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城新貌 潼南莲花大桥
3 |) b2 D+ \' n) ? 核心提示
5 H5 n/ t2 n7 y" m( n) u, Y' y/ p3 P 立足川渝合作示范区和重庆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定位,瞄准“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文化名城、西部绿色菜都”的城市理想,潼南结合县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定下了5年内城镇化率达到56%的目标。& ^9 A! X! p ]3 |8 g
随着城镇建设的持续发力,产业发展的全面向好,潼南建设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越发具有底气。3 u+ i6 w, j6 _$ f8 j$ A" l
文/王萃 王静, U7 ]6 A! t( M7 E
建设生态文化名城
. \1 u1 F; g8 Y7 z& I! N, w “以前的潼南‘其实一条街’,现在滨江路修好了,桥也多了,开车心情都舒畅了!”马明亮是潼南的一名老“的哥”,家乡的道路变迁,不仅美化着城市,也美好了他的工作。
: |: {0 V& w" u7 x! ~ S- z 与马明亮的感受相同,城市建设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潼南人的生活。+ y2 U# @) {1 ?0 ]. {! c( `
“潼南有很好的城市骨架和生态资源,关键是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功能不健全。”潼南县委书记、县长辛国荣一语道出该县城市建设的“短板”。于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断聚集发展人气,便成为了潼南城镇化建设的基调。+ F1 ^- p5 c5 i# b# d
以滨江路建设为代表,该县中心城区已经拉开了5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框架,城区主干道整体实现“白改黑”,莲花大桥、金佛大桥和涪江大桥形成了“三桥飞架南北”的局面,助推了“一江两岸三大片”的有机融合。此外,规划展览馆的完工,大佛寺公园、滨江带状公园、“三色”公园等大批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实施等,极大提升了潼南城区品质,逐步完善着潼南城市功能。
, o! Y: j6 g' y8 r+ \5 N T “落实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大会精神,我们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生态文化名城。”潼南县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
, f: |' h- X$ G" k, k 潼南县江北新城以西,涪江与人工运河蜿蜒交汇,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天然岛屿——这里被当地人称为江心“绿岛”,未来几年,这片上千亩的土地将成为潼南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湿地公园、五星级酒店、高档楼盘、特色风情街……众多时尚元素的集合,将把江心“绿岛”点缀成潼南城区的新地标。
6 ? y" V+ ~: G O% E- F 除了江心“绿岛”的开发,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的要求,潼南还将以“一江两岸三大片”为骨架,构建内环、中环、外环立体空间;建设滨江水体,打造亲水城市;配套文化艺术中心、星级酒店、专业市场等功能要件;建成滨江商圈、滨江堤防航电枢钮,新城中央商务区、特色商品街、火车站物流园……通过项目带动,该县将力争在5年内,使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5万,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
% K$ O8 V$ X1 \ 统筹城乡建设发展* I! Z$ U/ M7 u
“过去一到赶场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去街上抢摊位,哪像现在这么轻松!”蒋登民是卧佛镇丽雅超市店主,镇里搞场镇建设,不仅把他家的破瓦房变成了小洋楼,还成就他在自家底楼开了超市,走上了致富路。% r s% o( f ?
卧佛之变,是潼南大力推进村镇建设,统筹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缩影。据介绍,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以住房为例,该县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居住革命”,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6964户,建设巴渝新居4675户,建设农民新村29个,其“质”与“量”均居全市前列。$ g6 D1 {: I; o1 h" z
据悉,未来该县在村镇建设上将以挖掘特色内涵为着力点,以发展镇域经济为突破口,构建以“县城+双江”为龙头,以古溪、塘坝、柏梓等镇为中心,以太安、卧佛、小渡等镇为重点,以其他一般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民新村为支点的梯次发展的城乡统筹建设体系。% |) d7 A( h& N. W3 |
产业加速城镇化进程
1 U+ y" r k/ k7 C! S “城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建设命题,还要融入产业发展、社会文明等综合因素,尤其是产业,这才是城镇化的建设之本、动力之源。”潼南县相关负责人称,当前潼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一统三化两转变”精神,必须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抓手,加速城镇化进程。
# w: I0 x2 b' a3 N+ Q9 y- [" T 而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潼南的目标很明确:建“新型工业基地”、“西部绿色菜都”。
/ w# y/ f4 Y& v. N" ?$ \: { “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渝遂高速潼南段,一幅硕大的广告牌见证着潼南人发展工业的决心。从大唐国际电力集团的引进,到投资近百亿元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落户,通过工业引领,潼南经济开始有了骨干支撑。
1 [+ _' e4 b( f Z; O9 R 据介绍,为彻底打破工业落后的尴尬,潼南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搭建起20平方公里“一园三区”的基本框架。同时,成功争取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零副件和机械加工模具进出口基地两块“国字号”牌子。未来5年,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
. `" q( t# k7 K } 从过去没有工业的历史,到举全县之力大兴工业,潼南,由此走上了工业经济大跨越、大发展的超车道。* \0 i; m* Z! O; [
与工业“短板”的强势崛起不同,“西部绿色菜都”建设,则是潼南为优势产业“锦上添花”。* d9 [0 v6 V ]5 P" L
蔬菜织锦绣,运河缠玉带——潼南历来是重庆蔬菜保供的核心,是享誉全国的蔬菜基地。为将这一优势产业做强做精,该县全面拉开了全国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目前,19公里长的蔬菜景观长廊全线通车,鲜销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 w0 X+ `* R" Z0 M 据悉,潼南将积极推进蔬菜营销体系建设,通过“农超对接”,率先在主城建立社区蔬菜直销店100家,实现主城四分之一以上蔬菜“潼南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