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养颜专家——益菌素

[复制链接]
健康使者 发表于 2007-9-1 1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评论5
duhm 发表于 2007-9-1 1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健康使者 发表于 2007-9-1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歧杆菌-----肠道的保护神              
     双歧杆菌可治疗因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伪膜性肠炎。有人采用双歧杆菌制剂治疗伪膜性肠炎380例,临床总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副作用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
          双歧杆菌可治疗便秘。双歧杆菌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起到解除便秘的作用。
           双歧杆菌可治疗慢性腹泻。通过用双歧杆菌对慢性腹泻患者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在服药两周以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0.3%,复发率低。许多国内医院已将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治疗慢性腹泻的首选药物。
     一、保护肝脏
    人体肠道的有害菌产生并释放毒素进入血液中,对于肝脏会产生很严重的损伤。双歧杆菌制剂可以抑制产生毒素的有害菌数量,从而对肝脏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8家国内大医院采用双歧杆菌制剂对365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8周治疗,发现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双歧杆菌还可以用于治疗肝昏迷,并可以抑制乙肝病毒,促进大、小三阳转阴。
     二、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将其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类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因而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三、改善乳糖消化不良症
     牛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老年人和婴儿良好的食品。但是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这些人饮用牛奶后,常常会出现胃肠道紊乱,导致胃肠痉挛、胀气或腹泻,迫使这一人群不能饮用牛奶,从而放弃了牛奶中的其它重要成分,双歧杆菌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乳糖酶缺乏者饮用经双歧杆菌发酵的乳制品,就既可以获得牛奶中丰富的营养,又免受胃肠道病痛之苦。
      四、营养作用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营养作用。
      五、抗衰老作用
      欧美和日本的微生态学家调查表明,长寿老人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量与中、青年相当。我国科学家对广西巴玛地区长寿老人的调查也得了相同的结果。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原因,是因为双歧杆菌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其代谢产物中的氨、硫化氢、蚓跺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生成。
      双歧杆菌与一般药品不同。一般药品是单向治疗,例如降血压、降血脂、治腹泻、治便秘等,其作用是单向的。而双歧杆菌制剂的作用是双向调整的,既可将高的降下来,也可将低的升上去,使用双歧杆菌制剂可以同时治疗腹泻和便秘,使人体恢复正常,这就是调整的作用。 
                                                       摘自《健康报》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健康使者 发表于 2007-9-20 23: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便秘,腹泻效果特别好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飘霓裳 发表于 2007-9-21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沒試過,現在的這類保健品是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啊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健康使者 发表于 2007-9-23 23: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到是,一点不假,物美价廉的可不多哦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4-21 10:56 , Processed in 0.0205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