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5 18: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还债也是政绩” 重庆“还债书记”落马之惑
无论是“欠债”还是“还债”,都是县委书记们的职责所在,是份内工作,只要都是按照程序做事情,都不应该简单以是或非来区分;只要是出于公心在工作,不仅仅积极还债是政绩,敢于欠债同样也是政绩。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国庆节,希望不是我们老百姓多虑了。”
2006年10月初,本该热闹的国庆节假期在重庆市铜梁县却显得意外“冷清”。按照铜梁县退休老干部赵和平(化名)的说法,往年国庆节县里都是张灯结彩,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应接不暇,“但是今年连标语都很少见到,实在有些不正常”。
赵和平说:“2006年5月县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变革,但是我们应该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他所提到的“变革”,即曾经提出“新官要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的执政理念而闻名的原县委书记马平被去职,新书记魏寿明由潼南县调任。
2006年8月30日,重庆市人大召开主任会议,决定许可检察机关对马平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之前的8月7日,经重庆市纪委和市检察院初步调查,发现马平在担任铜梁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数额巨大,随后检察机关决定对其立案侦查。
还债也是政绩
拥有81万人口的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部,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故乡。农耕文明孕育了技艺精湛的铜梁纸扎彩龙和气势磅礴的龙舞,故被冠以“龙都”之美誉。
2004年12月7日,是铜梁县国土局局长王清伟任职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他向《重庆晚报》的记者表示:“当天县委县政府在15个乡镇向914户村民发放了拖欠农民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共计930余万元。看着农民那个高兴劲呀,我感动得想流泪!”
铜梁县建委主任胡胜利也表示,2002年10月他任职伊始,建委系统共欠外债3185万元,“说来有点委屈,这几千万外债没一分钱是我任上欠的。”截至2005年1月,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建委系统已累计还款3030万,“剩下的159万,春节县里将再筹资1000万元全部还清。”
2005年前后,铜梁县债务链的基本构成是:“三金”、“三乱”4亿,普六普九(推行国家义务制教育)8000万,整治巴川河5000万,乡镇负债2.6亿,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3000万以及拖欠农民征地拆迁补偿费6000余万。一名官员回忆说,那几年庞大的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群众上访时有发生,有些乡镇干部和教师曾长达半年发不出工资,干群矛盾尖锐,在一些乡镇,干部下去布置工作,农民公开顶牛,“凭啥听你的?你们欠一屁股债,凭啥还对我们指手画脚?”平滩镇党委书记陈应荣向《重庆晚报》的记者表示,2001年他到平滩镇任职时,该镇欠债达1100多万元,为还债,镇干部曾每人集资1万元来偿还村民债务。
“政府形象遭遇公信危机,严峻地考验着执政者的勇气与魄力。”时任县委书记马平经过深入调研后多次公开表示,“新官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
对于为什么要还债,马平说:“债务从表面看是欠老板的,但最终是欠广大农民兄弟的。敢不敢正视历史遗留问题,敢不敢把还债视为政绩看待,不仅是责任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他告诫下属:不求官做多大,但求百姓不骂,“如果听任本届不管往届事,任由债务高悬,老百姓是要骂娘的,最终损害的则是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形象!又何谈构建和谐社会?”
铜梁县长管洪还给《重庆晚报》的记者举了一个实例:“比如我们的西泉镇,人口不到9000,负债却达1000多万元,如果按镇上的现有财力还账,100年都难还清。可是,有谁会允许它还100年呢?还债100年,西泉还要不要发展、人民还要不要奔小康?”
2000年,马平由彭水县调任铜梁县委书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7亿多的债务。铜梁县财政局的数据表明,2004年县里偿还了8000万元债务,加上前两年已还债4.2亿,共5亿,从理论上说,铜梁县历年老债务7.34亿减去这5亿,仅欠债2亿多。铜梁县财政局长熊泽亮表示,“理论上说”的意思是:铜梁经济要发展,老债要清偿,适度的新债也会产生。而马平对新债务的意见是“关键是对适度的理解与把握”。
铜梁县华兴镇以前是欠债大户,企业不敢来投资,但镇里还了一多半债务后,政府信用恢复,近3年引进5户外来企业,加上原来的企业,每年税收达700多万元,是5年前的六七倍。土桥镇负债严重时,法院天天查账,哪怕1万元也被扣走,开始还债后,债主不再天天逼债,镇里腾出精力招商引资、兴办社会事业,近两年镇里筹措发展资金,全镇40个村实现通车,解决了行路难。
铜梁县的一名官员认为:还债使基层政权恢复了正常的行政功能。
当然,纳入正常行政轨道的铜梁乡镇,抓发展不再饥不择食。蒲吕镇有家锶盐化工厂,每年缴税22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以上,因为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多次向县里呼吁要求关闭。但乡镇受沉重债务所累,希望留住工厂税收维持财政工资运转,抵制不关。县里通过“还债体系”财政统发乡镇干部教师工资,又帮助乡镇逐步还债,乡镇包袱大大减轻,于2005年关闭了这个化工厂。
敢于欠债也是政绩
铜梁县的“还债”事迹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迅速在全中国引起关注。2005年中,全国人大、财政部调查组分别来到重庆市铜梁县,就其破解县乡债务问题进行调研。与此同时,河南省一个学习考察团也来到铜梁县。
《重庆晚报》在2005年初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铜梁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最近若干年,变化的代价是负债,负债的代价是民怨。”
马平说:“铜梁还债最重要的收获是找回了政府信用。”通过调研,他发现各乡镇的前任干部留下了大量的债务,现任乡干部们成天躲债,债主们找上门来讨债,就连负责招商引资的干部也无奈地躲了起来,人们不再相信政府。
他认为,为了取信于民,为了开展工作,新官一定要理旧事,要想办法把以前所拖欠的债务还清,要让群众重新相信政府。
按照马平的工作思路,铜梁县通过建立偿债目标责任制、降低行政成本以及对乡镇下放财政、上收事权等,构筑了一套还债体系,到2005年初4年时间里还债近5亿元人民币,预计剩余的4亿元政府债务(含滚动累计、合理新增的部分),到2009年能全部还清。他表示,以前乡镇负债过重,从经济学概念上来看,早就应该破产了,更谈不上信用;由于政府欠债长期不还,铜梁县更是远近闻名的“信用高风险地区”,许多外来投资者都绕着走,使本来就十分薄弱的乡镇财力雪上加霜。
在马平“ 还债也是政绩”的执政理念呼声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也忍不住会思考:那么,是谁欠下了这么多债,让马平能够如此获得政绩和关注呢?
铜梁县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说:“其实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思考,马平书记如此高调地‘还债’,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前任书记的感受,这样会不会在两位书记间产生一种微妙的政治矛盾呢?所以对于马平书记‘出事’的这件事情,目前基本没有人敢公开身份说话,希望外面的人理解我们。”
所谓的“欠债人”,即为马平的前任,原铜梁县委书记、现重庆市主城区之一江北区委书记史大平。铜梁县一名官员认为:“不要认为欠债的官员就是有问题的官员,要看是什么原因欠债,铜梁县如果当时不欠点债,很难有后来的大发展和大转变,这与党中央号召的科学发展观并不矛盾。”他表示,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只要方向对、有信心,欠债做事情未尝不可,如果都害怕欠债,那么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具体点讲银行的贷款业务就很难生存了。
重庆市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则认为:无论是“欠债”的史大平书记,还是“还债”的马平书记,都是经过上级党组织考察和任命的干部,他们的工作方向和内容上都应该有一种延续性,这样才能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是稳定的。他说:“无论是‘欠债’还是‘还债’,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是分内工作,只要都是按照程序做事情,都不应该简单以是或非来区分。如果一定要‘论功行赏’,我认为只要是出于公心在工作,不仅仅积极还债是政绩,敢于欠债同样也是政绩。”
他表示,史大平书记不仅仅在铜梁县做了许多大手笔的工作,2000年11月调任江北区委书记后同样工作得有声有色,最为明显的就是重庆市观音桥地区的变化,近几年已经成为仅次于“解放碑”和“三峡广场”的又一个热闹的商业、休闲区。
这名重庆市官员强调,之所以自己有这样的评价,并不是想为史大平书记开脱什么,事实上史大平书记能够从郊区铜梁县委书记调任主城区之一江北区委书记,理论上足以说明他在铜梁县的工作是得到上级党委认可的,“相反令人遗憾的是马平书记,不但工作没有完成,而且可能成为耻辱的阶下囚,让许多曾经很欣赏和尊重他执政理念的人大跌眼镜”。
官员遇到问题趋于理性
尽管人们对党中央是坚决拥护,但是对党中央领导下的一级政府却是如此地不信任,从“衷心拥护”到“千万不能相信”,是谁把政府弄到如此下场,实在值得深思。
重庆市一名官员对记者说:“本来‘新官要理旧事’是一种很自然的工作,特别提出来就有点像要求‘警察必须抓小偷’一样令人不解。当然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的确不容乐观,所以例如‘不准贪污受贿’等很多本来不必要的提示都需要三番五次地广而告之,但是效果仍然不佳。”
他表示,面对现实的处理方法,也只能是在新一届政府上任后,要求新官要理旧事,把前任遗留的欠债还上,是在重新取得群众的信任,而让群众相信政府,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工作,“但是无论如何总有点画蛇添足之嫌”。
铜梁县委的一名干部说:“以前马平书记在的时候,我们全县的领导干部都积极围绕他的执政理念工作;2006年5月他‘出事’后,新书记魏寿明上任,县里并没有出现什么混乱,大家的工作仍然正常进行,铜梁县仍然在向前发展。尽管私下里情绪也会有些影响,但是都没有表现到工作上。”他认为这样的“平稳过渡”显示出党委政府在政治上越来越成熟,官员干部们遇到问题也越来越理性。
2006年6月6日,重庆市委组织部长马儒沛在铜梁县领导干 部大会上说,铜梁个别领导干部所犯的错误,要与对铜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评价区分开来;市委对铜梁这些年的发展成绩是肯定的,对铜梁的“四大班子”整体和广大干部队伍是肯定的。他表示,铜梁有今天的发展现状,是历届班子不懈努力的结果,其中有个人力量,但更多的是集体智慧;铜梁个别领导干部出问题,给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2006年10月11日,现任铜梁县委书记魏寿明主持召开了县行政区划调整暨换届工作会议,将原有的8个乡、25个镇调整为3个乡、22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另外还将原有568个自然村调整为282个。魏寿明表示,此举是为了解决铜梁县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巩固基层政权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006年5月原县委书记马平被双规后,新闻媒体对于其本人及其执政理念的热切关注突然间全部消失。重庆市一名官员说:“这也不难理解,马平现在已经是一名问题书记,还可能成为一名罪犯,所以无论官方还是媒体突然哑语也不为怪,但可惜的是他的那些执政理念很可能不再原样延续了。”
他表示,就现时期而言,“新官要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的执政理念还有必要继续提倡,否则许多已经形成的执政困局很难改变;就铜梁县本身而言,新任县委书记魏寿明会不会继续这样的执政理念现在很难猜测,而且外界也不可能对其提出要求。
在2006年10月的重庆市,马平落马一案已经显得异常敏感,其一些曾经的执政理念已经变得很微妙。但是也有意外之处:尽管2006年5月马平已经被免职、双规,新书记魏寿明已经上任,但是《重庆晚报》在2005年1月发表的《不富的铜梁:三年还债五个亿》长篇报道,仍然在2006年7月被公布荣获了“2005年度重庆新闻奖二等奖”,该报道内容对当时仍然在位的马平书记的执政理念和各种工作事迹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报道和分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篇采访报道还能获奖,的确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似乎也说明了其中的一些微妙玄机。”《重庆晚报》的一名记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