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37,民国26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重庆。20日发表了一份宣言。十分坚决的表示了国府抗日卫国的决心。这篇宣言地最后是这样写的“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记,皆已无屈服之地。凡有血气,无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国民政府,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比能达到国家民族独立之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徕看这段话,确实是撒着泪,趟着血的肺腑之言。因为当时,国际上无人同情我们,国内也因为中共的肆意制造摩擦而不够团结。所以中国之玉碎是极有可能地,国民政府当时这份官方宣言,所凭借地,实际上之是一份精神力量。一股维护民族尊严地高洁情操。以一种无法捉摸的无形力量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对后人来说是很难想象地。但事后证明,这股无形力量,确是构成了当时中国人熬过最艰苦岁月,并于最后获得胜利的基本动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三年间,整个国家有相当大的改变。我们丧失了9成以上的重要城市以及向外求援的所有补剂管道。500万人死于炮火下。家园破碎,灾民遍野,几乎没有人有把握明天是否能活下去。但还是努力的活下去,而支持他们活下去地力量是希望。而具象的希望就是重庆。因此,我们称这个战时的首都为希望之城。
日本之侵华策略,打从头开始就摇摆不定。刚开始是泰山压顶,速战速决的算盘,喊出了三月亡华地口号。后来发现上海打了3个月才拿下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于是改变方式,以战逼和。所以淞沪会战后,打下南京的同时都有类似动作,不过没有达到目的。1938,民国27年拿下了武汉,想这下总行了吧。于是又找了意大利人,英国人,出面劝降促和。可是,国民政府的态度仍然是坚定不移,不予理睬。搞得日本人有招耍到无招,困惑不已。日本人最大的败笔,在于不了解中华民族的韧性和民族性,至于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最后让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劝和不成,下一步棋就是分化。很不幸,汪精卫把不住了,于是有了27年底媚敌出走的事情发声。汪精卫出走的背景很复杂,不过,对抗日卫国战争能否胜利前景感到悲观,显然是重要因素。老实说,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止汪精卫一个。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评估,我们实在算不出决胜的因子何在?!但是它却实然的存在着。古人有道“时穷节乃现”。这个节是气节的意思,也就是支撑着中国人民挺过日本人的大轰炸,最后获得抗日卫国战争胜利的“重庆精神”。
1940,民国29年,宜昌论敌后,军委会在长江三峡一带设立了第六战区,战区总司令官为陈诚,以拱卫首都的大门。重庆的悬棺宜昌,是长江宽水道的尽头。再往里走就事三峡天险了,民国30年3月,日军企图溯江叩关,被国军江防部队据险击溃,日本陆海军,第一次尝到了中国大陆西南高山峻岭险恶地形的苦头,从此不敢轻易遭次。4月,日本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对斯大林讲,至少减轻了后顾之忧。因此,苏联对华的军事援助基本全面停止,苏联转而全力扶植延安的中共。我国空军在武汉会战后,几乎已经是无机可乘的停滞状态。这段时间里,只有靠苏联的有偿援助,弄到100架性能远不如日本零时的战斗机苦苦支撑。苏联停止对华军事援助后,连这些也没有了。也就是说,从1939民国28年开始,中国便陷入天空开放,无以设防地局面。日本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展开了他们即速战速决,以战逼和以及内部分化后的第四套攻势“烂炸攻势”。 企图瓦解军心,逼使国民政府弃械投向,展开了对重庆的密集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这一年,日机空袭次数达到2600架次。投弹六万枚,平民死2.8万,伤3.1万。13万懂房屋被毁。可谓满目疮痍,哀鸿遍野。重庆是全国被炸得最惨的城市。因为日本人渐渐感受到,日本人终于明白,攻下南京不算什么,武汉也不足为奇。只要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哪里,哪里就是领导全中国抗日的最高指挥部。只要蒋委员长存在一天,中国战场的战事就一听不能结束。因此他们千方百计搜寻蒋中正的行踪,桂林行营,重庆中央军委会,乐山都被炸得个稀烂。
民国28年11月2日,日本人恼羞成怒竟然轰炸了委员长位于浙江溪口的故乡。这里没有工厂矿山,也无战略要地。只是一个宁靖秀美地山乡小镇而以。但是当天,在山崩地裂的轰炸之下,委员长的长子经国的生母毛夫人,教授经国夫人蒋方良华语的黄老师也被炸得血肉模糊,一条腿飞到了邻家的屋顶上。溪口镇,顿时成了人间的炼狱。
战时的重庆人,都不会忘记民国28年5.3和5.4两次惊心动魄的日子。那种经验,是非过来人不能想象的。
尽管空袭成了老百姓的梦魇,但却无法动摇国民政府和重庆人民抗日的决心。29年春,汪政府成立,日本企图将重庆国民政府贬低为地方政府。5月,究众进袭枣阳宜昌。六月,重庆的大门宜昌论敌。7月,英国人迫于日本人淫威封锁了滇缅公路。面对这一连串落井下石的打击。国民政府作出了坚决的回应“9月六日名令重庆为战时陪都。此一宣誓,便是要正告全世界的人,国民政府不是汪精卫的那个伪国民政府,真正的抗日中国政府,“现”在重庆”。从此,重庆救成了不屈不挠的同义词了。
为了报复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地强硬态度,日军飞机这一年变本加厉,展开了所谓的疲劳轰炸。那是战时的重庆人民毕生难忘的梦魇,但是,他也具体呈现了无形的重庆精神。重庆几乎被夷平为废墟。蒋委员长在荒山目睹了重庆,在日纪上写道“中心市区,支午至晚焚烧之区。大小火头三四十处.延烧至8时候尚未熄灭.使人涅寝亡食,坐立皆不能安.徒凭满腔热诚与血肉之躯,与倭寇之高度爆炸弹炮弹周旋,若非中华民族,其谁能之?”我们后人很难想象,当蒋中正写下这段话时,心头是如何的心酸与沉重。
同年五月,政府把重庆的老弱妇孺疏散到乡区。为数达25万之众。而其他人仍然留在满城的断垣残壁中。国民政府竭尽所能,一面赈济灾民安抚人心。一面修建防空洞,使重庆成为一座地下城。在一个个花岗石灶成的岩洞中,GC照样生产,机关照常上班。重庆,不是怕日本人炸,只因为他深深知道,自己必须熬下去。
如今的重庆,已经变成一个时髦的大都市了。躲飞机的防空洞要么被废弃,或者改为他用了。人,虽然是一种容易忘记的动物,但是这些搬不走的洞子。却不容后人漠视,曲解。因为,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我们似乎应该试着去了解,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中,挺着腰杆,维护民族自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
嘉陵江的水缓缓流着,临江门前的石台阶依然如故。只是聚集在这里的西让人潮,已经换了三四代了。回想五六十年前,数以万计的个省同胞,从水路逆江而上,便是沿着这一层层台阶,一步步投奔重庆的。虽然JIANG公修筑在市中心那座激励人民奋勇抗日的精神堡垒被中共改名为纪念自己内战胜利的解放碑。但是,他不只是战时的重庆地标,也具象了无以着摸的重庆精神。 |
|