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87|回复: 4
收起左侧

[情感美文] 你是我此生至美的风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14: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v' ^! n. h2 t
我想,那该是怎样的年月里,生活着这样一个女人。后来发现其实那个年代里走来的女人,至美的大概都是她这个模样的。---题记
" o- `4 e) M' A0 e; l  一九五几年,那应该是个依旧不安分的年代。她出生在小城山脚下一个还算富足的家庭里。至少在那个吃大锅饭的穷苦年代里,她从不用为生计发愁。十一岁那年,她背着母亲给做的花书包第一次走进学堂。是班里比较大的孩子了。因为家里她是长女,只能留在家里看大了弟妹。后来她平平稳稳的一直上完了高中。该到高考的时候却因为年纪过大而被拒绝。但是,在那个年月的村子里,高中毕业已是了不起的事情。后来在村里做了一名会计,细致勤快的她自是赢得了许多人称赞的口碑。村里的人都说,老高家有个了不起的女儿,打小勤快,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挑水。胆子大,十几岁就能骑着自行车载着奶奶去赶集。干练爽朗,是在山上炮楼站过岗的民兵队长。自然,说亲的人也是踏破家门。只是这个倔强的谁都看不上的姑娘硬是嫁了一户让人咂舌的人家。也让人感叹:缘分这东西,自是不可言说。9 y/ d! E& q' }- p
  他们的婚姻只是见了几次面,吃了几顿饭,便有了结果的。在她二十几岁的时候,此般成婚的人自是平常而已。二十四岁那年的冬天,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婆家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将她载回了家。那时候的她,扎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模样也是清秀可人。一身看似臃肿的红棉衣便是她也许期盼许久的嫁衣。
0 ~# V4 q+ p2 u2 [! m  结婚前她早已知道:有学识的公公已在几年前过世,留下了四个儿子,大的便是她的男人,小的才刚十二岁,还有半身不遂十几年的婆婆。家里的老屋子更是连院墙都没有的。当别人为她抱不平的时候,她总是笑笑说,既然嫁过来了,就该两人一起担起这个家,是理所应当的事。日子总会过出头儿的。
, A- V: n: [7 @  结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过着连柴火都拮据的日子。父亲便总是天不亮便拉着一车柴火走几十里路送到家里来。然后趁天亮前赶回去。因为好面子,不想让人家知道女儿家穷困潦倒的境地。但是人体艺术他不知道打小好强的女儿一直相信这样的苦日子只要勤劳是可以到头的。因为她和男人从来都不是好吃懒做的人。& `) v3 f& S: Z; q: p9 S
  婆婆虽然瘫痪在床,却也只是身体上的不便,从年少至今也该算是个心灵手巧之人。一只胳膊还能活动,所以许多手工活计都是可以做的:给儿子纳鞋底,给孙女做虎头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都是个清醒至极的老太太。她记得住一个大家族里所有孩子的生日,在过去那个动辄十几二十几口的大家族里,记住所有孩子的生辰也不是件容易事。后来女人一直说,婆婆只是身体上不方便,其实头脑比谁都好使。后来有了孙女,逢年过节亲戚来探望,带的一点小点心她都会完好存在床边的纸盒子里,留着给小孙女儿吃。% M5 Z! p. }- S- g# ^( f
  成家后的日子,说不上什么惊涛骇浪,都是些平素的小事情。也就是这些平常的小事情遍及了女人的大半辈子。5 C1 Z" t6 i$ ?. `) f1 W
  每日伺候床上的婆婆吃喝拉撒睡,从没嫌过脏,没嫌过麻烦。站在门框边,坐在床边和婆婆聊家常,说知心话。都是让邻家老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旁人都说,每次来家里,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是娘俩儿在聊天,哪里是常人眼里婆婆和媳妇的样子。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这个家里女人的一言一行足矣推翻这个至真的言论。知道婆婆的弥留之际,女人终年如一日的伺候陪伴着婆婆有九年的光景。校园小说婆婆临终还嘱咐说,抬我的时候不用儿子,你跟邻居的婶子来。这该是对女人莫大的信赖与依托了。
' O% g; n# b! E) Z( x) c! u- ~! L  年复一年,后来几个小叔子也很争气,考上了很不错的大学。每次假期回来身为哥哥嫂子的两口子每人给他们五十块钱。在那个两毛钱买一筐苹果的年代里,哥嫂省吃俭用积攒的五十块钱足够他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大抵就是他们这个样子吧。5 o8 i3 n6 |9 t- `2 d* _
  旁人都说,女人还不错的家境,何苦找如此一户人家。女人却从不理会。就像那句诗: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1 R5 J3 }# r" U- Z! P  女人嫁过来的时候公公已经去世,所以这个穷困的家自然是不受家族里还算旺盛的叔伯的待见。可是夫妻两人相信,人穷志不短。凡事求人,看人眼色,不如自己去努力,早晚会挣回脸面。男人早出晚归做瓦工,女人便跟着帮忙。钱一分一分的从牙缝里省出来,把破烂的房子一点点修整好。过年的时候也能吃上一顿肉馅的白面饺子。+ J0 C- T! O& O( i) j. i0 r
  女儿三岁的时候,有段时间夫妻两人做工的地方离家里远,就租了间破茅屋住着,早晚女人回家照料婆婆。有一天下大雨,房子突然倒塌,男人死里逃生,但还是被房梁掉下的粗木头打破了头。去医院缝了十几针,当时身上没钱付医药费,好心的医生看两人不易,就说算了吧。夫妻两人觉得本是理所应当的事,就给医生打了欠条。当两人揣着积攒的两元钱来归还时,医生却说什么都不肯要。此般恩情他们一直记挂了一辈子。在如今这样紧张的医患关系下,那时候的人情当真是厚重。
$ I7 y5 |8 i3 q: F8 L4 {1 N8 s  夫妻二人白手起家,在旁人不屑与鄙夷中,小说排行榜一点一滴的担负着整个家。积攒起一份还算不薄的家业。曾经趾高气昂的叔伯家后来落魄,两人却是不计前嫌的慷慨相助。叔母生病,只愿让女人陪着。因为女人贴心。伯父在他们困苦时候连一箪米都不愿给予的,却在年老体衰时,得到了他们甚于亲生子女的关怀。在年高的叔母去世后,女人常说,如果将叔母接到自己家里来,是可以过得长久的。无奈子女却从来不好生赡养老人,旁人接到家里总归是不好的。只能时常去家里看望老人,送些吃的喝的。
/ E6 x3 t% G+ r% H$ \* x# U  断续的写到这里,其实想说的是,这个女人是我的母亲,男人是我的父亲。我是他们的小女儿。父亲在我出生之后,急于给我更好的生活,曾经跑去他乡在冬日里的凛冽寒风里卖过烤地瓜。后来得了肺炎,将挣下的钱都交给了医院。美女这段谋生的路途也就终止了。后来回归本职从小做大,虽没百万家财,却也足矣给慢慢成长的我和姐姐殷实安稳的生活。1 _& m  W& x0 j  ~8 [
  我二十岁那年,母亲因为操心过度病倒。到今日身体逐渐康健终于可以不再奔劳。一直干练刚强的她也曾在病后不能走路的时候一度低迷。日子也总像她一直坚信的那样日渐清朗。偶然在梦里梦见过世已久的奶奶,清晨醒来,揉了揉双眼。我知道是有泪在心里。我不曾真切的体会到她们之间是怎样的感情。却知晓用情深似海比喻,一点都不为过。
" N1 e) z  a; z: d$ V  谁说结婚须得有车房。许多人过着过着物是人非了,他们却过着过着什么都有了。谁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了,贫贱却给了他们不服软的骨气。谁说婆媳难相处,母亲与奶奶的情谊却胜母女。% D+ B3 g/ Q, D+ O$ N1 q% q
  母亲用她的一辈子告与我,久病床前有孝子。以德报怨是至善。吃得了苦才享得了福。
5 c0 a  k$ }6 V* ~' C  她与父亲这几十年的生活,不是这只言片语就可以说得完的。他们经历了诸多的事:三年的自然灾害,文革,大跃进......二十四岁之后,她被生活逼成了一个刚强至极的女人,或许她从来都是这样的人。只是曾经贫苦的生活让她这样的性子日渐明晰罢了。我不曾真正的知晓吃糠咽菜的日子究竟如何。他们过的日子我从来都像听故事一般,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励志的故事。足以让我在当下美好且明朗的日子里去努力过活。) A" y4 s2 l$ }3 `+ V# |
  望着母亲旧时的老照片,那个如今满鬓白发,皱纹如年轮般覆辙的女人,曾经也是那般眉目清秀,让人心悦的女子。望着邻家伯母黝黑的面容,裂口深枯的双手,我想,那个年代里走来的女人,他们的日子也一定过得如母亲那般绵长悠远。她们相同却也不同。却都是让人倾慕的至美的模样,是我此生里至美的风景。
+ y! o$ h$ y0 ?8 H
4 {2 T# R# J! H7 n4 [* G/ t
     
发表于 2012-12-3 14: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难得摊上了这么一个好母亲:平凡得也只有如此平凡;而心灵却是那么美!一个人不可能都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平凡人的至美却更珍贵。文章有点长,但因你的真情,还是把他看完了。
     
发表于 2012-12-3 16: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至真至纯,总有那么些平凡的感动!!!
     
发表于 2012-12-3 16: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s:376]
发表于 2012-12-3 1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支持,顶!
( C% q: ?7 D. m) T) J) C: a7 [+ w% M0 N$ J& o0 I. A, A
内容来自[手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