化名)看到了最直观的变化—夜排档和KTV关了不少,酒店门前的出租车长龙渐渐消失。他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酒吧街、足浴城全部处于整顿阶段。
出租车师傅也在吐槽,有的感叹生意一落千丈,都打算给自己放个假,也有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对本报记者说,自从政府对黄赌毒痛下杀手,他们收入锐减,以前一个月挣一两万元,现在只有五六千元。
业绩下滑的还有桑拿用品市场。东莞两家公司的产品经理透露,自东莞扫黄以来,公司业绩“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订货量少了两三成。“我们现在已经在淘宝上销售了。”其中一家桑拿用品公司的产品经理说,通过网络销售可以对冲业绩冲击。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是东莞市特约研究员,他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作为“世界工厂”,东莞需要建立比其他地方更多的高级酒店来满足客商在东莞做生意之需。
而东莞现在面临的是酒店业过剩的尴尬。本报记者注意到,通常一个发达一、二线城市有20多家五星级酒店已属很多。而东莞旅游局官网数据显示,东莞仅五星级酒店就达到22家,光星级酒店、宾馆就达到90家。
一名电子行业的东莞台商对本报记者表示,扫黄对东莞制造业的影响有限,但对服务业的影响则很大。然而,更多来自政府机关和企业界的人士却表示,东莞的经济面没有发生变化。不宜夸大严打色情业对经济的影响。
“那些说东莞色情产业高达500亿,是东莞支柱产业的传闻简直是无稽之谈。”上述东莞市政府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缺工10万背后
“女孩子都担心被别人说自己是从事那个行业的,都不敢来了。”东莞台商协会顾问袁明仁告诉本报记者,扫黄事件对招工有一定的影响。
广东智通人才市场高级经理蔡小梅则认为,近年来招工难一直存在,目前看不出来是否因为扫黄的影响。现在东莞普工的工资大概在2800元~3000元/月,比去年略有上涨。
根据广东人社厅的数据,目前东莞缺工主要集中在电子、餐饮住宿、鞋业、五金模具、服装制衣等行业。
东莞一些鞋厂的负责人向本报记者称,元宵节前,返厂的工人仅有三成左右。一名东莞鞋业资深人士前段时间开着车跑到东莞几十家鞋厂门口兜了一圈,发现大多数鞋厂前门可罗雀,几乎看不到门口有人来应聘或询问。
与传统行业招工“乏力”相比,科技类企业并不太需要为招工犯愁。东莞官方提供给本报的一份数据显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今年的企业开工率达到98.8%,企业节前返乡人员的返岗率为89.9%。
东莞一家大型的劳务派遣公司的招工负责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公司现在每天只能给制造企业提供大约50名员工,而在此前,他们一天可以提供100名以上。这位经理把这种原因归结于内地企业的崛起。“比如江苏。”他说,“那边的工厂可以给工人一小时16块钱的工资,但东莞每小时只有13块不到,现在工人在不断地往内地迁移。”
在东莞一家皮具公司打工整整3年之后,来自海南的张明决定回到家乡。“工资3年没变,一个小时12块5毛,还是回家的好。”他说,“这里的工资和东莞差不多,而且离家又近。”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同境遇亦勾勒出东莞经济转型的轨迹。去年东莞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国民经济的53%,该市主要领导在今年初的地方两会上称,先进制造业的比重、民营经济的税收等效应性的指标也都在好转,“这一系列的指标让东莞坚持转型升级更有底气。”
上述东莞政府官员称,招工与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园区的服务水平相挂钩,不会因为某些因素受到影响。
对于东莞的“名声在外”,令当地一名政府官员有些郁闷:“前段时间有个地方扫黄,媒体报道写‘东莞式扫黄’,为什么要扯上东莞?”他向本报记者抱怨,“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城市形象和招商
东莞市市长袁宝成本周表示,东莞要坚持9%左右的增长底线。在今年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曾向本报记者表示,东莞后劲增长的空间会很大。
东莞市外经贸局一名官员透露,在招商引资方面,东莞暂时未受影响。他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份东莞招商引资同比增长5.3%。这名官员认为,相比考量城市的形象,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更多的是看重东莞的产业配套和优惠政策。
上月,东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显示,2014年东莞对于实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减负资金将达到101.8亿元,这一经费预算是去年的2.5倍。
近年来,东莞在三重建设(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上发力,引进了不少重大项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些措施中不乏创新举措。例如资助企业推行“机器换人”,探索建立优质企业镇街间产能扩张及利益共享机制等。
东莞官方本月曾表示,力争新引进数十亿元重大项目若干个,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2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