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谱韵部话宋词发展浅析

[复制链接]
市井懦夫 发表于 2012-9-24 14: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paragraph]




从词谱韵部话宋词发展浅析  



  
平水韵部和百香词谱均为古体做诗词参考!特别是在北宋填词,写诗要求韵非常的严格,因为他要配合曲子来演唱,为了这个功能,因此所填的词必须具备压韵,用字也特别讲究!其中不拘一格的人是苏东坡,他的词有很多就不符合当时的韵部要求,很多词介于诗和词之间,当时就受到易安的词论批评,批评他以诗代词,其他的名家犹如曾巩,欧阳修做填词不协韵等等.
后来我们的毛主席填词,韵律不协和的就更多了,其中有几大原因可以探讨,这里我简单阐述一下,让大家填词的时候也有个参考,也不要那么死板硬套的用工具书来找字代替.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南北13省的地方方言和口语,以及说话发音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地方俚语,方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以毛主席为例,他是湖南人,湖南人的发音以及方言和其他省份都不一样,那么他填的词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影响和限制,从韵律和演唱的角度上来讲就是大忌.那么毛主席的词就不好了吗?谬也,主体符合,大致押韵,格调严密,个人和主题思想突出,内容高雅,自然产生名句.
第二:字五四运动时候,以胡适为首文化名人倡导新文化,首先就从汉字改造起,因此古韵部的字和古调都不同程度的打乱,在不同地方也同时产生各不相同的方言和俚语,如我们重庆和四川.在康熙年间很多人都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再加上四川,重庆本地的语言,在一个漫长的时间进行了很复杂的糅合,互相掺杂,所形成的语言及语调都有他独特的地方特色,全国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和风格.
  所以现代词的功能已经退化成一种单一的文学表现形式,不再附带演唱功能,因此在协韵上找字已经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了,但是更加突出的功能是词对事物的描写,抒情方面的刻画.用字不多,但是必须要用很高的疑聚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短短几十字到100多字叙述完整件事情,要求填词人的必须具有较高的古文修养,能引经据典,学会在所填词里能以典故的形式来替换整段文字的叙述.达到精简,隽永.
  <百香词谱><平水韵部>都是古时候填词所要求必须参照的格式,程式化严重,让填写的难度加大,内容也很大程度受到限制,所以在五四的时候众多大家都倡导新诗,新文,使人一读都懂.当时的文化领袖群也是为了我们中华文化更大的普及率和子孙后代的继承难度着想.因此简化和倡导大家使用新文化. 在这里笔者认为现在填词只要遵循调,大致和韵.立意高尚,事情叙述完整,有铺叙,有典故,有情致.这样的词无论古今都能受到好评!
  赋在汉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体,为什么到近代和现代少有人写,使用的人也少?个人研究原因有以下看法.赋的原意是在朝廷或者民间遇到一件事情不好明着说出来,引用一些其他人物或者故事来比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的借喻.赋的兴起和发展最兴盛时期是汉代,因此也叫汉赋.里面的名家有司马相如,贾谊,等等所作的赋都有很多流传到现在,当中有不少传世佳作,如<长门赋,羽林赋,上虚赋>后者的<鹏鸟赋>都是古今名作.但是其他作品就显得不尽然了,繁文缛节,用尽天下奇词怪字,写尽天下奇事怪物.辞藻之华丽,用字之精美,语句之夸张,无与伦比.极其拗口,比<尚书>读之还难,这样的文章,远离了人们的文化基础,也远离了受众,受到历代评论家的贬低.因此到后世以至至今用赋做文的人都很少.
  而词的形成和发展中都有不少大家不拘一格的演绎各种不同的文体来表现生活和感情.首先出现的就是所谓的花间派词人,他们所做词大多表现宫廷生活,男欢女爱,或者饮酒作乐的内容,突出的是词语雕琢华丽.五代一过,北宋政权的建立,一大批新思想的文学泰斗的出现使词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风格各异.或抒情,或忧国忧民.有自制曲调,一改短令流行,向中长调发展,这就是宋词的一次重大变革,新的词牌不断涌现,大多都是些名家的自制曲调,一旦某词的名句流行出来,以该词牌做词的人就增多,逐渐形成流行倾向.因此吾综合宋词发展的轨迹发现词的变革是因形式;政治;经济发展而发展的.
  我们现代宋词爱好者是不是也该在古词的基础上为适应我们现代人的需要和审美观,在填词的时候也掺如一些现代先进的成分在里面.明末著名评论家王世真也着力推动词的更新,但是政治变化,以及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驾御平民而独尊朱熹的理学,罢黜百家.(这里不再介绍理学意义)后来到清末,在大学问家王国维的致力下,正确的梳理了对宋词的精确要义和各名家的作品进行了品论并注释和分析,著下著名的文学评论名著<人间词话>因此予认为现代词不需要再依韵找字,依韵填词.因为我们已经只把词做为一个文学表现的载体,而不需要演唱.功能单一一点,发展的束缚就少一点,参与进来的闻人雅士就更多,当然内容和风格就能更宽更广.作为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高雅文化遗产,我相信我们现代人能更好的诠释和发扬我们的古文化精髓




现在很多人对词不怎么了解,愚就以拙作以飨各位,也许读后对词的了解有个轮廓吧。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评论8
小鱼 发表于 2012-9-24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舍能佛 发表于 2012-9-24 14: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谈的内容,所取得角度就比较客观了。我的理解是:“格”应该要遵守,不能差大的规矩;也不能因“格”防碍表“义”,该“变”也得“变”。正如你说的苏轼很多“词”不入“格”,每种文学体裁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在发展,老是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你能把这些写“词”的基本要求提出来,对初学者应该是有益的。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市井懦夫 发表于 2012-9-24 14: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仅代表个人对词发展的一点看法,发在这里也许对词爱好者有一定的启发!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市井懦夫 发表于 2012-9-24 14: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更新词牌填词的有《兰陵王》一阕,广西雕塑大师张钰镌刻于葫芦上在台湾展览,词为本人拙作!
词另发!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霸气勿漏 发表于 2012-9-24 15: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s:322] 围观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古溪圆通快递 发表于 2012-9-24 15: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s:375]  [s:375]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妹妹 发表于 2012-9-24 17: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看不懂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胖大海 发表于 2012-9-24 1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敬礼.[s:303] [s:303]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4-20 23:53 , Processed in 0.0227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